摈弃苍白,焕发语言的魅力

2020-09-10 07:22唐嫣
关键词:世间

唐嫣

【基础知识】

关于“有文采”,《考试大纲》的四个评分点是: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其中的“文句有表现力”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即文句情感真挚、哲理丰富、韵味悠长;二是语言形式的形象性,即能通过生动的语句表现事物的状态、性质或人物的言行、思想等。

【技法点拨】

大凡成功之作,都拥有魅力非凡的语言。要让“文句有表现力”,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遣用词语

清代诗人袁枚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要使文句鲜明有味、新颖脱俗,应尽可能选用那些能调动读者感官体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如:

低垂的天幕压迫着我的胸口,灰暗和沮丧撕裂着我的心。

作者以“撕裂”一词毕现苦闷無助、失落伤痛的情绪,仿佛心正被一点点地撕扯开来,流淌出殷红的血。这个句子突出的表达效果,仰仗于动词的灵巧运用。又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绘荷叶、荷花与荷香: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叶、荷花、荷香在“田田”“亭亭”“袅娜”“渺茫”等形容词的装扮下,可谓绝美动人。

二、善于摹形绘色

描写事物的语言要具体、形象,叙事写人应避免使用抽象的字眼,尽量选用图画般鲜明的语句。例如说成“这完全是多此一举,就像很好的事情再作改动”,就比较抽象;而莎士比亚写成“替精炼的黄金镀金,替百合花上油彩,把香水洒在紫罗兰上”,就是色彩鲜明的“图画”。描绘景物时,则应讲究色彩的组合、映衬,使作品产生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如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构成色调和谐、意境开阔的画面,充满对春天的憧憬。除了通过色彩的映衬关系来绘景,还可抓住色彩的连锁反应展开描写。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中有这么几句:

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

作家依据色彩的连锁关系,烘托出一派红光四射、奇异辉煌的世界,景色中洋溢着动态的美感。

三、力求含蓄蕴藉

含蓄的语句,用于开头、结尾或其他关节处,或起笔脱俗,或收束有味,凝聚文章的精神,点题明旨,令人遐思迩想。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的图图主教,在一次基督仪式上曾说:“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此句揭露西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侵占非洲的罪恶,一下子便撩开了侵略者虚伪的面纱。再如三个例句:

[①]认识自己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否则我们就会像乌云下生长的花儿,失去了充满阳光的世界。请牢记:是鱼儿,就不要向往天空;是鸟儿,就不要留恋海洋。

[②]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台上没有纯粹的喜剧。

[③]规则是强大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真正打动人心、触发人性中向善的力量的,却是那柔软的良知。若是丧失了对生命的敬畏,对异见的包容,愚蠢的固执和坚硬只能将自己送上歧途。

这些警策性的话语,于形象中蕴涵哲思。含英咀华,如嚼橄榄。试想,阅卷老师看到有如此成熟思想的文字,怎能不为之动情呢?

【经典引路】

瓦是雨的键

古保祥

瓦向来头角峥嵘。在乡下,瓦是独占鳌头的弄潮儿,它通常以胜利者的姿态站立在檐头。居功自傲是它的本性,它迎接着万物之魂——人的到来,不折不扣地绽放着它的芳姿。因此,若在乡下某一处院子前,给你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屋顶的瓦了,各式各样的,或谦恭,或华丽,或古朴。

没有瓦的村庄不叫村庄。

瓦沿袭了千年,从未间断过华夏的文明,它承载着过多的文化与负荷,通常弯曲如韵、从善如流,它从一而终地折射着一种风尚,除了视觉享受外,从未向世人倾诉过内心深处的逻辑与感觉。

但雨却到来了,砸在心里,砸在瓦上,砸在千载的复苏上。

雨是世间的精灵,不请自来,古代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所以说古人出门时,通常背负着沉重的包裹。人怕雨,雨也怕人,人怕雨溅湿了个人的生气与心事,雨怕人糟蹋了它们的苦心经营,一脚踩下去,有时候,便是一段文明的跌落。

