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困难及应对策略探讨

2020-09-10 07:22李国艳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生物教学探究

李国艳

【摘    要】教学衔接直接关系到学生现阶段学科知识的基础和兴趣构建效果。而从当前初高中学科教学的衔接中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中我就以生物教学衔接为例,谈谈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并针对学科衔接教学提出几点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  生物教学  困难及策略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165

众所周知,在现代教育教学制度下,学校教育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阶段会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对应的学科教学,并且学科在知识设计方面本着逐渐深入、层层递进的原则,不同的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学习难度和知识范围,这有利于在不同阶段内呈现出理论上最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对于教学实践来说也产生了新的教学问题,那就是教学衔接。所谓的教学衔接就是前一阶段末期和后一阶段初期的教学知识基础、能力、兴趣等各方面培养的衔接。就以初高中阶段的教学为例,初中阶段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所以其教学内容更加倾向于基础性、综合性。而进入高中阶段开始,学生则进一步深入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为未来选择专业、发掘某一方面潜能做准备,所以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科内容设置来说,高中阶段实现了质的飞越,那么在初高中衔接的阶段,也就是高一刚入学几个月乃至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学生都会面临着知识、能力等衔接的挑战,而这一过渡时期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学习状态和效率,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就需要慎之又慎。

生物是初高中阶段都涉及的一门基础学科,甚至相对于数理化等同类理科学科来说,生物算是学习难度相对较小的一门学科。但是基于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构建,那么相对于以往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下,单纯教授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标准,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的学科教学要求更加细致、多样。那么当前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又应当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打好开头这一仗呢?以下内容中我将给出具体的阐述。

一、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情况

学生受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学科知识的学习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因此,教学衔接就是不断地上台阶,而在“上台阶”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教学引导和操作上的不足。此部分中我就分三大块,以初高中生物的衔接为例,谈谈教学实践中呈现的问题。

1.缺乏衔接观念。教学衔接处于新阶段和旧阶段的过渡时期,但是在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体制下我们明确规定了各阶段学科教学的标准和目标,却没有明确规定学科衔接的相关内容。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学科衔接的观念仅仅存在于部分教师的意识里,并且从初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衔接的实践调查来看,由于上文中所说的生物相对于其他理科学科较为简单的问题,教学中教师的衔接意识反而淡薄甚至缺乏,这就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衔接执行阶段,衔接问题要么直接被忽视,要么仅流于形式,达不到既定的过渡效果。

2.内容缺乏系统性。从初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衔接来看,缺乏系统的衔接内容。因为对于知识衔接往往呈现在新学期的开始时期,而相对于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来说,高中生物更加注重细胞内部物质的研究,如基因、遗传等,知识本身就有一定的断层。另外,教学内容的规划需要教师尤其是高一阶段的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了解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还要充分掌握初中阶段生物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进而实现知识的衔接。但是从教学实际中发现,很少有教师能够做到两头兼顾,所以内容的规划往往存在顺序或者范围上的遗漏,使得新旧知识的衔接构不成知识系统。

3.模式单一性。从初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衔接来看,还存在衔接模式单一,范围狭窄的问题。学科不同阶段的衔接并不仅仅针对学科知识,更多的是存在于兴趣、氛围和能力方面。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绝大多数的生物教师在教学衔接实践中都将精力集中在新旧知识的衔接方面,那么采取的教学模式也就局限于讲授法,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在知识衔接过程中觉得无聊,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二、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对策

针对上文提出的几点问题,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大环境下我们已经进入研究阶段,并且不断地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以下是我总结出的几点对应性解决策略。

1.轉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水平。即使是在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期,学科教学衔接依旧难以构建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操作流程。并且不同学科、不同班级在实际教学衔接中也具备不同的特点,所以对于教师的教学操作有着较强的依赖性。那么在整体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一方面,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针对生物为代表的各项学科的教学衔接展开探讨,明确其重要性,并拿出具体的统计数据进行佐证,让教师真正明白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教师自身出发,向教师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教师对于教学衔接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制定对应的衔接内容和策略奠定基础。

2.构建知识体系。对于知识衔接,我们面对的是对新知识一无所知的学生,所以在知识衔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构建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也就是这里所讲的知识体系。一方面,从以往初中生物教学出发,筛选出和即将学习的高中生物入门知识相关联的部分;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素养,引入一些现实的生物案例和新知识结合。简单来说,就是从以往所学的理论知识、生活中的生物知识这两个方面出发,为新知识的学习构建一个垫脚石,从而形成循序渐进的知识过渡体系。

3.丰富教学衔接模式。对于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我们还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除针对知识的讲授法之外,还要针对学生兴趣的启发、学科思维的塑造选择启发、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特性采取分层次教学等,从而让学生在知识衔接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地实现过渡,还能在衔接阶段就建立起对于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后续深度融入新阶段奠定基础。

总之,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面临着心态、学习模式、知识难度的转变,因此,也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衔接实践中本着创新的理念,结合学科特性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以新课改之后的教材和课程目标为依据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以上是我针对初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衔接问题得出的探究结果,希望对其他教师做好教学衔接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卢伟方.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2]秦吉明.搞好初高中生物衔接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2,000(010).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生物教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历史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阅读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浅谈《物理初中—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用书》的作用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