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本科生支部党建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2020-09-10 19:35常琛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问题

常琛

摘要:本科生党支部具有党员年龄偏低、人员流动性大、正式党员比例偏低等固有短板,并衍生了支委会设置、支部活动、发展党员和党员培养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对问题短板进行分析研判,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加强党员入党后教育管理、动员专业课教师党员参与党员培养教育、将辅导员编入学生党支部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本科生党支部;固有短板;问题;应对策略

本科生党支部作为党联系青年学子的重要桥梁,在教育和发展学生党员、宣传党的政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人员组成的特殊性,本科生党支部也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固有短板,并由此衍生了一些困难问题。

分析短板、针对性解决本科生党支部的困难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学生支部党建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齐鲁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通过优化本科生支部组织结构和党员培养模式,探索了加强本科生支部党建的新路径。

一、固有短板和其衍生的困难问题

(一)党员年龄偏小

根据我国现行学制和发展党员工作的相关要求,绝大多数本科生党员年龄集中在20-23岁之间,处于成年前期,其基本特征是从成长期到稳定期过渡[2]。此时,学生党员的生理特征、智力状态等达到高峰,世界观、价值观也在趋于成熟。但受限于年龄阶段、社会阅历和知识体系,这些学生党员的思想还不完全成熟,学习能力强但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富有激情而韧劲相对较差、纪律性强但自律性相对较差。基于上述特点,虽能很好地当先锋、做表率,但也存在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思想容易偏激,情绪起伏较大等特点,在自行学习党的理论时容易“碎片化”,难以系统把握;在繁杂的网络信息中,易受不良信息影响产生怀疑、动摇等情绪;此外,由于年龄相近、身份相同且自律性相对较弱,支部活动容易浮于表面或流于形式。

(二)党员流动性大

在组织关系转接方面,学生党支部在每年的毕业季都会有同一年级的毕业生党员集中转出组织关系;在发展党员方面,学生支部学期内发展党员计划相对集中且数量相对较大。因此与一般的党支部相比,学生支部党员迭代迅速,体现出较强的流动性。

(三)正式党员比例相对较低

根据发展流程和工作实践,绝大部分本科生党员大三下学期甚至大四才可能转为正式党员,这就意味着本科生支部至少三分之一的党员是预备党员,在某些特殊时段(如毕业生离校后至下一批预备党员转正前)甚至有超过半数的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比例偏低;此外,本科生支部大部分党员转正后即面临着考研、择业和毕业转接组织关系,工作起来往往难以协调时间。

二、问题的基本判断

党员年龄普遍偏小、流动性大是本科生党支部正式党员比例偏低的直接原因,其根源在于当前的学制和发展党员流程,因此这是本科生支部与生俱来、普遍存在的“固有短板”。是本科生党支部的客观现实和先天不足,是“本”,不能也不可改变。

而本科生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接续培养考察、工作延续与档案交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是因上述固有短板衍生出来的“次生灾害”,是“标”,可以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解决。例如:针对本科生党员心理特征所衍生的问题,可以通过辅导员介入支部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指导;针对培养考察的接续问题,可以通过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三方共同发力来进行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培养考察等。

三、应对策略和有益实践

针对本科生党支部的存在的困难问题,经学校党委组织部同意,齐鲁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以下简称“学院党委”)经过深入分析研判,探索了“1+2+3”工作模式(党员教育管理“一以贯之”、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双管齐下”、辅导员老师“三重身份”),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本科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指导本科生党支部优化党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党员教育管理“一以贯之”,着重强调党员入党后的教育管理

第一,党员发展突出“优”,突出教育与考察并重,及时调整积极分子队伍,确保优中选优,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规范发展党员各项流程,每学期拟定发展党员任务清单,对个人、支部、学院党委各阶段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对组织档案建立互审互检制度,确保流程规范、材料精确;第二,党员教育突出“先”,将“先进性”作为基本标尺,深入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月”和党员“双带头双示范”等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带头学习、带头创业,争做学业示范、就业示范;在生活方面,开展“擦亮名片,争做先锋”活动,引导学生党员亮明身份,自觉接受同学监督;第三,党员考核强调“实”,加强全过程教育管理,做好入党后跟进考核,建立了“一状两单三评审”的工作模式。

主要措施是:学期初,汇总有不及格科目同学成绩单,明确每名学生党员的帮扶人员和具体目标(如补足几门欠账或成绩提升多少名),在学期初的党员大会进行“评审”,通过后以“军令状”的形式公示,作为考核党员帮扶情况的依据;学期中,支部大会第二次“评审”,了解结对帮扶的交流情况、执行情况,对党员进行及时提醒;学期末,学生党员汇报该学期在思想、学业、帮扶、支部活动、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成绩单,作为支部党员大会期末“评审会”评议党员的重要参考。通过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实现了对从入党申请人到正式党员的全过程管理。

(二)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双管齐下”,动员专业教师中的党员参与培养考察

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学院党委启动了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双管齐下”的培养模式。即综合考虑入党积极分子专业、成绩等因素,在教师支部中邀请专业课教师党员担任入学生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生活和学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由于教工党员队伍稳定性较强,避免了积极分子频繁更换培养联系人,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对积极分子进行学业指导和专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双管齐下”模式也起到了促进师生交流的作用,为专业课教师创造了解近距离接触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机会。

(三)辅导员老师“三重身份”——学生支部的普通党员、支委会成员和党建工作的指导教师

针对本科生支部学生党员普遍年龄偏小、流动性较强的特点,学院党委将辅导员老师分别编入学生支部,以指导教师的身份开展思想教育并指导学生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经实践观察,该项举措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效:一是便于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辅导,利用辅导员教师本身的理论优势,帮助学生党员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吃透精神、把握实质。二是有助于规范支部活动组织形式,通过及时对支部活动进行指导,规范形式、合理设置频次,确保支部活动规范有序。三是有助于增进师生交流,便于輔导员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基本诉求,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师、亲近老师,为学生工作开展提供便利。

综上,解决本科生党支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需结合其固有短板深入剖析原因,结合具体问题和工作实际精准施策。可以通过优化支部组织结构、改善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模式、对党员实施全过程管理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克服困难问题,将本科生党支部建成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朋辈示范作用的重要平台,打造展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战斗堡垒。

参考文献:

[1] 乔燕.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及应对[J]. 企业导报, 2016(10):67-68.

[2]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495-497.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问题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