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护理实施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9-10 06:53莫显祥袁燕霞黄妮妮陆海青黄莹莹
康颐 2020年7期
关键词:焦虑症护理效果

莫显祥 袁燕霞 许 爱 黄妮妮 陆海青 黄莹莹

【摘要】目的:研究焦虑症采取亲情护理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阶段共挑选82例焦虑症患者,分2组,分别以常规(对照组)和亲情(观察组)护理干预,n=41。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后的SAS评分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针对焦虑症进行护理干预时,强调亲属的参与以及亲情支持能够更有效的实现稳定和缓和患者的焦虑状态,因此可优先考虑亲情护理方案。

【关键词】焦虑症;亲情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调查发现现代人的焦虑问题日益严峻,其因素多与工作生活中的压力有关[1]。本文经分析后提出焦虑症临床采取亲情护理能够更有效帮助患者稳定和减轻焦虑状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阶段共挑选82例焦虑症患者,分2组,分别以常规(对照组)和亲情(观察组)护理干预,n=41。两组资料差异,(p>0.05)。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主要针对焦虑症心理问题突出的特点施以常规心理情绪疏导。观察组则强调亲属参与以及亲情支持,全面开展亲情护理,⑴环境方面,a在患者正式入住病室前完善相关清洁消毒工作,调节室内温湿度,同时用适当鲜花绿植美化和柔和病室环境,确保患者到病室后对环境有温馨之感;b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携带1-2件与家庭有关的物品(如照片等),同时在交流中根据患者的喜好及意见调整室内桌椅位置等或在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摆放书册、鱼缸等小件物品;c病床之间以屏风或床帘作为休息时的隔断以保障个人隐私。⑵医护工作者方面,a首先对责任护士们进行亲情护理有关的培训,培养其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思想与态度,坚持人文护理的核心精神,例如在交流中擅用“您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词;b站立迎接患者并一对一服务进行引导和相关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周遭环境,提高对病情的了解程度,并对治疗中药物副作用等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将本科室的医务团队实力为患者做介绍结合成功案例使患者更有治愈的信心。c告知家属每日尽可能匀出30min以上的时间给予患者陪伴,并同时以倾听、小故事讲解、一起参与活动等方式帮助其放松心情。亲人的陪伴能够给予患者更多的被重视、被爱护、被关心的感觉。d医务工作者在面对脾气偏暴躁的患者时要给予更多细心与耐心。⑶家庭方面,a使用宣传资料为家属进行焦虑症的专业知识宣传普及,使其在了解到更多专业知识后能够给予患焦虑症家庭成员更多的理解,从而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包括对患者的陪伴、对患者想法的倾听以及对患者脾气的忍耐等;b鼓励家属尽可能全程参与到护理工作中;c为家属进行一些简单鼓励法、安慰法、暗示法的指导,帮助其提高日常对患者的护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护理前后進行焦虑状态评价,分值超过50分后分值越高代表焦虑状态越严重。⑵使用“护理满意度问卷”向患者发起调查,问卷最高100分,满意度高低与分数高低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SAS评分

观察组经护理后的S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SAS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1 69.75±5.28 48.97±4.85

对照组 41 70.55±4.47 54.39±4.96

t 0.741 5.003

p 0.461 0.000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 41 93.47±5.28

对照组 41 82.99±6.59

t 7.947

p 0.000

3 讨论

焦虑症是现代医学临床神经症范畴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患者日常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是最主要的特点,而常见表现有反复发作的心悸、手抖、坐立不安等[2]。近些年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而来的是人们肩上来自生活与工作压力正在不断增加,这也是当前焦虑症发展形式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焦虑症所影响的不仅仅是患者自身的精神状态、社交等方面,在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下还会对全身造成不利影响,例如造成免疫力下降,诱导其他各种疾病产生[3]。近些年心理疾病在临床获得更多的重视,焦虑症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无论是诊治还是护理均不断有学者进行探索研究。根据贾晶晶[4]指出焦虑症临床各种各样的护理模式中,以亲情护理的效果为佳,这是一种将被动转化为主动的护理,其护理的重心除环境给患者带来的舒适体验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心态的调节。亲情护理一方面要求亲属高度参与,从陪伴鼓励安慰等抚慰患者心灵使其心态得到纠正,另一方面还强调了医护需坚持人文护理从而使患者感到如同亲情般温暖的服务[5]。

本文中,观察组经护理后的SAS评分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亲情护理能够在焦虑症临床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临床在针对焦虑症进行护理干预时,强调亲属的参与以及亲情支持能够更有效的实现稳定和缓和患者的焦虑状态,因此可优先考虑亲情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陈修芳.亲情护理对49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8):38-39.

[2]辛翠玉,连云玲.亲情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8):187-189.

[3]芦仪.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305-306.

[4]贾晶晶.亲情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2):126-128.

[5]蒋凤丽.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1):269-270.

猜你喜欢
焦虑症护理效果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怎样识别焦虑症?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