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

2020-09-10 06:23胡颖秋
康颐 2020年7期
关键词:低血压预见性护理血液透析

胡颖秋

【摘要】目的:研究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血液透析病患5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行预见性护理。两组病患透析次数及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参照组透析次数3456次,低血压发生率20.08%,研究组透析次数3458次,低血压发生率为7.26%,研究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病患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利于减少低血压发生率,具大量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血液透析是当前对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无论是疗效或者患者经济压力承受而言均有令人满意的优势,通过透析机器辅助将人体血液引出到体外,用空心纤维所构成的透析器完成溶质交换,而后输送已经净化完成的血液到患者体内,达到清除代谢废物、纠正机体水电解质紊乱的效果。血液透析治疗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在接受治疗时极易引发低血压症状,若发生低血压将会导致血流不足,增加心律失常风险,病情危重者将会出现肾脏功能严重下降[1],从而影透析治疗效果,因此在进行血液透析时还需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低血压发生的机率,确保治疗效果。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超前的护理方式,其通过病患临床资料提前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护理風险,从而调整优化护理措施,以预防不良情况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血液透析者5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参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4至72岁,平均(59.8±6.7)岁;病程2至14年,平均(6.8±1.5)年。研究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24至73岁,平均(59.6±6.5)岁;病程2-13年,平均(6.7±1.4)年。所有病患均每周透析2-3次,无药物禁忌症及过敏史,自愿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普通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加强巡视、病情观察、血压和脉搏监测、用药指导以及病情记录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案为(1)加强无菌操作:定期对透析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杀菌处理,病患行透析前应用紫外灯照射杀菌。(2)仪器检查:定期排查透析机、透析液等有关设备是否存在自检问题、水处理故障以及超滤误差等异常,及时解决所排查出的问题,以保证透析治疗的安全性。(3)加强风险预防:注重提升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及能力,防止参数设置不当、接头漏血、静脉压未监测及内瘘穿刺失误等护理风险发生。(4)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治疗疗程漫长甚至可能伴随终生,疾病症状、血液透析并发症、经济压力等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而不良心理会导致患者在出现低血压时有过激反应甚至不利于整体治疗依从性。在血液透析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说明透析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让患者能够以平稳的心态来面对血液透析治疗,血透时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治疗环境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刺激。患者血液透析时要做好巡视工作,及时沟通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与问题,增强对治疗的信心。(5)饮食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如果进食则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刺激迷走神经,增加后肠血流量,从而诱发产生低血压。因此血液透析时要做好患者饮食构建及指导工作,最大程度防止出现低血压相关事件。一般在血液透析两小时内进食从而达到补充血容量的效果,而在接受血液透析超过三个小时再进食则可能引发低血压并发症风险。(6)低温透析:将透析液温度控制在低于人体下常体温的35℃-36℃,以减少基础代谢,降低氧耗和提高心率,避免血管扩张而发生低血压。同时密切观察病患有无发冷、寒战及肌肉挛缩症状。(7)健康宣导:告知病患及家属需保护好穿刺导管,按时换药,注意防水,注意穿刺处有无红肿、渗液现象,透析前不可应用降压药。指导病患适当的运动,按时休息。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透析次数及低血压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照组25例病患透析次数为3456次,低血压发生率为20.08%(694/3456),研究组25例病患透析次数3458次,低血压发生率为7.26%(251/3458),研究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761,P<0.05)。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先预防,后治疗”的超前护理方式,其通过对病情变化以及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有关不良反应进行预测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应用此护理方式能使护理人员通过所掌握的护理知识正确辨别病患病情,从而对治疗护理期间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防,按所制定的措施有计划、有秩序和有目的提前规避可能发生的隐患[2]。本文研究组通过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病患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7.26%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0.08%,此结果表明,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对风险的详细评估,从而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达到避免诱发因素的目的[3-4],对预防或减少血液透析病患发生低血压症状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曦.探讨控制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及感染的护理效果研究[J].健康必读,2019,(34):197.

[2]唐晓华.预见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的效果分析[J].国际感染杂志(电子版),2018,7(3):123-125.

[3]何伟.预见性护理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7):93-94.

[4]Levin N W , De A M H F G , Borges L E. Hemodynamic response to fluid removal during hemodialysis: categorization of causes of 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J].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Dialysis and Transplant Association - European Renal Association(9):9.

猜你喜欢
低血压预见性护理血液透析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低血压有害必须治疗?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
老人血压切莫“重高轻低”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