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EPC项目的造价动态管控

2020-09-10 07:22刘志强
工程学研究与实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EPC项目造价控制

刘志强

摘要: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行EPC总承包模式,冀通过设计―采购―施工的深度融合,发挥EPC单位总承包的管理优势,使项目能够既好又快地推进,通过实践,EPC总承包模式也发挥了自身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造价难以把控是其中一方面,本文通过对前期策划、设计管理、具体实施和后期结算等各方面的有效管理,提出对投资动态控制的方法,对继续发挥EPC管理模式优势是个有效补充,进而提升建筑工程投资效益。

关键词:政府工程;EPC项目;概算审核;造价控制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工程管理模式也在逐渐更新,由传统的总分包模式发展到项目管理和代建式,近几年来全国及各地推行EPC总承包模式,EPC总承包模式对政府工程减少管理流程,加快项目推进起到了有利作用,但同时因EPC总承包模式投资控制较难管控,各地在后期审计时,基本都存在超概现象,超过政府既定投资额,对政府资金使用带来难题,本文分阶段从前期策划,设计管理、具体实施和后期结算等各方面的有效管理,起到合理使用资金,达到资源有效配置作用。

二、投资决策阶段

政府投资项目首先必须定位要准,根据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本地人口、自然资源和区域特色等因素,进行详细调研,确保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在确定投资估算前,应以行情相近、规模类似、年份和地域相近的工程项目造价指标作为可行性研究的限额参考,组织资源对业主的建设目标和内容作出相应的方案和投资估算建议,适当考虑不确定因素,配合业主编制合理的投资控制目标。

三、方案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

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动态管理过程中,工程设计阶段属于必要基础,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设计概算作为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限额设计的重要依据,是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可在投资额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使用功能和建设规模的最大化,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期间充分融入工程造价,考虑项目整体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工程分析报告,从而实现最优的管控效果。方案设计阶段应根据项目的定位和成本控制目标,主要通过多方案经济、技术、价值比选,确定各专业造价限额作为初设阶段概算编制依据。初步设计阶段起着将方案、概念具体化,付诸实施的作用。初步设计的深度对工程造价的把控准确性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初步设计需要根据项目特点、业主要求、地勘报告和周边情况,将设计的全面性、系统性较为完备的呈现出来。如许多项目对地质情况掌握不准,如存在溶洞、大区域块石、河流旧址等,在基础设计时对基础深度、承载方式则把握不准,极易造成费用增加。还有对后期的装修、电气、暖空等设计深度不够或者甩项,仅以概算指标来计算,则易造成概算把控不准[1]。由此可见,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是整个项目造价控制中最重要的阶段,在初步设计和概算审核阶段,对各专项工程的切块要尽可能准确、协调、档次大致相当,以便指导下一步的施工图设计。

(一)超概的原因

目前大多数EPC项目存在超概现象,超概大致有以下原因:

1. 设计人员对工程造价限额设计意识不强,专业水平不够。

2. 业主或者施工方在工程实施中发起工程变更。

3. 项目存在不可预计原因导致费用增加。

4. 概算编制和审核不合理,不平衡。

5. 政策或者规范标准变更引起费用增加。

(二)控制措施

对于上述几点超概原因的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控制:

1. EPC项目管理团队在设计初期阶段对设计师增加限额设计方便交底,项目团队加强对造价知识的学习和把控。

2. 控制实施过程中的变更,当不可出现变更,采取费用大致相等的方案。

3. 对不可预计费用,参照同地区同类型项目暂列金额的设置,设定足够的暂列金额。

4. 合理采取概算审核办法,采用全面审核和重点审查结合,对工程量大和造价高的重点审查,审查完成,进行自查和互查,找出问题,采纳相应方法予以解决,提高概算审查质量。

5. 需要造价审核人员加强对项目了解,在对项目不明确或不了解情况下,可以与业主和设计人员充分对接,必要时进行实地踏勘,严格对照工程特点和标准对设计概算进行反复审核,对整个项目全面审查。

四、设计阶段

施工图阶段是设计阶段限额落脚点,作为整个设计最关键的过程,不再有系统性的大变动,重点在于做好设计工程量控制[2],EPC项目管理团队提早组织设计和施工沟通协调,通过对各专业、各工序设计限额的合理分解,结合具体工程的相关经验以及工程材料、人工费和重要设备的市场价格,及时促使施工和设计深度融合,以便对设计阶段的造價控制有较为清晰的概念[3]。对于以设计为牵头单位的EPC总承包模式,充分发挥设计作用,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优化设计,采取工期较短、相对简便的施工方法、加工备货周期短、附近有货源的材料设备,通过缩短工期而减少措施费和其它开支。尽可能减少材料的品种选用,在关键部位,可以提高工程设计标准,保持一定规模材料品种,对非关键部位,可以施工放宽设计标准,减少材料品种,通过标准化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避免因为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4]。同时采纳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管控,优化各专业设计水平,避免设计阶段的错漏碰缺等,以便完成高质量的施工图,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等,通过对设计阶段的有效造价控制,进而完成预期总限额目标任务。