瓦是雨的情人,最好的情人便是原配,雨没有原配,瓦填了房,幸运地越俎代庖,而我,则成了它们的拥趸。

肆意地打击,将瓦磨成了乐器,声音悦耳,爽心,但这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倘若你心事重重,这便是一种折磨人的凶器,将你的爱恨情愁统一砸成一片刀山火海;倘若你风光无限,儿子孝顺、父母健在,爱人对你的爱情也如小鸟依人般羞花闭月,雨与瓦的合奏便成了绝配,你听得如痴如醉,香眼迷离,听得让人想起了如烟往事,风烟俱静,爱意正浓,春花秋月。

雨不算是世间的常客,没有太阳那样缠人。如果是在江南,在夏季,雨便战胜了瓦,但这通常只是一种暂时的忘却,瓦很快整好了属于自己的青天白日。雨走时,只留下一片片香吻在瓦的腮上,一梦千年,水滴石穿。

这样的好梦一直缠绕着少年的心事,让人醉生梦死。瓦与雨演绎着世间真情,从江南到塞北,从农村到城镇,瓦是雨的键,老天在弹,百姓在弹,弹兴衰成败、演世间万象。

世道安然,便是盛世;世道颓废,便由盛入衰。瓦知道这一点,瓦虽然不说话,但内心深处做事情,瓦将这样的经典与规律告诉了雨,雨继续敲打琴键,瓦开始重新享受、承受或者忍受。

某一个黄昏,晚风习习,瓦一片片剥落,速度超过了雨的到来。雨再来时,看到一片片瓦沉浸在泥土里,雨从此知道,在某个地方,雨从此失去了瓦。城市化的浪潮来袭,一幕幕,悲怆绝伦,世事悠然,天地悠然。

雨继续敲击着世间万物,雨通常适应能力极强,没有雨到达不了的地方,没有雨忘不了的往事。雨会忘了瓦,就像某个负心的人,始乱终弃,变化无常;瓦却没有忘记,就像某个痴心人,等到天地为自己不荒不老。

瓦是世间的玩物,最终像某片叶与花一样,掉落在人为控制的情怀里,就如孩子玩剩的玩具,再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用武之地,一枕黄粱。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空间里,我到处寻找一片瓦的踪迹。瓦失了原色,披上华丽的外衣,富丽堂皇、倾国倾城却高高在上,我望不到它的面孔,然而雨知道,因为瓦是最接近雨的载体,古代是,现代依然。

只是觉得,再没有悠长的梦,沿着世袭的空间在一条小巷中响起,母唤乳归的声音无从谈起,何谈属于你我乃至整个民族的春秋大义?

泪眼蒙眬中,我看到自己变成了一片瓦,摇曳在城市的街头。

【赏   析】这是一篇文笔优美、意蕴深长的咏物抒情散文。在作者笔下,“瓦”不仅是乡村房屋上的瓦,它更是见证了历史风雨的瓦,千百年来传承着华夏文明,带给人无限的遐想。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化浪潮的来袭,“瓦失了原色”,虽“披上华丽的外衣,富丽堂皇、倾国倾城”,却沦为“世间的玩物”,“掉落在人为控制的情怀里”,“再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用武之地”,从此“再没有悠长的梦,沿着世袭的空间在一条小巷中响起”。作者正是借“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逐渐丧失的痛惜之情。

作者遣词贴切而精警,娴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从多方面描绘出“瓦”的立体形象。前文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构建了情景交融、如诗如画的意境;篇末处则以“何谈属于你我乃至整个民族的春秋大义”的反问,以“泪眼蒙眬中,我看到自己变成了一片瓦,摇曳在城市的街头”这样富于表现力的“幻想”,深情倾诉了对诗意、美好的生活的呼唤与追求。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总是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似乎有身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是自然风光、人文圣地,更多的是一种梦想,一种精神归宿,一种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里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中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远方,充满放飞心灵的渴望。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点拨]

首先要弄明白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整体把握其“含意”。关键是要抓住“远方、梦想、归宿、放飞心灵”等核心词语,仔细揣摩其内涵,并正确把握远方和梦想的关系,精神和现实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立意为:为理想而奋斗,永不言弃;摒弃一切世俗的杂念,淡泊名利,让心灵永远恬淡宁静;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要敢于突破传统,放飞心灵,不断开拓创新。

猜你喜欢
世间
导盲犬情缘:这世间欠你的温柔,我给
所谓世间,不就是你吗
一生一梦
Text Appeal
乍然
送别
不敢说的话才是最想说的话
赞美和攻击
送别
人就这么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