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问题与解决措施

2020-09-10 07:22路娥
环球市场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解决策略农村

路娥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农村农业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手段持续更新和进步,对于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实际管理活动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需要加以科学改进和处理。本文主要从分析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为更好提升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村;农业经济管理;解决策略

农业经济在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国民生活具有显著影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在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持续进步的背景下,表现出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同时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无法满实际工作需求,不利于农村农业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

一、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实际水平和质量,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整体效果。近些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积极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方针,指导三农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涉及到较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加强切实合理的管控,全面有效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取得良好成果。科学实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农村寻找到良好的经济发育点,增强农产品质量,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农民增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能够积极参与到现代经济活动中,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生产建设创建更多机会和条件,提升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而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大幅度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效果,从而提升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二、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完善法律法规,是确保社会各方面健康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现阶段农村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中,法律法规还较为欠缺,同时地方政府规定和政策性文件不够科学合理、全面有效,从而给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无法全面按照既定规范和要求实施管理活动,导致矛盾冲突出现,如农民土地转让冲突、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村承包土地的摩擦矛盾。

(二)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缺乏健全且行之有效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影响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问题。部分政府所使用的农村经济管理政策不符合国家三农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经济管理活动实际开展中,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划拨财政资金时需要经历较多管理部门,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同时土地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合理,农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够高,无法高度集中利用土地,进而无法提升农村经营规模化程度。

(三)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不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无论是人才数量,还是人才质量方面,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还不够适应实际经济管理工作的需求,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人才自身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再加上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无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取得较好发展成果。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应对策略

推进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注重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更好应对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环节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升总体经济活动管理水平。

(一)创新经济管理活动体制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实施中需要不断完善并创新管理工作体系,推进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果。

首先,要持續加大财政管理工作实施力度,推进财政透明管理制度的稳步运行,详细记录好每笔财政资金的来源、财政补贴数量、政策内容以及财政用处等,促进充分正确使用各项财政资金。构建完善财政管理工作制度,明确财政管理工作的内容,推进财政管理活动能够落实到位,发挥每项资金的应用作用和优势。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当地农民能够有效明确自身在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获取的财政扶持,并不断提升农村财政活动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其次,需要切实加强监督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构建完善合理的责任监督制度,在经济管理工作产生问题的第一时间内,就能够发现问题的存在,实施相应问责活动,促进经济管理环节取得较好成果。问责制度的实施,还可以充分调动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参与到经济管理活动,全面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逐步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活动的整体水平。

再者,各地政府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活动开展情况,采用合理性的方法加以管控,明确各项管理活动的实施内容和工作目标,制定出统一性的管理标准,还要能够根据现实情况实施一定适当调整,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有效实施。

(二)制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进行中,法律法规是重要的切入点,如果法律法规不健全,会直接导致产生违法乱纪现象,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为此,开展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工作中,需要采用一些科学可行的管理手段,结合现阶段农村经济活动的实施情况,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给农村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准确可靠的支持和依据,依法调查农业经挤管理中的常见违法乱纪现象,掌控好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程序内容,避免农业经济管理失误情况的发生,更好保障广大农村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时还要能够匹配农民的经济发展意愿,从时代需求出发,出出台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法规和政策,给农村经济活动的顺利健康发展提供准确的方向引导,推进现代化新农业取得良好成效,使其朝着集约化、绿色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各地政府要能够科学发挥自身职权,有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尽可能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建设高水平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

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实施中,需要有高水平的人才作为支持,要积极开展人才队伍建设活动,引进高质量的专业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并定期开展人才培训管理活动,通过现场模拟和实战演练方式,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有效提升管理人才的综合素养,更好适应农业经济管理实际工作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民,这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活动顺利实施具有积极意义。现代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开展中,需要不断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活动,逐步增强农民的综合素质,可以积极使用远程网络平台、田间地头实地操作、集中授课培训活动等形式,给农民传递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理念,促进农民能够充分掌握各项种植手段,更好普及和推广高新技术。同时还要能够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促进他们掌握并熟练运动各项管理手段,在精通各项经营管理业务的基础上,并深入到农村经济管理活动之中,发挥审计和监督作用,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解决实际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四)优化农业产业链

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活动进行中,需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活动,脱离传统农业经营思维模式,注重挖掘农村当地的特色,包括产品特色和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特色,开拓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模式。构建完善合理的产业链,促进产业链条延长,能够充分适应农村经济活动的实施情况,积极开展养殖业、种植业、副产品深加工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促进这些行业能够形成良好的协调性和系统性,在一体化发展体系中,推进企业化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实际选择农产品种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坚持“信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切实面向消费者,促进“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深入实施,有效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发挥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势,为不断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提供良好前提条件。各地政府要注重做好市场信息传达工作,充分检测市场信息,并及时给农民提供准确可靠支持,建立健全市场平等披露制度,使得农民能够良好参与到市场竞争活动中,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

四、结束语

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活动进行中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之处,影响到了实际工作开展效果,为不断提升其工作水平,需要创新经济管理活动体制,制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并建设高水平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李海宁,王军伟,邵阳.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01-09.

[2]张彩荣.对新形势下健全农经管理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农家参谋,2018-01-05.

[3]韩耀辉.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家参谋,2017-12-15.

[4]翟晏彬,王一斌.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助推农村经济健康前行[J].吉林农业,2017-10-23.

[5]于勝功.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09-15.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解决策略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