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09-10 07:22黄晶晶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应对举措行业现状新冠疫情

黄晶晶

摘 要:2020年新年前夕,因新型冠状病毒而引发的传染性肺炎在国内迅速蔓延。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国内复产复工的延迟,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内交通、餐饮、娱乐等行业,还对外贸进出口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随着全球疫情的迅速扩散,各国外贸行业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外贸订单的延迟履行,各国贸易防控管制的出台,使原本脆弱的外贸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冲击。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中,保持外贸进出口行业的有序发展,值得深思。

关键词:新冠疫情 外贸进出口 行业现状 应对举措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1 新冠疫情对我国外贸行业影响的背景分析

1.1 中国外贸行业的发展进程

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外贸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外贸环境,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效发展。加入世贸组织的19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最耀眼的19年,我国迅速从政策性的对外开放发展到体制上与世界经济接轨,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发展进程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自2019年5月5日以来,美国政府宣布对来自中国的部分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由于替代美国的出口市场并不易得,出口成本的增加,加之对我国产业链的影响等,外贸市场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冲击。经过多次的外贸磋商后,双方达成共识,并于2020年1月5日在美国白宫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至此中美贸易摩擦结束。

1.2 新冠疫情的爆发

然而,还未来得及庆祝这一协议的签署,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2020年新年伊始,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乃至春节假期结束之后,各地企业仍处于停产、停工的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8.4万亿元,与2019年同比下降6.83%。

2020年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被列入《国际卫生条例(2005)》所规定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

同时,世卫组织明确表示,不建议各国对中国采取旅行和贸易限制,这是历史上第六起经由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爆炸性的消息一经宣布,不少国家向中国捐赠了防控物资,同时,也有不少国家对此采取了过度反应,纷纷出台了对中国入境货物管制措施,中国的外贸进出口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由于这种肺炎的传染性极强,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截至2020年7月5日,全国累计的确诊人数为85307人,海外累计的确诊人数为11391531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爆发,我国迅速对疫情的防控作出了反应,及时全面布防、布控,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控制住疫情,确保国民经济在最低程度上受到影响。虽然2020年6月北京又有了一次小规模的爆发,但很快被控制,尽管这半年以来,疫情已基本被控制,但疫情对我国外贸行业的影响仍在持续。

2 新冠疫情爆发对全球外贸经济的冲击

2.1 新冠疫情的爆发严重冲击了全球的经济需求

随着世界各国疫情的相继爆发,各国纷纷采取了关闭国境,严格管控航空、海运的出入境,取消集会,甚至采取封城、宵禁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流、物流的流通,从客观上影响了消费和投资。

受疫情影响,我国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较2019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较2019年同期仅为93.2%,环比增长速度为-9.8%。第一季度国内进出口商品贸易总值为6.6万亿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6.4%。

2.2 新冠疫情的爆发冲击全球供应链

2020年上半年,尽管国内的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住,但是国际上并未取得战略性的胜利。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扩散,世界各国的供应链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大面积的停工、停产,跨境乃至境内物流的受阻,生产企业无论是在生产运输还是用工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跨境制造业尤为明显。随着疫情影响的扩大,绝大部分的企业不得不进入短暂的“休眠期”,全球供应链出现了短时的缺口,在通过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层层放大,严重影响了一体化大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容易导致全球贸易的萎缩和生产企业的倒闭。

3 新冠疫情下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外贸进出口行业受此次疫情的影響尤为突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5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1.5万亿元,其中出口总值6.2万亿元,进口总值5.3万亿元,整体较2019年同期下降4.9%,其中出口下降4.7%,进口下降5.2%。面对疫情,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都纷纷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抗击疫情,并帮助各企业尽快做到复产复工。与此同时,企业和个人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战胜疫情是必然的,但是随着全球疫情的持续,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1 新冠疫情对我国外贸进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

3.1.1 国内企业复产复工的延迟,影响了正常订单的履行

由于疫情是在2020年春节期间大规模爆发的,全国各地不得不采取限制出行的措施,以免增加传播。为加强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月26日发出通知,延长春节假期至2月2日。与此同时,各地区政府以及各企业内部也纷纷发布了关于延迟复产复工的相关通知。

一方面,员工不能及时到位,原材料和产品短缺和价格的上涨,以及资金链的供给不足,使国内进出口行业的中小企业在企业经营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出口方面,因疫情本身以及防疫措施的限制,出口产品在贸易国入境过程中限制加多,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也增加了额外的经济成本。年前签约的订单迟迟不能完成,延迟交付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因国内外的疫情,不得不终止部分订单[1]。同样,进口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应对疫情造成的影响,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不少企业减少甚至取消不必要的产品及原料的进口订单。

