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零售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20-09-10 07:22叶文菲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零售业挑战

叶文菲

摘 要: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爆发,给中国的零售业尤其是实体零售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其中也不乏有反应迅速的零售商成功化危机为机遇。零售业关系国计民生,与消费者联系密切。因此,本次疫情对整体零售业影响更为明显,其中百货、化妆品等个别业态损失尤为惨重,新零售、电商等发展迅速。疫情给零售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让行业看到了未来的新机遇,必将加速中国零售业的新思考。

关键词:新冠疫情  零售业  挑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7.6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不仅威胁全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给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改变。疫情之下,全国性的交通管制、延期复工等措施纷纷出台,限制人员流动和外出消费,购买人群基本为零,零售业几乎停摆,超市、社区店纷纷停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零售业受到重创。人的管控给零售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本文将针对新冠疫情对零售业的影响及零售业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新冠疫情对零售业的影响

零售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商业形态和流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与最终消费者关系密切。本次新冠疫情采取的各项人员管控措施对零售行业短期内影响显著,相较非典时期影响更强,个别零售业态损失惨重,而电商、超市、到家服务等在疫情中反而有了更多发展机会。

1.1 对整体零售业影响更为显著

2003年非典爆发时,全球经济复苏,我国也处于经济强周期和加入WTO后的效应下,并没有对整体零售趋势造成大的影响,疫情过后行业迅速反弹。而本次新冠疫情爆发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下行周期,经济增长整体趋势放缓。尽管国内疫情已经进入缓和阶段,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这一“黑天鹅”事件给实体经济、供应链及实体零售业的正常恢复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尽管存在线上平台、电商等的补偿性作用,但此次疫情对零售行业的整体影响程度会更大。而且就目前来看,由于感染性强,疫情防控时间启动较早,防控周期时长仍不可知,影响周期可能会更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0年6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26亿元,同比下降1.8%。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256亿元,同比下降11.4%。随着疫情防控的稳步推进,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降幅收窄,但对比2019年全年增速基本保持在7%以上,疫情对零售业的影响仍在持续,且并未出现非典过后的报复性消费和迅速反弹,零售行业需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

1.2 对不同业态影响程度有所差异

据联商网数据显示,2020年1月底开始到2月中旬零售和餐饮消费几乎全面暂停,零售行业整体客流明显下降,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或将低于4%,短期内零售业受影响显著。区分不同业态来看,影响最大的则是百货行业和购物中心,贴近民生的超市、便利店及社区生鲜等业态影响较小,新零售、全品类电商及到家服务甚至出现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区分不同零售业态,2020年1—6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零售额同比增长3.8%,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分别下降23.6%、14.1%和14.4%,且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3481亿元,增长14.3%。

之所以会存在这种差异,主要原因在于百货和购物中心是以可选消费为主,主要提供化妆品、服装、金银珠宝等品类,受疫情制约程度高,大量被迫停业,损失明显;而超市、便利店、社区生鲜等以必选消费为主,包括粮油食品、日用品及烟酒饮料等,由于关系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受疫情制约程度低;而由于疫情期间,消费者大量宅家,购买习惯的改变加上电商企业提供到家服务,不断带动线上消费额的攀升,吃类用类商品线上消费增速明显。比如超市作为线下民生行业,在政府的支持下疫情期间基本保持正常营业,而为了减少外出,居民计划性采购增加,超市人均客单显著提升。

1.3 对零售业隐形冲击显著

作为流通行业,现金流、库存周转、员工是影响零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联商网调查显示,本次疫情对零售企业造成的影响前三位依次是:销售业绩大幅下滑、现金流紧张、库存和员工问题。

