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2020-09-10 00:10王澳萱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明清时期

王澳萱

摘要: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卓越成就,在美术世界之林中独树一帜。掌握和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演变,才能在艺术领域有所发展,对于美术创作有着很大的推动意义。此文从史前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两宋时期、明清时期阶段论述中国美术史发展进程。

关键词:史前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时期;明清时期

中国美术作为美术的一个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精神世界。

1 史前时期美术

中国美术史起源和萌芽于石器时代,在这时期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相结合。新旧石器的打磨和使用成为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的标志,石器和玉器也成为了它的时代美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陶器时代,陶器的发明赋予它各种用途,造型和装饰上不仅有实用性、艺术性纹样的内容和手法也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黑陶成为了我国美术的第一次高峰创作。

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殿堂地画、岩画以及一些实用器物上的纹饰刻画方面。

2 秦汉时期美术

绘画已经从秦汉时期已从先秦的装饰功能中摆脱出来,发展成为美术中的主要门类。

先秦美术以夏商时期的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突出,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已比较成熟,有块状铸造技术,装饰也有了图案和雕塑,如耳熟能详的四羊方尊,还有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司母戊鼎;鎏金長信宫灯更是体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其中,秦汉绘画艺术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和帛画,战国帛画体现了中国画早期特征,战国时期出现了漆画,成为最早出现漆器的国家。

3 魏晋南北朝美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观念在沿袭前代强调社会功用的基础上,开始注重艺术的内在因素。

3.1 绘画、书法艺术

这个时期出现了纸绢卷轴画,同时拉开了我国早期鉴藏史的帷幕。六朝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初步成熟阶段,涌现出一批各具风范的名家,东晋被誉为“三绝”的画家,顾恺之,创作方面将中国绘画以线条造型的方法提到一个新高度,擅长人物画“传神写照重眼神”,作品《洛神赋图》、《女士箴图》、《列女仁智图》;同时,魏晋南北朝楷行草书发展成熟,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3.2 石窟艺术

我国佛教初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分为佛教壁画、雕塑和建筑三种形式,集中体现于佛教石窟艺术之中,石窟与佛寺相连,内有佛教石刻或泥塑的造像、壁画、图案装饰以及碑刻铭文,集建筑、雕塑、绘画和书法为一体的艺术博物馆,为人民熟知的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4 隋唐时期

唐代国势强盛,给绘画发展造成十分有利的条件。风格技巧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4.1 绘画书法艺术

隋唐时期人物画继承魏晋人物的传神标准,出现史实性绘画,佛教画达到极盛,初唐宫廷画家阎立本《秦府十八学士图》、《步辇图》,擅画佛像的尉迟乙等。盛唐时山水画形成了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流派。到中晚唐时,中国古代画学史论著述体力储备,史论兼善的画学体系渐已确立。隋唐时期楷书发展到高峰,唐楷的诞生树立起楷书正宗。

4.2 雕塑建筑及其他工艺美术艺术

这个时期古代雕塑艺术更为成熟,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刻,随葬佣群,宗教造像等。建筑也更显雄深阔大,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赵州桥,规模最早最大的四方楼阁式砖塔——大雁塔,工艺美术中成熟最高的就是唐三彩。

5 五代两宋时期

这一时期商品性绘画兴盛起来,人物画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逐渐衰退,山水画,花鸟画居主流,山水画分为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四大画派,花鸟也形成以黄筌为代表的富贵画风和以徐熙为代表的野逸画风两派。

两宋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期。随着画院的设立,宫廷绘画呈现兴旺活跃的景象。

宋代绘画的世俗美术得到发展,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各有所长。还出现了以世俗生活为主题的风俗画;人物画向两个方面变化,一是由重着色转向重水墨,二是出现了白描人物画山水画在两宋时期到黄金时代,传承南北画派,并形成各自的画风,范宽、关仝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米颠”之称的米芾;南宋山水“四家”,李唐、松年、马远、夏圭;花鸟画到宋代时期发展到昌盛时代,风俗画最高成就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6 明清时期美术

明代初期,宫廷画家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称之为“浙派”,虽然被晚明董其昌贬低,但是影响范围广及日本朝鲜等地,并且一直透过民间画师的传承下来,今日台湾地区庙宇壁画仍是浙派的延续。

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绘画仍占有主导地位。受元以来文人画的审美情趣影响,明清文人士大夫绘画的思想内容和意境_、画意相对稳定,将书画作为忘却世俗、畅神怡情的工具,作品大多以闲花野草、山情水态、逸致幽情为主,远离时代与社会。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影响巨大,使得重南抑北之风在画坛盛行。此外,民间绘画非常活跃,年画和版画成就突出。宫廷绘画不及宋代,但也曾一度表现出振兴的局面。宗教艺术明显趋于衰落。这一时期,西方美术开始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

7 近现代美术

近现代美术的变革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国画发生激烈的演变,二是西方绘画的引进和迅猛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晚清中国画艺术海上画派、居氏兄弟;近现代中国艺术岭南画派、齐白石与北京画家群、江浙画家群、西法入画等;近现代油画艺术;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月份牌画、连环画与漫画等。

中国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的,并在他们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美术作品。民间美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类型主要有:剪纸、年画、刺绣、蜡染、编织、泥塑、面塑、风筝、皮影戏、脸谱等。

美术的世界让人向往憧憬的,美育是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动力作用。中国美术作为美术的一个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人们的物质精神世界。掌握和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演变,才能在实践中有所发展,同时对于美术创作实践有些很大的启发和推动意义,也是生动形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论是被后人称道的汉唐鼎盛还是所谓萧条淫靡的两晋两宋,画坛的人才辈出,让我们意识到中国美术的辉煌璀璨。

参考文献:

[1] 金维诺.中国美术史:魏晋至隋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 孙文忠.从郭熙到马、夏——宋代画院山水画审美特色管窥[J].美术研究,2004.

[3] 贺西林,赵力编著.中国美术史简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郑为.中国绘画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集团,北京古籍出版社,2005.

[5] 陈伟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户县草堂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

猜你喜欢
明清时期
扬州明清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建筑风格研究
论明清时期广西少数民族户口的调查统计与入籍问题
浅析明清时期处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缓慢的原因
从两方高阳碑志拓片看明清两代的学规禁例
明清之际外销瓷的西洋化及其历史内涵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资金来源
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藏铜造像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