五、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过程中,造价人员应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造价人员应充分收集供应商的相关信息,围绕技术、质量以及商务等因素审查供应商,择优选取实力强劲、履行能力强、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总承包单位,保证其提供的建筑产品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在交付时间与价格方面均符合工程实际[5]。发挥中标单位的管理优势,将设计―采购―施工深度融合,对每个环节都能有效把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能有效控制造价,提高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效率。

业主方在进行EPC总承包单位招标过程中,采取固定总结的合同模式,对业主方造价控制有利,在合同签署过程中,业主方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业主方要在合同内对材料、设备品牌等列出具体的限制要求,作为投标报价的基本依据。这是一种规避风险的双向保护机制,既防止了承包商在施工中以次充好,也避免了业主方因合同交代不清被承包商提出索赔。二是鉴于EPC总承包方往往将工程项目拆解分包下去,业主有权批准审核分包商,要重点审核分包商的资质、履约能力。三是如果招标在初步设计之前,业主在合同中应尽量细化建设规模、标准并明确各方责任为设计阶段进行优化提供依据。四是业主方应设置合理的工期目标,避免因工期过长造成费用增加和不确定因素增加,也避免因工期过短造成赶工费用的增加,两者均不利于造价控制。

六、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由设计作品转向实体建筑的阶段,属于工程造价体系中的关键内容,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施工期间落实动态管理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认真编制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

使工程实际进度和设计进度、材料采购和合同要求工期相吻合,采取尽可能缩短工期的施工方案,通过减少成本来控制造价[6]。

(二)重视合同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合同管理十分重要,合同中所签订的条款内容和相关规定与企业经济有直接联系,重视合同管理能让双方遵守约定,自觉履行各自的义务,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成本控制工作的实行。

(三)严格把控工程变更

建筑工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施工变更,施工变更会对工程成本、进度等产生影响,为避免影响的产生就必须做好该方面的管理,通过研读合同条款,认真分析变更产生的原因,工期和费用是否可以索赔,为企业谋取合理利润。对设计深度不够引起的变更,严格控制费用,各方需协调解决,签发设计变更任务书后方可实施,防止先斩后奏,造成费用的不可控。业主提出变更较晚时,应该招投标阶段明确[7]。

(四)做好现场签证工作

对发承包方对合同中需要修改内容,经各方确认,以书面形式记录变更项目,时间和费用,及时办理,避免因事后补签困难而造成费控误差。

(五)加强过程跟踪审计

通过即时和阶段性跟踪审计,进行中间过程核算,分析费用偏差情况,对偏差较大现象,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七、结算阶段

EPC项目结算阶段一般由各分包单位先行将结算上报EPC总承包施工单位,再由总承包单位经汇总审核后上报政府审计部门。在初步审核过程中,一是对各分包单位是否按图施工进行审核,是否有施工漏项,对施工遗漏和重复计算内容进行核减;二、认真审核工程量的“虚报量”,施工单位顾虑结算时,经过初审和一审、二审多次审核,故在上报时,预留足够余量,对余量认真审核,是否有较大偏差。三是对各分包单位是否按照合同统一口径和计量规则上报[8];四是在审查工程变更时,程序是否到位,资料是否齐全;五是对无信息价材料的审核是否真实、全面,询价程序是否到位;六是各单位上报的利润空间是否相差较大;七是是否超概,如果超概,在不能调概的基础上,各分包单位和EPC总承包单位如何协商结算。

八、结论

EPC总承包模式在当下建筑工程项目中普遍流行,属于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通过设计-采购-施工的深度融合,减少业主的管理难度,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管理各方的优势,利于项目快速推进,也朝着控制费用目标发展,实现项目管理各方的管理目标。与此同时,缺点是管理难度较大、风险高,造价由于各阶段的影响因素,最终难以把控。为了减少因为投资控制难以把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必须提前做好风险预防工作,从上述各阶段做好造价管理工作,既能让企业既能获得合理的利润,也能让政府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得到有效的资源配置,进而也能推进EPC总承包模式快速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小香.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概算审核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四川水泥, 2019(2),303-303.

[2]王春曉.政府投资类EPC项目设计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2),238-239.

[3]温娜.EPC项目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研究[J].经济.管理.综述, 2020(11),214-215.

[4]王涵镔、杜通林、龙征海.以设计院为主体的EPC模式造价控制[J]天然气与石油,. 2012(4),73-74.

[5]朱巍锋.EPC项目工程造价动态管控分析[J]建筑经济, 2020(4),114-115.

[6]马晓燕.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重要性研究[J]。华东科技, 2020(5),44.

[7]李燕.我国EPC项目造价管理问题分析及建议[J] 上海建设科技2019(4)87-89.

[8]沈琳.对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0(11),77-79.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310052

猜你喜欢
EPC项目造价控制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及其造价控制
风电场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论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
浅析石油EPC项目采购管理
国际电站EPC项目二次分包设备监造管理
EPC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海外EPC脱硫工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