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要做哪些血液检测,你知道吗?

2020-09-10 07:22薛薇
康颐 2020年7期
关键词:检验科献血者梅毒

薛薇

【中图分类号】R446.11 R457.1 【文献标识码】B

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向血站自愿、无报酬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为,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项制度。献血过程中的血液检测主要分为献血前的血液检测和献血后的血液检测,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献血者在一次献血中进行血液检测的具体内容。

1 献血前的血液检测(初检)

在献血之前,医生首先会对献血者做一系列体格检查和征徇。献血前的一般检查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临床体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只用于判断献血者是否适宜献血,不适用于献血者健康状态或疾病的诊断。当所有规定的体格检查结果合格后,经过血站工作人员详细地问徇病史及认真核对献血者身份信息之后,都会对献血者进行血液初检。初检用的血液标本一般是采手指末端血。检测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血红蛋白(Hb)测定

一般采用硫酸铜比重法。将一滴血液距离硫酸铜溶液表面1cm处轻轻滴下,形成一层蛋白质铜盐,如果血液比重大于规定要求,则于15秒内沉于溶液中,表示达到要求,可以献血。相反,则血滴悬于或升至溶液上部,表示血红蛋白未达到献血要求,应暂缓献血。这是一种定性试验,只能测定是否符合献血要求,而不能精确测定血红蛋白的含量。硫酸铜法的规定标准是:男≧1.052,女≧1.050;如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血红蛋白(Hb)测定的标准:男≧120g/L,女≧115g/L。

1.2血型检测

鉴于对献血者筛选的目的以及采血现场环境条件的限制,对献血者筛选时的血型鉴定一般只做正定型试验。

1.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丙氨基氨基转移酶(ALT)检测

同血型鉴定一样,在采血现场,有条件的血站可选择HBsAg快速检测试纸条和干化学法来进行筛选。

1.4其他项目

对于成分献血和特殊种类的献血者,除上述检测项目外,还有一些检测项目,如血小板献血者还应检测献血前的血小板(PLT)计数和血细胞比容(HCT)。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检测,采前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且≦450×109/L。预测采后血小板数(PLT)≧100×109/L。

2 献血后的血液检测(复检)

在血液初次筛查合格之后,血站医护人员就会根据献血者的意愿来采集血液,采集的过程中会留取血液检测用的血液样本。采血结束后,会将血样运送回血站的检验科进行国家规定项目的全项检测(复检)。具体检测的项目和检测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2.1对血液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和RhD血型定型

ABO血型和RhD血型定型常用盐水凝集法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定血型。

2.2对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情况进行检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为肝功能指标,能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通常使用速率法检测。

2.3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

2.3.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是一种感染人類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该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使免疫系统失去抵抗力,最终导致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血站检验科开展的针对HIV的检测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抗体(抗HIV-1+2)、或者抗HIV-1、抗HIV-2和P24抗原(HIVAg/Ab1+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HIV RNA)。

抗-HIV、HIVAg/Ab使用血清学检测技术,一般采用ELISA方法检测;HIV RNA使用核酸扩增技术,包括PCR或TMA方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检测可将检测窗口期从原来的22天缩短为11天。

2.3.2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

是一种引起人类急、慢性肝炎的DNA病毒。

血站检验科开展的针对HBV的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HBsAg检测使用血清学检测技术,一般采用ELISA方法检测;HBV DNA采用PCR或TMA方法。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可将检测窗口期从原来的56天缩短为36天。

2.3.3丙型肝炎病毒(HCV)

是一种区别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之外的病毒,将其归为黄病毒科,引起人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病毒,血站检验科开展的针对HCV的检测包括: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包括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抗HCV检测使用血清学检测技术,一般采用ELISA方法检测;HCV RNA采用PCR或TMA方法。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可将检测窗口期从原来的72天缩短为13天。

2.3.4梅毒螺旋体

是梅毒的病原体,导致人感染梅毒,梅毒螺旋体表面标志物即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血站检验科开展的针对梅毒螺旋体的检测包括: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抗TP为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标志物,使用ELISA方法检测。

2.4国家和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地方性、时限性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

以上检测的项目,按规定均由不同的检测人员、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检测试剂,对血液标本进行初检与复检,以保证检测的客观性与准确性。HIV、HBV 和 HCV 感染标志物至少采用核酸和血清学试剂各进行1次检测。对于HBV、HCV、HIV 酶免检测反应性的标本可不再进行核酸检测,直接视为该项目检测结论不合格。梅毒螺旋体感染标志物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血清学检测试剂进行检测。

血液标本在复检的时候,检测结果和初检结果不符,或者存在异常的情况下,还需要对血液进行复试,以最终的检测结果为最终结论。若是在检测的过程中,血液标本的艾滋病抗体为“有反应”时,则需要将检测标本进一步送往艾滋病确证机构,进行确证试验。血液检测最终结论是血液放行与否的重要依据。只有检测合格的血液才可放行供临床使用,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放行。

以上就是献血时需要做的血液检测流程,献血者采集的血液,其安全性非常的重要,我们在献血的时候进行的血液检测必不可少,它关系到用血者的用血安全,甚至关系到用血者的生命。需再次强调的是,由于血站检验科和医院检验科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灵敏度、特异性的不同,对献血者的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只用于判断是否适宜献血,并不作为献血者的临床诊断依据。

猜你喜欢
检验科献血者梅毒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隐性梅毒更危险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献血注意事项早知道
夏季单采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增高的原因及护理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与防护
JCI临床实验室评审标准在检验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是梅毒还是过敏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