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中的作用

2020-09-10 13:54潘杰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肢体功能脑梗死

潘杰

【摘要】目的:对脑梗死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74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37例,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后的FMA评分、Barthel 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医护一体化护理;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7-0108-01

脑梗死是一种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慢性难治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甚至有所升高。据调查显示,在脑梗死存活患者中,50%以上的患者均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甚至会丧失日常活动能力,不仅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还会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1]。因此,如何改善患者脑梗死后功能障碍、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已经成为临床上关注的重点。医护一体化护理是一种强调团队协作沟通的工作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其模式可实现医护之间专科知识、专业技能的互补,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康复帮助与指导[2]。本文将对脑梗死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74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男:女为21:16例,年龄42~79岁,平均(63.33±6.16)岁。对照组37例,男:女为20:17例,年龄43~78岁,平均(62.23±5.79)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生做出医疗处置,护士做出护理评估,随后分开完成医护治疗、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组建“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以及监管小组,由医生、护士共同查房,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功能训练方案、健康教育方案及心理护理方案,由责任医师指导其进行康复功能训练,责任护士具体开展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由责任医师提供指导,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护理方案。每周进行一次医疗业务、临床实践操作培训,并总结过去一周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进行强化指导,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出院前1d,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体化出院指导,并为其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包括良肢位摆放、肢体功能训练、转移训练、日常生活训练、体位平衡、异常运动模式纠正等;对服药、饮食、排痰、预防压疮及跌倒等重点内容进行反复强调;为患者解答疑惑,嘱咐其定期复诊。出院后,由责任护士每月电话回访1 次,评估其日常生活管理情况、康复训练执行情况、服药和饮食情况、疾病自我监控情况,若发现问题应与医生共同商讨,确定解决方案后指导患者调整。

1.3评价标准

出院3个月后,利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法(FMA)、Barthel 指数评价患者的肢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两者均为正向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处理,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后的FMA评分、Barthel 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是指通过将医生、护士组成医护小组共同完成医疗及护理工作的新型模式,应用该模式后,可在医护人员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快捷、高效的沟通协作,从而达到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的目的[3]。在传统护理模式中,医生为绝对主导,护理人员遵医嘱进行相关处理,导致机械性、被动性较强,且医疗与护理相分离[4]。而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后,则突破了传统护理模式的局限,形成了医护相互协作、共同主导的模式,更加贴近临床,有利于满足患者的治疗及护理需求。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后的FMA评分、Barthel 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医护一体化护理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方面更具优势。分析其原因,首先,传统医护模式在健康宣教、出院指导方面重视程度不足,患者出院后服药、康复锻炼的依从性逐渐下降,不利于其肢体功能的恢复。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后,可在患者出院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延续指导和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遵医行为,督促其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遵医嘱用药,因此康复效果更佳。同时,与传统护理模式不同,医护一体化护理的起点即尽量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最终目标和指向为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5]。在共同的目标下,医护人员积极沟通协作,共同查房、共同评估、联合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丹,孙环,赵璐璐.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0):166-168.

[2]胡静,徐燕,胡春毅.医护一体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1):219-221.

[3]李银侠,李培良,符小丽.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3):348-349.

[4]劉晓云,段惠,刘阳.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1):35-36.

[5]李英华.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1718-1719.

猜你喜欢
肢体功能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内侧柱支撑重建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
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浅析早期健康教育对促进脑血栓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有效性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区综合康复的疗效观察
康复介入时间对小儿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儿童与成人外伤后脑梗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