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输血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2020-09-10 07:22张蓓
康颐 2020年7期
关键词:骨髓移植阴性血液

张蓓

【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B

随着临床上输血治疗的发展,血液供需矛盾逐渐增加。针对异体输血存在的血液风险逐渐增加,自提输血技术逐渐成为当前临床上输血治疗的重点内容。自体血回输治疗不仅能够取得异体血液同等的治疗效果,还能够提升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降低异体出现可能出现的过敏、溶血、细菌感染等输血不良反应。自身输血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安全的输血技术,本文对其应用和发展情况进行相关论述。

1 自身输血分类

根据血液来源的不同,自身输血主要分为稀释式自身输血、贮存式自身输血和回收式自身输血三种类型。

1.1贮存式自身输血

指的是患者在血液治疗前采集自身血液或成分血,在合适的条件下保存,当患者有治疗需要时将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达到治疗效果。贮存式输血的适用范围如下:采用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准备剖腹产的孕妇,稀有血型的患者,存在异体输血严重反应等。禁忌范围如下:患者带有肝肾功能不全症状;Hb<100g/L;患者存在低血压、贫血和细菌感染等情况;充血性心衰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疾病等;在血液采集后出现迟发型晕厥等不良反应;活动性癫痫。

1.2回收式自身输血

回收式自身输血所使用的血液是患者术前已经流出的血液或手术治疗期间流出的血液经过处理后,回输给患者自身的输血方式。回收的血液经过抗凝、洗涤、过滤和浓缩等处理,确保有效成分存活。回收式自身输血的适用范围如下:患者是择期手术治疗,预期术中的出血量超过1000ml;急诊外科诊治的宫外孕、颅脑外伤、肝脾破裂和动脉瘤破裂等患者;血源供应明显不足的稀有血型患者、配血困难患者、无法应用异体输血患者等。回收式自身输血的禁忌范围如下:恶性肿瘤手术或术中血液被恶性肿瘤细胞所污染;存在创面感染、败血症、开放性创伤在6h以上等患者。

1.3稀释式自身输血

稀释式自身输血指的是向患者补充胶体溶液和晶体,从而降低单位体积内细胞血液中的血细胞浓度,这样使得等量外科出血情况下,血细胞的丢失量明显减少,相当于减少出血量。稀释式自身输血的适用范围如下:低温或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因休克、血容量丧失、血液粘度高、微循环灌注不良等。稀释式自身输血的禁忌范围如下:冠状动脉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贫血、败血症、严重肺部疾病等;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

2 自身输血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自身输血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安全的输血方式,主要途径有术前采集、预先贮存和失血回收。

2.1自身输血优点

通过自身输血能够显著减少异体输血所产生的感染性疾病或其他输血风险,提高输血的安全性。自身输血不需要血型检测、交叉配血等试验,输血等候时间减少,同时避免因输注同种异体血液所导致的事故或差错。自身输血可减少围术期感染的发生风险,同时避免肿瘤复发。虽然异体输血在输注治疗前进行严格程序的筛查,但是不能完全规避输血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采用贮存式自身输血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机体的造血能力,促进血小板和红细胞生成。稀释式自身输血能够降低血液的粘稠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微循环负荷。患者自身是血源的供应者,减少异体输血的需求量,同时缓解当前血液供应不足的矛盾,降低患者的就医治疗成本。

2.2存在的问题

自身输血相比异体输血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减少,一般出现的不良反应是过敏、非溶血性发热等,导致原因主要有病原体污染、操作不当等。临床研究发现,自身输血并不会对患者的凝血机制造成影响,因此安全性较高。回收式血液需要严格制备,若输注过滤不完善的血液可导致肺栓塞等不良情况出现,引发低氧血症。密切关注患者输血期间的状态反应,若有呼吸困难、发绀与咳嗽等症状,需要立即停止输注,警惕因回输血液量大导致机体符合增加,进行抢救治疗。

3 自身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

3.1自身输血在外科手术治疗中应用

随着现代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发展,输血治疗逐渐增多,异体输血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逐渐被重视,不仅增加病原体传播风险,还会引发输血不良反应。自身输血是当前临床上安全性较高的输血方式,血液中的有效成分活性高,输血治疗后患者的红细胞生存周期长。多次血液采集可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功能,促进血小板和红细胞生成,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当前临床上对自身输血的要求率在20%以上。对腹主动肿瘤手术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输血风险,在髋关节和膝关节手术中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可显著降低异体输血风险。随着现代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技术不断更新,自身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治疗应用范围更广。

3.2自身输血在Rh(D)阴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现代输血检验中,Rh(D)抗原已经成为常规的检验项目,临床上Rh(D)阴性血的使用量也在逐渐提升。当前已经建立Rh(D)阴性血源库,但短时间仍然无法找到合适的血源,导致患者疾病被延误,危及生命安全。鉴于自身输血的安全性,Rh(D)阴性患者需要输血治疗时,可选择自身输血疗法,既能够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保证输血安全。推广自身输血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异体输血的风险,还能缓解血液资源稀缺的现状。在产科治疗中,对于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孕妇治疗,分娩期间可出现难以预计的出血,若需要时找不到合适的血液会危及母婴预后,因此自身输血对于Rh(D)阴性孕妇而言是最好、最安全的输血方式。在预产期前一周采集自体血液进行制备,密切监测孕妇的凝血功能、血常规和胎心音等指标,发现分娩中有需要时及时回输,可显著提升分娩安全。

3.3自身输血在骨髓移植中的应用

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首选方式,患者在骨髓移植前经过大量的放疗、化疗治疗,此时骨髓受到抑制,全血细胞减少,输血治疗非常关键。此时患者选择异体输血时,会导致患者体内组织相同性抗原产生抗体,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的发病风险。自身输血可降低不良免疫反应,同时有效補充血容量,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巨细胞病毒传播等风险,刺激患者生成红细胞,对于骨髓移植具有重要治疗意义。

4 总结

自身输血能够降低过敏、溶血、免疫等输血不良反应的出现,特别是对于稀有血型、难以配血治疗的患者所取得的价值更加显著。自身输血的经济性好,安全性高,在当前医学治疗中发挥重要价值。自身输血主要有三种类型,可根据不同治疗需求灵活选择,综合提升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骨髓移植阴性血液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血液透析中风险护理的应用探索
关于骨髓移植的N个真相
骨髓捐献会影响健康吗
肾移植与骨髓移植后感染的病原学研究及耐药性分析
脑心通胶囊促进后下肢缺血损伤小鼠内皮祖细胞动员与归巢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EXPLAIN详解血液与血管老化问题!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