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观察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2020-09-10 06:23苏颖琰
康颐 2020年7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偏瘫脑梗死

苏颖琰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1例研究对象,筛选于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随机奇偶数法将其分为两组。纳入对照组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模式,纳入观察组的41例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ADL、FMA、QOL三项临床指标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脑梗塞属于临床一种多发性急症,中老年人群为疾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因为机体脑部出现缺氧和缺血,致使脑组织受到严重损害所致。疾病临床症状包括发生认知、语言和肢体障碍,甚至还会引发严重感染、继发性癫痫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救治存活后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如偏瘫、语言功能障碍等。因此需要在恢复阶段利用有效护理康复措施,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常规康复护理措施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性,早期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康复训练模式,主要强调锻炼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1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获得理想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81例研究对象,筛选于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随机奇偶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其中女性15例,男性25例,年龄49-65岁,平均年龄(60.85±2.46)岁;观察组(n=41)其中女性17例,男性24例,年龄区间20-64岁,平均年龄(42.21±2.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符合比较要求。所有患者家属均资源参与研究,签订知情同意文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医嘱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康复训练,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和生活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1)早期康复护理从患者病情和神经症状平稳的2日后开始实施;和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存在的自卑、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给予有效疏导,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康复护理;最初要从面部运动开始进行训练,护理人员指导并鼓励患者完成挑眉、动嘴、鼻子深呼吸等运动;指导患者合理摆放肢体,护理人员需要定时(2小时一次)为患者调整体位,患侧肢体可放置软垫,提升患者舒适度[2];(2)卧床期间开展肢体被动训练,初期患者肌肉和神经功能较差时首先开展的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训练可从大关节逐步过渡到小关节,活动幅度要循序渐进,每日可锻炼2次,每次不超过30min,此项训练直到患者可进行主动训练位置;被动训练时护理人员需要全程跟随直到,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避免发生意外事件;(3)患者情况好转后可进行坐位、站立、辅助行走和独立行走等主动训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护理人员协助并监督患者完成;训练时注意表揚患者进步,强化其康复信心;(4)具备一定活动能力后,要求患者独立完成基本生活运动,如进食、洗脸,穿脱衣物等,有利于恢复其肢体功能。

1.3 指标观察

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参照Barthel指数量表完成),共计100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越差;评价患者运动功能FMA(参照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50分提示存在严重运动障碍,分值越高表明运动能力越好。

评定患者生活质量(QOL)参考SF-36量表完成,总计100分,评分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1.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值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为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强化康复护理后ADL、FMA、QOL三项临床指标分值进行比较,观察组均存在较大优势,差异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脑组织因受疾病影响,会发生严重损伤,会对患者运动、认知和感觉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极易发生偏瘫、失语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导致家庭承受较大压力[3]。虽然目前通过对症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但是大部分患者治疗后,仍然会存在程度不同的功能性障碍。常规康复护理时间长,且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很多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会因为丧失信心或经济压力放弃康复训练,无法保证后期恢复程度。临床实践表明[4],早期康复护理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及肢体耐受度,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活动能力和日常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活动能力,提升其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强化康复护理后ADL、FMA、QOL三项临床指标分值进行比较,观察组优势明显(P<0.05),表明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活动能力、运动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护理模式。

综上可知,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效果理想,早期开展针对性护理康复措施,有助于恢复患者自主运动能力,能够实现生活自理从而降低患者家庭压力,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史晓丽. 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脑梗死致偏瘫患者中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14):2500-2502.

[2]韩璐璐. 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18):1377-1382.

[3]王春苗.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 26(z1):311-312.

[4]曾明梅, 蔡萌. 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19, 43(8):1342-1344.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护理偏瘫脑梗死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脑梗死怎样治疗
漫画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