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校园意识形态领域的新特征及对策建议

2020-09-10 10:13刘波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4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对策建议

摘要: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集散地,也是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争夺的前沿。当前高中校园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但存在思政工作被边缘化,社会思潮多样化,“西化”思想及宗教渗透等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校园需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优化教师队伍,创新思政教学方式,为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打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高中校园;意识形态;新特征;对策建议

校园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集散地,也是各种价值观念争夺的前沿。当前高中校园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多种思潮交织的特征,对高中的办学方向、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急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前高中校园意识形态领域的新特征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需持续巩固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高中校园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但也存在意识形态与教学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有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忽视甚至抗拒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政工作。校园党建、思政教学在重点抓教学业务的大背景下,一定程度上被淡化。高中校园里的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认知停留于表面,与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深刻而复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形形色色、各式各样、对错混杂的价值观念不断地映射和渗透进高中校园,“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错误价值观在高中校园潜滋暗长,显得越发活跃,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言论以及鼓吹西式民主自由、普世价值的思潮在校园中不时泛起,个别教师缺乏价值自律,突破政治法律及道德底线,滥用课堂话语权,在课堂上出现“抹黑中国”“歪曲历史”“美化西方”的论调。

3.对西方价值及宗教渗透缺乏警惕和辨别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高中校园一直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断深化新课程新高考改革,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将其转化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教学科研成果。与此同时,一些错误价值观和西方宗教思想借机在校园传播,特别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意识形态操纵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其意识形态渗透渠道、载体和方式多样而隐蔽,引导和培植信奉西方社会制度,對抗辩证唯物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生;通过各种载体将镶嵌其中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高中师生达到价值渗透的阴险目的,因此高中师生务必对此提高警醒和辨别力度。

二、高中校园意识形态领域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高中校园管理者和教师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中校园业务工作辩证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尚未形成校园各部门协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对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和规律把握不足,未能在重大问题上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发声不够,影响有限,不能有力反击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错误言论。

2.教师在高中校园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发挥不力

高中校园师资建设存在重专业轻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素质的培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不够,对当前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不足,对国际形势认识不清,作为高中校园意识形态建设主力军的思政教师,在部分学校处于边缘地位。

3.高中生意识形态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得到了极大繁荣,加之大众传媒跨时空的传播效应,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流行化的特点,因此,意识形态教育渠道、方式也应随之而变,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变以往以说教和灌输为主的方式。在内容上,深度解读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学生实际生活,增添内容的趣味性,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育效果。

三、提升高中校园意识形态工作质量的对策

1.完善顶层设计,重视对高中校园意识形态工作的监管

充分认识高中校园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极端重要性,加强顶层设计,确保党在高中校园意识形态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明确校园各部门、各环节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分工和责任。同时,要加大对高中校园意识形态工作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建立高效的舆情监督和反馈机制。

2.打造高中校园意识形态阵地

高中校园思政课堂是高中校园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但还需要开辟各类校园意识形态渠道,推动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各项建设相融合,将理论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引导有机统一起来,形成意识形态建设协同创新的合力,为高中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专业过硬的教师团队

思想政治素质高、师德师风正、专业素质过硬的高中校园教师队伍是高中校园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教师言行对学生“三观”的确立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因而要切实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的自信,坚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4.把握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与规律

现如今网络已然发展成为信息革命时期的重要标志,已经悄然深深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由于我国目前对新兴媒体的监管体系还不够成熟,高中校园管理者和教师对网络舆论传播规律的认识不足,某些网络论坛成为一些虚假、反动舆论的传播源,急需国家依法进行监管。

5.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当前高中校园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思想宣传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以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来吸引和征服更多的师生。要以突出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素养、坚定的理论勇气来驳斥错误思潮,澄清模糊认识,为高中生的健康成长驱散思想雾霾,营造清朗精神环境。

总之,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社会繁荣稳定,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作为创造、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沿阵地,高中校园务必持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青年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作者简介:刘波,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政治教研组。

课题:开远市教育科研小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实施研究》。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对策建议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