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院落

2020-09-10 07:22张弘
百花 2020年6期
关键词:院落画布梨树

张弘

童年时代与泥土和自然的亲近,使我对身边的万物都有着敬畏之心。

老家院落的这块土地是我童年时期嬉戏的地方,也是我一个人涂鸦的好去处。想到童年,一幅幅画面出现在眼前。晨起时,后院香椿树上鸟儿熟悉的叫声刚唤醒我,柴房的烟囱里冒出的炊烟早已越过土墙上高耸的蒿草飘向邻家的院子。四月里,满院五棵梨树的花儿争相开放,微风拂过,薄得如丝绢一样的花瓣散落一地。上房墙角侧面的马槽中的水光映照着墙角肆意疯长的荒草,绿汪汪的发着悠悠的光。前院的土地在每一次雨水冲刷后,经过太阳的沐浴,就成了我肆意涂抹的地方。一根树枝、一把小刀成了我在这块土地上进行创作时最好的工具。我肆意地在泥土上涂鸦,现在想想是多么的快意和奢侈呀!涂鸦其间也总会有院子里的鸡呀、狗呀、猫呀加入这次作品的创作,留下一串串的脚印装饰着这大幅的创作。站在上房的台阶上欣赏这幅大作,心中总能涌动起下次创作的欲望。直到有一次,我用了家里的锄头一块块掀起潮湿的泥土,地面上掀起一道道粗粗的线条,终于被婆逮了个正着,狠狠地将我教育了一番,婆终于寻着自家的院子没有别人家的平整的原因。自那以后,我稍有收敛,舍弃了大的工具,但房檐下、果树旁还是会留下我的踪迹。想想之后多少年后在大块画布上作画时,丝毫没有戒心,全是因为老家这块“大的画布”打下的基础!这块土地牵动着我的神经,带我走入自己的世界。

下雨的季节里,老家大人多半不能下地干活,都偎在土炕上一起闲聊,孩子们玩的游戏还是熟悉的院落的泥土。和着雨水,男孩子抡圆了胳膊摔着“尿泥”,女孩子们学着大人用泥滚成条捏着红白喜事蒸的“花馍”,偶有手巧的学着大人在乞巧节里捏的鸟啊、凤啊、狗儿。甚至还有把绣的鞋垫纹样捏成立体的,就这样乐此不疲的总能耍个大半天。这样与泥土的亲近使得我在以后的创作中,用泥随手就能捏几个土疙瘩。这些土疙瘩远处看去就像一个个核桃,近处或许只有自己能分辨出村上的左邻四舍。我想大多数人看到这些土疙瘩都认为好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我知道,五爷、三大、四叔……他们就是我捏的这些土疙瘩的原形,这些形象已烂熟于胸,只有在我捏他们出来的一瞬间,才发现对他们的记忆已同我的血液一样在身体里流淌。

这些素材源于老家办喜事的抹红场景。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陕西关中地区有这讲究,自家兒子办喜事,村上人总要给公公婆婆的脸上抹上红红的油彩,惹得村上的人笑得前仰后合,直到扣手求饶,大家才肯作罢。这种激动人心的场景触发着大家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在嬉笑中舒散着庄稼人劳累的神经,这种不多见的场景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

老家院落是激发我绘画兴趣的地方,是我无所顾忌挥洒自己性情的地方。如果当时有人能偷窥到我在这个院落用树枝、扫帚挥洒的时刻,一定能听到一个孩子与这块泥土亲近后留下的笑声。我感谢这块神奇的土地带给我一次次的灵感;感谢我熟悉的老家的乡亲们对于我创作时的尊重和配合。他们争抢着为我做模特,全然不顾我把他们的形象捏得七扭八歪,画得脸色太过黑红。他们总能咂砸嘴说:这个是他五爷,这个是他三大。在他们眼里我是个画家,这个镇上出来的画家。是呀!我最陶醉的莫过于能有他们的赞许。他们用草帽裹着自家地里刚长熟的玉米、南瓜堆在我面前,想看看这些东西能不能画。他们还从逢集的市上带来乡里人种的梅子或是摊上刚炸出的油馍犒劳我。他们不知道在绘画里把这个叫做静物,却知道我刚画过的玉米地叫风景。院落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我画布上的静物。哪怕是旧的被风吹过的窗户纸,婆在窗台上晾晒了好久的红辣椒,也成了我在西安美院附中下乡写生期间画得满意的一幅写生。