另一方面,外贸进出口行业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信心不足影响了市场需求的增长,导致部分订单量的减少甚至原有订单的取消。尽管国内疫情已基本控制,但随着境外疫情的蔓延,国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萎缩,在2020年整体萎靡的经济环境下,市场需求的减少必然会带来进出口订单的减少。尽管到2020年5—6月,欧洲经济已经开始回暖,但是北美市场依然处于下滑趋势,整体市场环境仍不容乐观,原本计划出货的订单深受其影响。

3.1.2 我国整体外贸环境变差,进出口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受阻

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后,我国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地协助与助力,与此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一些国家,如美国利用此次疫情对中国实行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打压。尽管新冠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列入“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也明确表示,不建议世界各国对中国采取旅行和贸易限制,但是美国仍然宣布限制曾经到访过中国的他国人员入境,并要求将中国列为疫情国。这使我国本就不容乐观的国际外贸环境更加艰难。

在整体外贸环境变差的情况下,短期内,我国外贸行业在全球供应链以及价值链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冲击,我国外贸企业想要继续开拓海外市场就显得更加艰难。基于此,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的自信心明显受损,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一阶段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的接单形势不见好转,将会对下一季度乃至下半年整体的市场运行带来极大的影响[2]。

3.2 新冠疫情对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主要依靠“订单经济”,此次疫情的冲击,使海外订单量大幅度下滑,导致部分企业在上半年中经历了订单数量不足甚至无单可做的窘迫局面。但是,没有订单,并不意味着没有需求,疫情虽然限制了市场上某些品类的需求,但也催生了其他品类的需求。面对疫情,外贸进出口行业是否选择企业转型的影响甚至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存亡[3]。

一方面,面对疫情的冲击,不少企业选择了外贸品类的转型,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研,确定用户需求,对症下药,抓住商机。在其他同行业企业选择缩减企业规模“过冬”时,部分企业拓展供应链、发展云经济,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依然稳步增长。

另一方面,我国外贸行业的主要构成是传统的加工型企业,多年来主要进行的是“贴牌生产”,就产品质量而言,完全能达到市场标准,只是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不得不借助其他知名品牌而走向国际市场,疫情期间,向内优化发展自身,开发本土品牌也是一条很好的发展道路。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巨大的消费人群基数,市场前景广阔。因此,由出口转内销,是一种趋势,也是外贸进出口企业的机遇。

4 面对疫情,解决外贸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4.1 我国政府针对疫情期间外贸进出口困境提供了政策支持

面对在短期内,新冠疫情对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为了避免新冠疫情进一步对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造成影响,同时稳定外贸形势,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增强线上办公程序,积极推进无纸化清关流程;为各企业由于新冠疫情而不能及时履行订单的情况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优惠进口税收,优化出口退(免)税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外贸进出口行业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与服务,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外贸行业的压力。

同时,随着近年来外贸进出口行业中小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小企业在外贸行业的占比越来越高,而受此次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也是中小企业。对此,各部门、各地方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也很大:增加减税降费力度,以降低企业经营负担;对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协助确保企业资金链的持续和稳定供应;另外优化各级政府服务于外贸行业的中小企业的管理,不仅为企业送管理方案,还为企业送技术支持。

4.2 面对疫情,外贸进出口企业自身可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4.2.1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计划,实现市场需求转型

面对当下实际的市场环境,外贸企业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计划,增強对企业生产计划执行的把控,确保上游供应和下游销售不受影响。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政策优惠,确保资金链的持续供应。在保证现有订单正常履行的前提下,主动对国内外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并针对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品类和数量,促进企业市场需求转型,以应对未来市场需求结构的调整[4]。

4.2.2 优化企业结构,加强管理和培训,实现管理数字化转型

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但是如何应对此类突发情况是每个外贸企业应该长久思考的问题。面对此次疫情,各企业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搭建数字化的商业模式,促进企业向数字化的商业模式转型。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面对重大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加强企业员工权益的保障,打造员工和企业共同体,以达到企业管理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刘花.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影响的研究[J].价格月刊,2020(05).

刘伟军.新冠疫情对广东出口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对外贸易,2020(05).

尹响,易鑫,胡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应对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冲击的中国方案[J].经济学家,2020(05).

王峰.疫情之下外贸企业操作指引[J].中国外汇,2020(05).

猜你喜欢
应对举措行业现状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浙江省检验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P2P行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及应对措施
客车企业如何实现国内、海外市场齐头并进发展
贵州中天健身私人教练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