疫情直接让人与人接触的行业受到巨大影响,实体零售店铺首当其冲。停业带来销售额大幅下滑,而店铺运营需要持续支出的成本,如租金,人工等,将会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困难。除此之外,类似库存影响和员工等隐形冲击同样可怕。库存就是资产,但是不能变现的库存就是鸡肋。零售企业关停的这么多天意味着大量库存积压,后续的消费抑制会带来长时间的销售疲软,企业物流和仓储费用会大量增加。另外,由于春节期间大部分人返乡回家,疫情的管制造成零售企业员工不能及时返城复工,对企业的复工复产产生较大影响。类似盒马鲜生、沃尔玛等推出员工共享模式,从一定程度上来缓解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另外,由于中小企业在疫情下艰难求生,导致大量零售从业人员失业,就业市场人满为患,人们的消费能力减弱,最终人们的消费支出同样也会更加谨慎,未来会更加关注储蓄的比例,一定程度上疫情对消费会有较大抑制。并且零售小企业的倒闭,会带来零售商圈的变化和行业的洗牌。疫情后,各大企业会想方设法甩库存,加剧行业对价格的敏感度。与此同时,企业运营环境发生变化,会出现新一波的品牌和企业,带来行业的重新洗牌。

2 新冠疫情下零售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消费者购买类型和消費习惯的改变

由于疫情传染性很强,人们响应号召做好居家隔离,外出消费意向减弱,开始转向线上购买,这对没有线上渠道或者触达能力不足的零售企业将会是重大的打击。可以预料,疫情结束后,消费者被培养起来的线上购买习惯会给线上平台更多的发展机会,线下实体零售的“蛋糕”可能会被分走一大块。即便目前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影响逐渐减弱,电商平台通过消费券发放、“618”购物节等各项促销政策,来保证线上顾客流量和黏性,使消费者的购买仍然较多集中于线上,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偏好不断改变,这将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市场的整体格局,给零售行业带来挑战。另外,本次疫情在全社会范围内也普遍引起大家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身健康的重要性,这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对运动健身、运动服饰及健康产品的消费,给相关零售企业带来一定的机遇。

2.2 生鲜电商暴增,供应链能力亟待提升

受疫情影响,线下用户逐步向线上转移,电商特别是能够提供及时配送和到家服务的生鲜电商订单量暴增,类似京东到家、饿了么口碑等主要平台,在春节期间交易额均发生了200%以上的增长。

订单量暴增所带来的是运力与生鲜平台供应链的压力叠加。运力方面,提供及时配送服务的生鲜电商配送员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且多以大专、高中、职高、技校毕业生为主。春节期间配送员大量返乡回家,疫情管制使他们不能及时返岗复工,导致各平台所宣称的半小时达、1小时达不能实现,变为2小时达甚至要隔天配送。同时,疫情也暴露出生鲜电商的供应链弊端,产品的供应渠道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供应链体系和稳定的货源。伴随生鲜电商的火爆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经常断货,而与此同时又有大量菜农果农的蔬菜水果积压,不能及时投放市场,这就体现出了供需的不对称,也是生鲜电商进一步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疫情过后,消费者逐步回归线下,线上生鲜电商如何进行供应链优化,从而实现用户留存,将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2.3 推动实体零售转战全渠道,线上、线下的融合加速

本次疫情明显对线下实体零售冲击更大,尤其对服装、餐饮、化妆品等需求弹性较大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其中也不乏有企业通过果断转型和迅速布局线上渠道实现了逆势突围,如太平鸟通过直播、限时秒杀群、社群营销等多途径实现在消费者触达;西贝依托企业微信群、朋友圈推送等,实现线上客户增加,并提供外卖送餐等多种服务,实现了客户留存。

疫情推动实体零售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线上平台及微信购物群的建设和维护有可能成为新的线下实体店标配,实体店会变成“体验”的场所,企业会加快进行全渠道布局。同时,商场超市百货等零售环境卫生将会受到持续重视,无人超市、无人柜、机器人应用加速,企业意识到“智慧零售”“新零售”的重要性,加快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3 中国零售业应对疫情的对策

