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创新

2020-09-10 07:22刘银华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理念创新模式创新高中物理

刘银华

【摘    要】创新是学校教育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的根本动力,所以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更要致力于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从而促进学科的教与学更为契合,凸显每一种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高中物理  模式创新  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96

创新是在人类发展进程中频频出现的一个词。从宏观来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因为创新意味着不断地进取,也就意味着探究的意识和动力。具有创新能力意味着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始终能够赶上时代潮流,甚至是出现超前的理念。而从个体发展来看,创新所带来的是个人能力和素养的不断进步,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行业领域中,创新意味着不断地进取和学习以及具备对应的创造能力。所以创新所呈现的更迭和优胜劣汰,是符合人才培养的基准的。那么,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教育是根本,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自我创新,并呈现教学中的创新,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想、创新动力以及具备创新的能力。

物理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不论是从学生未来高考层面,还是从更为遥远的就业层面来看:一方面,从学科特性来说,物理属于纯粹理科的范畴,而相对于数学偏向于理论教学来说,物理则是在数学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地涉及更多的应用实践的内容。物理在学生未来职业选择和自身能力塑造方面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物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很大程度上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未来进行物理相似学科,如化学、数学研究方面产生思维的连锁反应,提高学习效率,并且从行业发展实际来看,物理涉及的行业非常普遍,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当前物理教学要求进一步提升,那么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学大环境下,我们需要的是创新——从理念和模式方面探索、改革,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摆正教与学的位置,适应新的教师角色

对于新时期的高中教育来说,相对于知识的传输更多的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能力進行塑造。那么换句话来说,教学中教师要适应从教变导的角色,不能再遵循以往将知识嚼碎了送到学生面前的教学传统,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从始至终地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从教学实践来看,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下,我们强调“多塞知识”,不断地“多塞知识”带来的必然结果有: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有接受的时间,却没有消化的时间,消化不良反而会带来教学资源的浪费;教师教学生学的状态,会暗示学生只接受不动脑,从而造成思维僵化,学习被动。但是,在新时期,教学中教师要担当好“启发”者的角色,在基础课堂教学中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解决”,鼓励学生思考,逐渐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必要性,树立起主动思考的意识。

高中阶段的物理专业性更突出,所以基础知识教学还是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引导,那么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自身为媒介,在讲解知识点时一方面将理论、规律性的内容讲透彻,另一方面结合问题和例题讲解中的思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交流和讨论,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适应教学角色互换的状态。

二、从教学分离到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

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弱,所以教师往往不懂学生要什么,造成教与学不契合。那么新时期的课堂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模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和空间。例如,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所设定的教学节奏,在基础知识讲解完成之后,运用剩下的课堂时间进行探究,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呈现进一步思维深化的例题,让学生分组解题,得出结果。然后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学生自主讨论、探究,教师尽量减少参与,让学生在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过程中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实现彼此间的合作。其次,课堂互动还可以呈现在实验课堂上。高中物理涉及的实验往往较为复杂,流程多、环节细,这也就给课堂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抛出问题,给出提示的方式,让学生拓展思维,带着问题进入实验,寻求结果。教师要教导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根据观察到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学会质疑,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三、从“取优教学”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新时期的物理教学,我们还要改变“偏心”模式,在教学中要促进班级学生共同进步。首先,以往应试教育中除填鸭式教学模式之外,最突出的教学特点就是择优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班级高考胜算概率较大的上游学生,所以教学节奏快,内容相对较难。而新时期,我们强调教学中的平等进步,注重因材施教,那么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分层次教学,做到以基础为主分层次提高,实现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目的。其次,物理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关注后进生,因为班授制条件下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会破罐子破摔,所以也是影响班级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要关注后进生,在教学中要制定后进生转化对策,从知识教学和师生互动方面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教学策略,狠抓基础知识教学,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塑造整个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总之,新时期素质教育体制的实施本身就是创新的契机,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核心理念下,教师实践理念和实践模式所探索的每一步都意味着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有成果也有教训,经过几十年的蜕变,最终形成如今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所要进行的进一步创新,主要是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模式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方面,去发现学科特性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袁亮.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教学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6,553(9).

[2]谢孔彪.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00(003).

猜你喜欢
理念创新模式创新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