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

2020-09-10 18:06张楠
今古文创 2020年20期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传承与创新

【摘要】 在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领域中,何家英作为新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以崭新的视角审视平凡的生活,借助画笔传达内心的朴素之情。他秉承东西相融的美学理念,将画面元素与生活物象完美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趣,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中西方艺术;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0-0063-02

何家英作为当代著名的工笔人物画家,在绘画实践中将中国传统工笔画的表现技法与西方造型艺术融会贯通,形成出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绘画语言。在长期探索的过程中,他专注于寻求中西方艺术的契合点,其艺术创作形式为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一、何家英的美学理念及创作特点

(一)中西相融

何家英立足于中西文化艺术互通互融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工笔人物表现技法。他的艺术创作建立在尊重传统而不墨守成规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东西方绘画中对于物象的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寻求中西艺术文化的契合之处。例如1981年创作的《街道主任》,这幅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塑造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形象。作品通过人物微胖的体型和家居式的服饰细节,将作品的时代特点和生活气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者面前。通过人物手部细节和眼神的描绘传递性格特征,不夸张不回避、真实生动的表达形式成为人物画的发展探索阶段的经典范式。

何家英對古今中外的多种艺术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在彰显独特的表达形式、审美意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简约质朴与工笔画的缜密描摹相结合,在画面中营造了独特的气质和的诗意氛围。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以传统点线造型、骨法用笔、墨色渲染的技法呈现,体现写意的灵动又不失工笔的严谨。颜色的运用上采取了西画中冷暖色调对比,也保持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墨色交融。在画面意境的传达上,控制画面元素的取舍与空间布局经营。将生活与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感悟融入对人物内心的表现和艺术美的追求。何家英的艺术创作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笔墨形式,汲取了西方绘画中的构成形式,推陈出新、融会贯通。注重诗意的语言抒写质朴的情感,通过细节描绘揭示生活中人物形象的性情特质,使观者体会视觉之美的同时唤起内心的情感共鸣。

(二)平凡至美

在艺术创作领域中,女性形象以其独特的魅力往往作为被表达、被审美的对象。何家英作品中的女性气质相仿,朴素的面容之下总带有超出凡俗的静谧气质。他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人物身姿和面容的细节刻画展现内心的纯真、朴实、善良,有意识地将外在特征表现与人物心理性格的描绘统一起来。在绘画中不断探索如何以感性体悟的方式获得艺术的真实性,以及如何将生活的感悟转化为艺术作品中打动人心的情感体验。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是对于日常生活提炼和升华才能使艺术创作更具吸引力。

解读何家英的绘画作品,从中体会其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分析他对于繁杂物象的取舍与重组,感叹他对于线条的精妙把握,既得传统精髓又富于创造性。正是出于这种对艺术本质的执着和领悟,让他的艺术语言将平凡的现实生活推向诗意和抒情的极致,洋溢出真实情感的交融。

(三)诗情画意

工笔画作为中国画传统绘画形式之一,以其精细严谨的笔法、明丽淡雅的设色、脱俗的文人气息,在当代艺术中独具魅力。工笔既注重写实又富于诗情,中国传统中国书画审美中的“诗情画意”正源于此。工笔画这个概念,在传统书画品评中很容易与“院画”“工匠画”联系到一起,明清以后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开始走向低谷,直至被贬低为描摹之作。这个时期的工笔画中的简单的线条造型、平涂敷色,在艺术语言表现的表达上墨守成规。

20世纪80年代何家英将传统工笔画以崭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当代审美特征,主张在生活当中寻找素材,将写实与诗意表现巧妙地结合。从他的早期作品《山地》 《十九秋》《酸葡萄》《米脂的婆姨》,到90年代的《秋冥》《桑露》《绣女》等系列工笔人物作品,将工笔人物的造型、线条、结构、色彩提升到精致、严谨又充满灵韵,融合写实精神和东方诗意为一体进行创作形式。在多年的绘画实践中,何家英始终坚持中国画的纯净与朴素,认为绘画语言的特征与画家自身的文化素养密不可分。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社会诸事物的敏锐性,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将人们熟知的日常现实转化为诗意的境界。何家英的每一幅作品都体现着他对于生活美学的感悟,以写意精神来画工笔,以诗意为核心来造境。《十九秋》里的乡村少女,《酸葡萄》里的都市女孩,还有《桑露》中的采桑女子,这些画作的原型都来自生活。但在画面中都表现出了诗意化的超现实品质,以各种手法和技法强化描绘对象的形象特征,并赋予其特殊的精神状态,或沉静安详、或迷茫伤感。这些经过艺术化的形象从世俗的状态中脱颖而出,升华为诗意化的唯美形象。不仅仅如此,何家英还专注于画作中意境的营造,他认为画面不是现实场景的简单摹写,而是主观的营造,从现实中营造出非现实的境界,从而呈现出一种诗意的美感。

