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黑死病纪念柱

2020-09-10 07:22李宏明李承宇
天天爱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黑死病鼠疫瘟疫

李宏明 李承宇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一座巴洛克式的黑死病纪念柱,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1679年,黑死病存此肆虐,几乎夺走了三分之二维也纳人的生命。为了纪念黑死病的受难者,奥地利皇帝利奥波特一世下令建造一座纪念柱,祈祷瘟疫永不再来。

最初,纪念柱只是一根木头柱,几年后用大理石重建,并于1693年落成。

纪念柱的底座很大,里面还有一座小教堂。底座表面刻有精美的浮雕,描绘了人们与病魔顽强斗争等情景。

纪念柱中部的雕像表现的是皇帝利奥波特一世为他的臣民祈福的画面。

纪念柱顶部的雕像是象征着疫病防护神的九位天使以及其他宗教人物。

这座超过18米高的纪念柱是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代表。竣工后,奥地利的许多属地都仿建了相同主题的雕塑。

在奥地利城市艾森斯塔特,有一座建于1713年的黑死病纪念柱,这是一根细长的罗马风格圆柱,柱子顶端和底部为宗教题材的雕像,柱身上环绕着金色的月桂树枝叶。

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也有一座黑死病纪念柱。这座纪念柱同样雕刻着十字架等宗教元素,十分精致。纪念柱位于城堡山的圣三一广场上,与周边辉煌的马伽什教堂和渔人堡等知名建筑融为一体,神圣而壮观。

在斯洛文尼亚城市马里博尔的市政厅广场上,有一座纪念1680年战胜黑死病的纪念柱。纪念柱初建于1681年,1743年由德国雕塑家约瑟夫·斯特劳布主持重建。

白色方形的大理石基座上,矗立着罗马建筑风格的圆柱,圆柱顶端为圣母雕像,柱身上是为灾情祈祷的居民像,这是斯洛文尼亚巴洛克建筑艺术的最佳代表之一。

罗马尼亚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的统一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造型优美、亭亭玉立的白色纪念柱。这座纪念柱建于1860年,与旁边的金色教堂相得益彰。

14世纪时,于欧洲大范围流行的黑死病无情地夺走了大约2500万人的生命。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中,就有对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黑死病疫情的描述。

为什么叫黑死病?

600多年前,医疗水平十分落后,人们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烈性疾病一无所知,毫无防备。当时,凡是染上这种病的人,皮肤都会因为皮下出血而变黑,出现许多黑斑,而黑色又象征着忧郁、哀伤与恐惧,所以,人们给这种瘟疫起了“黑死病”这个名字。如今,我们称之为“鼠疫”。

中国的“鼠疫纪念碑”

在中国浙江的宁波市,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侵华日军细菌战宁波鼠疫区遗址”纪念碑。碑身呈三角锥形,高8.1米,用黑色大理石建造,用以纪念在残酷战争中失去生命的同胞,也提醒着世人勿忘国耻,励志图强!

1940年,侵华口军在宁波市区空投了大量带有鼠疫杆菌的疫蚤和面粉等物,人为制造鼠疫疫情,卑劣行径令人发指。在这场灾难中,有名可查的死者有111人,十几户人家因此死绝,十分惨烈。

黑死病给人类带来的改变

黑死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数百年间,人们一直在与其抗争,努力摆脱肆虐的瘟疫,不断进行“卫生革命”。

1348年,欧洲一些地方开始建立临时性的卫生局;1377年,开启了历史上第一次海港检疫;1500年左右,产生了隔离患者的制度;18世纪开始,人们更加注重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如改进下水道、重视垃圾处理、强调洗手的重要性、肥皂的普及使用、注意消毒、使用抗生素等,人们在疾病防治方面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

欧洲国家的黑死病纪念柱

在欧洲,很多国家都兴建了黑死病纪念柱,祈祷瘟疫不再来。在德国、法国、波兰、挪威等国都能见到这类建筑。

全世界的黑死病纪念柱或纪念碑,大多分布在欧洲,颇具历史纪念意义和艺术性,提醒着人们要铭记历史,感恩生命。到欧洲旅游,不妨欣赏一下这种建筑形式,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猜你喜欢
黑死病鼠疫瘟疫
中医药,在战“疫”中前行
Bian Que
关于中世纪黑死病对欧洲医学发展的探析
“黑死病”与欧洲的至暗时刻
瘟疫算个啥
鼠疫并非无药可治
鼠疫“六问”
重新认识鼠疫
鼠疫是一种什么病
没有疫苗,古代大瘟疫有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