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辅以吸氧纠正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的临床研究

2020-09-10 06:53朱欣
康颐 2020年7期
关键词:艾灸临床研究

朱欣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产妇实施艾灸辅以吸氧纠正干预后,产妇胎位异常及脐带绕颈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产妇共2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艾灸辅以吸氧纠正干预措施组为观察组,给予艾灸干预措施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产妇。对比两组产妇胎位异常及脐带绕颈改善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观察组胎位异常及脐带绕颈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产妇实施艾灸辅以吸氧纠正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胎位异常及脐带绕颈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艾灸;吸氧;胎位异常;脐带绕颈;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A

胎位异常是指产妇在妊娠30周之后,胎儿在孕妇子宫内的位置为横位、斜位甚至是臀位等,若不尽早采取有效措施,产妇妊娠时容易出现难产的不良结局,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都有威。为了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尽早为产妇纠正十分有必要。我院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20例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产妇共2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艾灸辅以吸氧纠正干预措施组为观察组,观察组10例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产妇中,产妇年龄居于27-38岁,平均年龄为(33.65±3.42)岁;产妇孕周居于32-39周,平均孕周(36.62±2.97)周;给予艾灸干预措施组为对照组,对照组10例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产妇中,产妇年龄居于29-39岁,平均年龄为(33.63±3.71)岁;产妇孕周居于31-38周,平均孕周(37.01±3.08)周;对比两组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产妇胎位异常及脐带绕颈改善情况。所有产妇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艾灸干预。医护人员叮嘱产妇在接受艾灸干预前将膀胱排空,之后饮用量约为250毫升的温开水,然后将裤子办解开保持坐卧位,双手自然撑向身后,双腿自然向前直踏,姿势以产妇舒适为主,这样产妇腹部才能尽量放松,产妇双侧小脚趾外缘处约0.1寸的地方为产妇的至阴穴,医护人员点燃两根艾分别对产妇两侧至阴穴行艾灸,询问产妇艾灸处有灼热感但是无疼痛感为最佳距离,每天艾灸干预2次,每次艾灸时长约为半小时,艾灸时间要间隔6小时以上。

观察组:艾灸疗法与对照组产妇一致,但是临床实践表明,产妇艾灸后胎动显著增加,医护人员要为产妇行吸氧干预,每次吸氧干预1小时,每天2次。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联系干预7天,产妇每次治疗前都先使用彩超仪探测产妇宫内情况,观察胎儿胎位和脐带绕颈改善情况,若彩超图像显示胎位已经正常,那么医护人员可以停止纠正干预了,每次干预时使用胎心仪观察胎儿胎心率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胎位异常及脐带绕颈改善情况。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結果

2.1 对比两组产妇胎位异常及脐带绕颈改善情况

干预完成后,观察组胎位异常及脐带绕颈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3 讨论

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产妇妊娠过程中发生胎位不正的几率约为0.2%-5.7%之间,一般来说,胎位不正合并脐带绕颈集中于孕周超过30周的孕妇中,这一时期的孕妇胎位自行恢复正常的可能性较低,需要外接干预。胎位异常对于产妇妊娠结局有不利影响,容易导致新生儿胎内窘迫等,增加产妇生产的风险。中医学认为胎位不正与产妇气滞血瘀有关。而中医中的至阴穴艾灸一直以来都是治疗胎位不正的方法,至阴穴与患者肾脏相连,通过对产妇至阴穴行艾灸,有利于中振奋肾阳,帮助产妇矫正胎位,但是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产妇在接受艾灸干预后,宫内胎儿活动量显著增加,容易导致胎儿缺氧,可以通过中流量吸氧方法,促胎儿宫内复苏。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接受艾灸干预,观察组接受艾灸辅以吸氧干预,结果显示,对于干预后的胎位异常及脐带绕颈改善情况,观察组效果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艾灸辅以吸氧干预效果显著,有学者[5]选取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产妇进行研究,分别实施艾灸辅以吸氧纠正和艾灸干预,结果可见,艾灸辅以吸氧纠正干预效果较好,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针对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产妇采取艾灸辅以吸氧纠正干预,产妇胎位异常及脐带绕颈改善显著得到改善,临床效果显著,适于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熊利娟.中医艾灸护理技术对胎位不正的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8, 27(002):31.

[2]蔡志敏,魏朱兰,陈丽君.膝胸卧位联合艾灸纠正胎位异常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014(008):206-208.

[3]童建华.膝胸卧位联合艾灸纠正胎位异常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8, 027(011):167-168.

[4]曾伦娜(Lunna Saing),吴佩青(Pei-Ching Wu),林志宇(Chih Yu Lin).病历回溯探讨艾灸至阴穴对胎位不正的疗效[J].中医药研究论丛,2019, 22(2):25-30.

[5]吴剑梅.艾灸辅以吸氧纠正胎位异常合并脐带绕颈的临床研究[J].国际感染杂志(电子版),2020,009(001):139-140.

猜你喜欢
艾灸临床研究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婆婆迷上了艾灸
自己艾灸,一定要注意这两件事儿
千万“别”艾灸
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千万“别”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