二、何家英中国人物画作品赏析

(一)作品《山地》

1983年作品《山地》,标志着何家英工笔人物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画者借鉴西画手法,将农妇劳作的场面植入西方油画的古典色调中,人物突出在主体位置,画面背景在晦暝中逐渐隐没。在画面表现时,运用光线变化营造画面效果,以展示烈日下的普通的劳作场面,背景以墨色变化表现画面的分量感。人物的体态和衣纹都以工笔的灵动线条进行描绘,使背景和人物主体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准确传达出苍凉厚重和古朴感。这幅具有深邃厚重油画效果的作品中又饱含着丰富的中国绘画语言,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画面气氛,体现了何家英对于中西绘画相融的艺术语言及表达形式的探索。

(二)作品《十九秋》

《十九秋》将来源于现实的人物和场景以梦幻的方式呈现出来,画面远景的秋林、高低起伏的田野,无不展现出深秋的静谧之美。画中的女孩单眼皮儿,厚嘴唇,梳一条黑亮的长辫,手持一枝红柿,羞涩和恬淡的面部神情,不经意之间流露着天真淳朴之情。整幅作品的细腻笔法刻画展现了农家女孩的青春之美,整幅作品体现了思乡的意境和内涵。在色彩方面,画面整体氛围以暖色调为主,而人物衣纹的设色选取冷色调,突出画面冷暖对比形成的主次空间关系,画面的意蕴含蓄唯美。

这幅作品在艺术表现上也是独具匠心,通过对乡村少女质朴情感的描绘传达出画家自身对于艺术理想与感悟。在艺术创作中,画面人物形象的选择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共识上,在此基础上传达出的真实性、思想性才能更接近艺术的本质特征。画中姑娘的单眼皮翘嘴巴,鼻梁上还有点雀斑,这些细节的描绘彰显了太行山区姑娘们的朴实淡然的气质。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来自真实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得。在他的作品中以诗意的环境、典型的艺术形象、和谐的构图和油画般绚丽的色彩,打动了观者的心。

(三)作品《秋冥》

中国工笔画的精髓是线条,何家英把这种古老独特的绘画语言用得极为精炼。在他的作品中,每一处线条转折起伏与设色晕染层次都蕴含着节奏与韵律。何家英在笔记中曾这样表达:“我笔下的形象是我内心世界的表达,我必须赋予对象以我的思想、感情、格调,这才是我的画。”正是画家对于艺术创作的这种深思熟虑和严谨细微,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于艺术的热诚、对于生命的尊重。或许,当我们不断在寻找和追求理想化的美好生活时,也许应该驻足于身边最平凡的风景。

《秋冥》这幅作品营造了一个唯美静谧的意境,画中女孩凝目沉思,从表情中流露出少许感伤,背景蓝紫色的天空、被落叶覆盖的土地、细密的白桦树枝蜿蜒曲折,景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深秋季节最美妙的意境,少女的头枕双臂、侧脸凝视的姿态,疏密有致的裙褶,以及神情中流露出的淡淡忧伤,画面展现出的情景令人陶醉。犹如梦幻般的静谧气息,整幅画面展现的意境让观者产生无限遐想,不禁停下脚步静听落叶微风。这样的画面氛围深深体现了画家对于秋天的情怀,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和主張。

三、结语

何家英认为,一生中只有三件事令他心醉:一是小提琴的声音,二是印象派的画,三是如画般的秋天景色。那么,理解何家英的艺术创作,不仅仅停留在工笔画技法的表象上,更重要的是分析其画面之外的人文意趣,感受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独特魅力。他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多以寻求人物内心的情感抒发,摒弃历史题材和功利倾向,注重对平凡生活的关注与表现。何家英多年来在艺术创新方面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使得他的作品焕发出独特的生机和韵律,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家英.人与环境的交融[M].美术,1984,(12).

[2]张晓凌.化真为美——何家英作品解读[M].中国艺术报,2009,(12).

[3]何家英.我还是想画工笔·何家英访谈[M].东方艺术,2004,(Z1).

[4]牛文娟.“衡中西以相融”——浅谈何家英对现代工笔画的贡献[M].美术教育研究,2011,(02).

作者简介:

张楠,女,硕士,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工笔人物画传承与创新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工作室教学模式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女书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索
中国新唯美主义工笔人物画创作技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