3.1 以消费者为中心,打造卓越购物体验

针对新冠疫情所带来的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线上零售业应该注重以消费者为中心,分析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大力开发线上、社区购、在线直播、社群营销等业务,适应“指尖上的消费王国”的各项诉求,借助直播、AR、VR等购物形式,为顾客打造卓越的购物和服务体验。同时,实体零售业也要加快线上渠道的入驻,优化线上模式设计,捕捉消费者需求,适时推出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运动健身等需求的产品,不断提升自身商品力。类似盒马鲜生推出“盒小马”精品超市、大润发推出“大润发mini”生鲜社区超市,就是在适应当下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改变,通过小业态化转型,满足其即时消费的购物需求。因此,疫情常态化下,实体零售行业要关注社区商业的转型,店铺要关注民生品类商品的经营,贴近消费者的生活,保证安全购物、方便到达,满足日常购物的需求。总的来说,零售企业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关注消费者需求,优化购物流程设计,实现精准化运营,提升消费者的线上、线下购物体验。

3.2 优化供应链体系

零售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中最重要的就是商品,而商品的核心是供应链。本次疫情让生鲜行业进入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线上抢菜”使生鲜电商订单量暴增,供不应求;另一方面,由于交通管制等各项措施,全国范围内农产品滞销,农户损失惨重。这些也进一步暴露了生鲜产品管理体系不完善,供应链体系的诸多弊病,对生鲜产品与生鲜零售的发展造成了重要的影响。

未来生鲜电商要围绕产品做好供应链体系的优化和建设,构建以种植、配送、终端销售为一体的垂直化供应链平台,保证充足稳定的货源,为消费者提供稳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用户留存。另外,运力方面,可以与同行之间建立员工共享等模式,以保证生鲜配送的及时性,实现企业之间的共赢。疫情常态化下生鲜零售企业要重视内部管理,做好团队建设,保证稳定的员工队伍,建设立体化的消费、配送服务体系。

3.3 各业态布局线上销售,全渠道加速融合

疫情结束后,实体零售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革将会迎来新的高潮,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加速。具体来说,卖场和超市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货源保障、物流时效等方面能力,做好到家服务与到店深度融合;便利店要拓展线上渠道,完善到家服务和商品配置,做好“最后一公里”的便民服务,增强顾客黏度;食杂店要不断拓展本地供应商/经销商渠道,加强与大型、新型数字化供应平台合作,突破供应链瓶颈,同时做好向社区商业的转型升级;个护化妆品店、服装等要进行营销创新和社群建设,加速线上、线下渠道整合,做好线上和线下双店运营模式。零售企业要充分拥抱新技術,使大数据、AI、“无人化”技术更深入广泛地应用到不同零售场景中,保障消费的安全和便捷,提升顾客体验,借助新技术推动零售业的健康发展。

3.4 利用各项扶持政策,保证企业现金流

新冠疫情对整体零售行业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疫情期间大批量企业停止运营,疫情常态化下仍面临较长恢复期,企业在租金、库存、人工、运营成本等方面困难较多。为切实降低疫情损失,国家及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援企稳岗、允许企业延期缴纳税款、加大信贷金融支持、缓缴社会保险费、减免租金税费等一系列救助扶持政策。零售企业要充分领会政策,利用政府的扶持措施,降低企业损失,减轻自身负担,以保证企业充足的现金流。

另外,企业要积极发动员工开展自救,鼓励全员参与销售,通过直播、电商等各项措施消化积压库存,实现库存变现,降低商品存储费用,增加企业现金流。疫情常态化的当下,零售企业要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解决好现金流问题,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4 结语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中国零售业带来重大影响,也暴露出零售业所存在的诸多弊病。正如2003年的非典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样,新冠疫情也会推动新零售、智慧零售的发展,成为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的助力剂,为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加速未来零售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王永贵,高佳.新冠疫情冲击、经济韧性与中国高质量发展[J].经济管理,2020(05).

刘梦琳,贺爱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中国百货零售业的影响及对策[EB/O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http://www.sinoss.net,2020.

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新冠肺炎对零售业影响分析报告[EB/OL].2020-02-28.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20/442004.shtml.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零售业挑战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的逐步回归分析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Retail Therapy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