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症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2020-09-10 06:23张海丽
康颐 2020年7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张海丽

【摘要】目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重症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選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共计44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重症护理,共计44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的临床护理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其提供重症护理效果明显,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重症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和持续性缺血和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发病比较急并且疾病进展速度快,造成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但需要给予良好的治疗措施,更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保证疾病整体治疗效果[1]。本文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重症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共计44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重症护理,共计44例纳入到研究组;对照组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最小40岁,年龄最大84岁,平均64.44±10.11岁;研究组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最小41岁,年龄最大85岁,平均66.30±9.51岁。

1.2方法

对照组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

研究组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重症护理服务: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到充分尊重患者,同时重视对患者不良情绪变化的观察力度,给予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从而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情绪,针对躁动严重患者适当应用镇静剂;护理工作人员严格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痛频率以及胸痛位置,对其各项生命体重进行监测,倘若出现任何异常马上汇报主治医生;护理工作人员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6小时之内保证禁食,当病症获得缓解之后慢慢接受流质、容易消化并且清淡的食物,保证饮食合理,多食用新鲜的水果与蔬菜;护理工作人员指导患者不可随意下床走动,保证绝对卧床,大小便需要选择便器在床上解决;当患者接受介入术治疗拔管之后,对于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充分保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防止产生静脉炎;护理工作人员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造影剂过敏等并发症,掌握并发症的表现特点,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依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制定康复训练方案,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运动量[2]。

1.3评价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获得显著的改善,各项生命体征得到优化,代表显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得到缓解,各项生命体征出现好转,代表有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与生命体征没有任何改善,或是出现加重,代表无效[3]。

1.4统计学计算

本文所获数据资料通过SPSS 16.0统计学软件施行处理,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 t检验,计数数据通过百分数(%)表示,x2检验。计算得出P值作为判定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研究组44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7%,对照组44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2.7%,研究组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的临床护理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疾病,临床中需要及时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治疗,在治疗期间配合良好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制定科学的康复锻炼计划,从而保证整体治疗效果[4]。重症护理具体指的是加强医护工作人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重视程度和护理服务,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将患者作为中心,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患者实际病情,制定有预见性并且针对性的护理方案[5]。通过本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研究组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的临床护理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症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具有推行价值。

参考文献:

[1]梁秀丽,全柏惠.分级分区护理管理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急救效果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0,37(05):92-93.

[2]付小玲.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心电监护仪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6):146-147.

[3]朱倩如,孙君凡,王瑞,陈红艳,赵国昌.早期人文关怀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术后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6):2941-2943.

[4]王芳,孙善红,刘青.柏拉图分析法护理质量改进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0,14(04):350-355.

[5]孙秀东,潘月坤,许志英.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流程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2):181-183.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