童年时期的我有幸能在这么美的院落长大,院子里留下了太多的回忆。

九月里满园的梨树上挂了果,在夜晚的星光下,散发着迷人的幽光和果香。大人们把上房的电灯线拴到屋外的窗棱格子上,照亮了整个院落,院子上房墙角最繁密的香蕉梨树的树枝被果子压弯了腰。孩子们穿梭在树下,轻轻踮着脚尖就能随手摘到梨子。树梢上最诱人的果子被腿脚利落的年轻小伙子用特制的长竹竿轻轻拧下,连同厨房前嫁接的两棵香蕉梨树上精选的“日本梨”,小心翼翼地装盘,一起上贡在圆桌上的香烛旁祭月。父亲放假从城里回来,邀村上几位爱赋诗弄墨的大人,一起诵读着刚刚写出的关于赏月美景的文章。

农闲时,上房搭起的戏台前围坐着村上的街坊四邻。爷爷扮着旦角的出场引起台下一阵阵叫好。趴在台前看戏的我被貌美的白娘子突变的蛇精惊得魂飞魄散,据说婆请来的乡里的“神婆子”为我招魂作法,整整在小院折腾了三天,才捡回了我这条小命。

正月十五村上的秧歌队到了院子歇脚,打扮成秦腔里折子戏中的武将、旦角说笑着吃着茶水。临走前手巧的婆娘们用粉红的皱纹纸把冬日光秃秃的梨树妆点上了一树桃花。更有胆大的后生为期盼中的我换上戏装,脸上涂上戏妆,偷偷扶我上了秧歌队的手扶拖拉机。我便揽起兰花指,学着婆给我平日教的秦腔折子戏里的动作,假模假样开始了有生以来第一次的秧歌表演。

记不得是晌午还是黄昏,只记得前院婆种的板豆花开得正旺,我趴在院子里刻有篆书字体纹样的石桌上,拓着描红本描写大字,一页纸上没写几个能画红勾的毛笔字,光顾着听大人讲着老家远乡近邻的那些奇事。谁家嫁女儿的排场请了多少个吹鼓手,蒸了多少个“花馍”,切了多少根旬邑御面;谁家婆娘唱着自己编的曲儿剪着窗花,县文化馆里的人还要接她去北京办展览。听到老家旬邑豳地的由来,知道了旬邑居然是《诗经》中反复吟唱的古豳之地,周人先祖后稽四世孙公刘在此开疆立国。

老家的记忆一旦被勾起来,我发现总也写不完。如同所有的人一样,我眷恋着这片土地上的“乡音”,我笔下的瓜果李田留恋于对故乡气息的追逐和对自然本色的表现。但我又不想让我的画面停留在对自然的描摹上,因此,抹红场景的创作是对老家记忆的一次创作,我用黄泥捏了我熟悉的一个个老家左邻右舍的形象,又根据这些形象画出了我印象中的关中地道的婚礼。这个创作是我熟悉的,只可惜我没有将这样的创作继续下去。只有在摸索了很多种绘画语言之后,才越来越清楚靠近自己内心最本真的绘画的样式是什么。

老家的院落,看似普通的院落启发了我对绘画的热爱,这种田园般的生活是我梦境中的“世外桃源”。我眼中的乡村在西北大地上司空见惯,而这个院落却仍能让我魂牵梦绕。老家的院落是我儿时的生活体验,我知道,想要返回儿时的院落已成为奢望。唯有画笔能让我在画布上,使院落的梨花盛开,为庭院斑驳的土地上洒满阳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院落画布梨树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院落春秋
跟踪导练(三)
画布
小气的梨树
院落春秋
跟踪导练(一)
院落春秋
大师的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