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硬核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2020-09-10 06:53王广洲
康颐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切口效果

王广洲

【摘要】目的:观察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行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结果:2组患者术前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比较中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5.41%,对照组为18.92%,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有利于改善裸眼视力水平及角膜散光度,同时可降低并发症率。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9.66 【文献标识码】A

白内障是十分常见的致盲性眼科疾病,且近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其中硬核白内障疾病的致盲性较高。外科手术是对该类患者治疗的主要途径,以往多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然而缺点在于并发症率偏高,可能对患者角膜内皮产生损伤[1]。近年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运用为该类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以下将观察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9月~2020年4月本院74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依据术式方案分组,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58~83岁,均值为(72.3±0.5)岁。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57~85岁,均值为(72.4±0.4)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消毒并铺巾后进行开眼睑操作,以平面角膜刀在患者近角膜边缘选择透明角膜处2点位置做纵向手术,切口长度约1mm,另于10点钟方向做横向手术切口,长度约3mm。前房内需注入少量粘弹剂,通过环形法进行撕囊操作,再以手术穿刺刀进行前房穿透操作,对晶体核进行分离,通过超声乳化法使已经粉碎的晶状体核充分析出。人工晶体放置在囊袋中,再以粘弹剂对手术切口实施水密操作,在封闭结膜瓣后完成手术。同期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于显微镜的配合下进行手术操作,首先在巩膜处做长度6mm左右的手术切口,对巩膜隧道进行分离操作,直到角膜边缘。再以穿刺刀进行刺入前房操作,之后注入适量粘弹剂,通过环形法进行撕囊操作,对隧道内切口进行适当扩大,之后晶体核与皮质充分分离。晶体核放置在前房内,并注入适量的粘弹剂,对晶状体进行粉碎之后残留皮质需充分吸出,人工晶体放置于囊袋内,并注入适量抗生素,最后包扎处理术毕。

1.3评价标准

(1)2组手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手术前后裸眼视力以及角膜散光度的变化。(2)统计2组手术后发生的角膜水肿、前房积血、切口虹膜脱出以及晶体表面色素沉着等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x±s),组间数据行t/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术后随访结果对比

术前,观察组裸眼视力(0.06±0.02)°,角膜散光度(1.53±0.13)°,对照组裸眼视力(0.07±0.01)°,角膜散光度(1.52±0.14)°,2组患者术前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比较中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0.79±0.24)°,角膜散光度(0.95±0.02)°,对照组裸眼视力(0.53±0.16)°,角膜散光度(1.16±0.12)°,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

2.2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角膜水肿1例,前房积血1例,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5.41%(2/37);对照组:角膜水肿2例,前房积血2例,切口虹膜脱出1例,晶体表面色素沉着2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8.92%(7/37),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硬核白内障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主要症状为视物模糊、看实物颜色偏暗以及畏光等,甚至可能诱发晶体代谢紊乱以及退行性老化。现阶段对于该类患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来改善视力降低术后散光,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以及囊外摘除术均是对该类患者治疗的常用措施,具有防盲治盲的作用[2]-[4]。本次研究中,对于两种手术在硬核白内障患者中的治疗价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同时术后随访中裸眼视力水平以及角膜散光度等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这表明,与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相比,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可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分析原因,小切口手术的运用能够防止对患者前房反复操作而造成的影响,更好的确保前房稳定性,同时可降低对于角膜内皮细胞形成的损伤,更有助于保护角膜,所以可有效降低手术后角膜混浊水肿、前房积血以及虹膜脱出等并发症,并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硬核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有利于改善裸眼视力水平及角膜散光度,同时可降低并发症率。

参考文献:

[1]方婷.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反应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14.

[2]徐艳丽,马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22(2):148-149.

[3]張丽翠.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5):77-78.

[4]周米露.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20,18(18):69.

猜你喜欢
小切口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30例的临床效果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三大抓手
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比较
小切口联合负压引流装置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疗效比较
没效果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