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喻寄惆怅

2020-09-10 07:22孟凡运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卖炭翁渔父玉树

孟凡运

讽喻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现着作者对国家的忧患意识以及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从内容上来看,讽喻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直接描写现实,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反映政事和民生,有着政治上的美刺作用,能够“为民请命”;另一类则通过品评历史事件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把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借鉴或警戒,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下面具体分析。

一、白描述说,直言时弊

白居易写作《卖炭翁》是在元和初年,这时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常有上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诗人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现象,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

但是,《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罪恶行径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读这首诗,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这一形象,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鱼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抨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兵车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叙事诗。全诗以“道旁过者问行人”为界分为两部分:前面内容摹写送别的惨状,是纪事;后面内容记述征夫的话,是纪言。诗歌以纪实的手法描述出征时的场面,最后以凄惨的哀叫声作结,加深了人们对战争灾难的直观认识。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里说:“以人哭始,以鬼哭终,照应在有意无意。”“以人哭始,以鬼哭终”,不但前后照应,同时也暗示了这些人的哭声也许不久后便会化作鬼哭,正如方东树所言:“结与起对看,悲惨之极。见目中之行人,皆异日之鬼队也。”诗人莫大的悲哀寓于诗中,天地亦为之大悲。借征夫对过路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痛诉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

林升的《题临安邸》通过描述统治者纵情声色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诗人为国土丢失而忧郁愤慨,却不直写国之危亡与破败,而是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至极却不作谩骂之语,堪称讽喻诗中的杰作。

《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渔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险与艰辛。通过述说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统治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二、借古讽今,委婉抒怀

唐朝诗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不免忧从中来,继而作《泊秦淮》。当年陈后主沉溺于声色,过着奢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最终丢了江山。《玉树后庭花》便是陈后主所作,后被视作亡国之音的代表。陈朝虽亡,这种靡靡之音却流传了下来,而且在国家危亡之时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感慨万分。

杜牧的这首《泊秦淮》写得“婉而多讽”,震撼人心,真切地表达出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对统治者腐朽生活的痛恨。首句连用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和谐地熔于一炉,绘制出一幅淡雅朦胧的夜色图景。“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实则内涵丰富。它点明了时间、地点,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进而由商女吟唱《玉树后庭花》生出“亡国恨”,可见诗人构思之缜密。末两句表面上写商女,实际是在谴责那些沉溺于聲色犬马中的达官贵人。

宋代陆游的《鹊桥仙·一竿风月》,表面上是写渔父,实际上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利牵绊的俗人。“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状态。“家在钓台西住”,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帝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说明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上片结句说,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尚且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肯于官场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明渔父只求悠闲自在的生活的态度。下片头三句写渔父在潮生时出去打鱼,在潮平时系缆,在潮落时归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像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最后两句承上片“钓台”两句,说严光还不免有求名之心,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以看出来,而“我”则完全是一个无名渔夫,毫无功利之心。

猜你喜欢
卖炭翁渔父玉树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玉树新城
“言行不一”的渔父
卖炭翁
中唐时期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不幸
我家门口的玉树
卖炭翁的艰辛与贫寒
名人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