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策略

2020-09-10 07:22罗大初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留守儿童农村

罗大初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地加快发展,在我国农村,大批劳动力纷纷涌进城市,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出了更多的力量,与此同時,也产生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也成了社会所共同关注的一个教育话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策略展开分析,以期能够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活动来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促使留守儿童健康地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学校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30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留守儿童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成了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所应担负起的重要责任,这也将对我国未来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极大的影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持续增长导致留守儿童的群体范围也随之扩大,因此,学校成了留守儿童成长、学习的港湾,保证学校教育的有效性也尤为重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当前时期,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在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如何能够将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责发挥出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究和分析,学习要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育体系。针对笔者学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状态、生活情况进行观察后发现,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孩子们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留守儿童本身便与正常家庭的孩子不同,他们的身边缺少父母的陪伴,常年缺乏家庭的温暖使得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没有倾诉的对象,也便容易造成不愿意和外界沟通、寻求外界帮助的心理。在生活和学习中,留守儿童通常会表现得十分孤僻,甚至会出现一些类似暴躁、多疑、消极、易怒的情绪,长此以往,留守儿童便会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心理问题也会愈加严重。

其次,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家庭教育,并且,孩子的年龄小,各方面能力都不十分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他们受到伤害的可能要比正常学生多得多,比如经常出现留守儿童在假期中遭遇意外伤害的情况。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策略

(一)加强心理教育力度

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展开教育活动时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缓解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疑惑,解决他们的小困难,帮助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学习和成长,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则更是如此。为了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避免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学校方面要引导负责各班级的教师定期展开心理辅导工作,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来倾听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针对性地给予留守儿童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发现学生有不积极心理变化的势头时便要及时地予以缓解,帮助留守儿童以积极的状态成长。为了达到更加理想的心理教育效果,学校方面也将会对各科教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座,通过为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教师结合各学科的情况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要格外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力度,以便促使班主任在日常展开班级管理活动时能及时地解决班级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的整体效率。

(二)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常情况下,留守儿童的父母会同时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给祖辈亲人或者是一些亲戚进行抚养,但是这些代理监护人经常会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和一种弥补的心理而不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进行要求,留守儿童想要什么,他们就会力所能及地给予什么,长此以往,留守儿童便会产生一系列的坏习惯,在学校进行学习活动时也很难管教。因此,学校便要发挥出育人、树人的职责,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憾,帮助留守儿童改变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地展开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地成长。

学校方面首先要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切实地参与到班集体当中。针对此教育目标,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读书交流会、感恩教育、数学建模学习活动等,以浓厚的文化氛围来烘托校园的书香气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也可以从教室、校园的实际环境着手,通过在班级中布置一些板报,校园中悬挂一些名言警句来警醒学生,也可以布置一些温馨的装饰使学生产生家一般的感觉,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在学校的硬件、软件上下功夫,来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三)以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德育教育

亲情的缺失使得很多留守儿童产生了一定的性格缺陷,并且,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对于父母“抛弃”他们外出务工的行为也不是十分理解,久而久之,很多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便会疏远,甚至在父母务工返乡后跟他们也难以亲近起来。这样的问题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会破坏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亲情关系。因此,学校方面也有义务通过发挥教育的作用来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通过组织一些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来展开渗透情感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改变对父母的误解。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场演讲比赛,组织留守儿童将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或者是成长学习中的困惑写成演讲稿朗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班主任、教师以及各级管理层人员切实地认识到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对今后的教育方向也能起到指引的作用。并且,在学生朗诵完毕后,教师和其他学生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点评,并且在点评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的宝贵以及父母的付出,以此来促使留守儿童改变对父母原有的看法,从而帮助留守儿童重新拉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农村小学教育的侧重点不仅仅要放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上,更要全方位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制定出有效的教育方案展开教育活动,以便能解决留守儿童在成长和学习中容易产生的各类问题。并且,学校里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承担好自己身上的责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出一分力,力求通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细心、耐心、爱心来为留守儿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谢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09.

[2]杨元松.中国留守儿童日记[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12.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留守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