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乒乓球教学训练模式分析

2020-09-10 16:40陈新灵
体育风尚 2020年1期
关键词:训练模式乒乓球教学个性发展

摘要:在当代的教育环境下,个性化教育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主流。所以在乒乓球教学的训练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很重要,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个性。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乒乓球教学训练模式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个性发展;乒乓球教学;训练模式

当前的乒乓球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大多都还是在中规中矩的按照教材去教授学生,没有较强的针对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因为学生的个性在乒乓球训练中得不到发展,所以学生才会去疏远乒乓球的训练。要想提高教学训练的质量,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将学生的个性发展融入到乒乓球教学训练中。

一、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所谓个性,就是指人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表现为人在实践中所表现的态度及行为的综合特征[1]。而教育的优点就在于能够充分挖掘人的个性,让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个性上有所发展,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适合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个性教育,个性教育更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在学生的乒乓球教学训练中,学生的个性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学生的个性能够为学生在乒乓球方面的发展上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当学生踏上了这条道路之后,学生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学生在个性发展的道路上可能会有一些障碍,会阻碍学生的前进,这时,正确可行的乒乓球训练模式就能够发挥出作用了。

二、在乒乓球训练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在增强学生对于国球的情感方面培养学生的个性

在进行乒乓球训练之前,教师要增强学生对于国球的情感,学生并不是大乒乓球的机器,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学生需要一种支持学生训练的信念[2]。我国的国球就是乒乓球,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来自国球的荣誉感,通过给学生进行一场励志的演讲,讲述我国乒乓健儿的骄人战果,叙述我国乒乓球水平堪称世界第一的事实,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荣誉感,融入个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乒乓球运动实时的总体情况,激发学生骨子里的争强好胜心,化情绪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学生通过乒乓球训练的决心。有了信念和动力的学生,在乒乓球的训练当中将会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二)在技术教学训练中发展学生个性

技术是学生进行乒乓球训练的根本原因,只有乒乓球的技术增强了,学生的乒乓球训练才算是成功。在技术教学中融入个性是有效的个性培养方式之一,就通常的乒乓球技术而言,除了很长时间的苦练之外,很难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取得较为明显的优势。所以,乒乓球的运动过程中还需要一些异于常人的特色,也就是个性。个性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存在,不同于普通的乒乓球技术,个性是反常理的,往往能出乎意料,达到不一样的效果。为了发展学生的乒乓球个性,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技术训练,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范训练。在掌握规范训练之后,学生再慢慢地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其中,逐步发展成为个性化的技术。

(三)在战术训练中发展学生个性

其实,除了技术之外,战术对于学生的乒乓球训练来说也很重要。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战术之前要先培养好学生的技术,同时,战术也是提高学生技术的重要方式。当学生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时,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战术,向学生阐述战术意识对于学生的乒乓球训练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一事实。当然,在培养学生的战术过程中,教师还是要坚持培养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激发学生的个性

在学生的乒乓球训练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乒乓球训练中发展个性的基础,师生关系融洽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有益处的,从学生开始学习乒乓球的一刻起,学生就从教师那里得到了教诲、信任、尊重等,教师也从学生那里收获到了感激、尊重、敬爱等[3]。这种情感是在师生之间互相信任、情感互通的前提之下所出现的。所以教师要做到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对学生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毕竟,任何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而不是区别对待,教师更应该明白这一点,教师只有做到了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更加的尊重教师;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将会满足学生精神上的需求,所以教师要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参考学生的建议;有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权威的實力体现,教师的正面评价会给学生带来昂扬的斗志。

三、总结

总之,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乒乓球训练模式对于学生的乒乓球学习来说有着很巨大的帮助。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在增强学生对于国球的情感方面培养学生的个性;在技术教学训练中发展学生个性;在战术训练中发展学生个性;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激发学生的个性。

参考文献:

[1]纵凤侠.基于O2O教学模式的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8,22(31):51-55.

[2]钱龙超.高校学生乒乓球体能与运动技能相长的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18(26):161-163.

[3]王玉云.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在高校乒乓球教学应用研究[D].长江大学,2018,24(51):31-32.

作者简介:陈新灵(1966-),男,福建南平人,最高学历:大学,单位: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训练模式乒乓球教学个性发展
领会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模式分析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高校篮球队短期训练方法探讨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单球与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