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2020-09-10 07:22焦欣欣
红豆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民办高校

【摘要】民办高校作为增强国家教育事业建设,培育人才的重要教学场所,必然要考虑到毕业生就业情况,帮助学子更好地踏进社会做出一番事业。本文针对民办高校的实际就业情况作出了分析和探讨,帮助民办高校解决学子就业困难、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这也是学生和学校发展中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策略

在高校就业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做好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帮助学校提高知名度和信誉度,以及帮助毕业生能够更好融入到社会的必要举措。学生如果不能实现顺利的就业,一则会损失学校的信誉,二则会影响学生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民办高校在大学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中也必然会出现此类问题,甚至某些方面的原因会引起民办高校的学生就业更加困难。所以对民办高校的就业问题提出一些科学的研究策略。

1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的情况分析

1.1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积极因素

在现阶段,部分公立高校的资源设施或高校的建设情况并不能满足民众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所以,民办高校便应运而生促使教育资源更为丰富。民办高校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而设置相应的符合市场规律的专业学科,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具备较高的就业竞争力。这是因为不同于公办学校的低收费情况,民办高校的高收费情况会让家长与学生考虑高效率的专业选择和就业情况,所以,民办高校会设立更多与社会相接轨的,与市场相挂钩的专业选择,更好地将学生培育为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优秀人才,让其在日后的就业竞争中因更熟悉市场的运行规律脱颖而出。除了专业课的安排之外,学校还会开设一些辅修课程,帮助学生拓展学习和进行实践练习,让学生在辅修课程的学习中,更好地了解就业问题和加强学生自我生涯规划的认识,让学生在面临就业之前就形成自我选择意识,更好地迎接社会生活。一般来说,民办高校的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学习来增强自我建设,找准不足来弥补和完善,是民办高校的学生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优点。

1.2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有些学生会因为起点较低的问题,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被自卑心理所困扰的学生会因为缺乏自信而不敢主动地展示自我,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过许多,提升自我的机会。其次,因为民办高校的兴起时间较晚,所以高校内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和实验室等都可能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资源短缺而无法获得相应的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多方面和多层次的需求也与学校的资源短缺情况相矛盾相冲突,使得学生在教学期间很难得到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有些民办高校会因为建设时间短等多种因素,产生错误的不全面的就业观念,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和就业情况。除此之外,学校内部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没有建立健全,以及现有的资金投资情况不合理等因素,也会造成学校的就业生涯规划工作存在不足。

2做好民办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方案策略

就目前的民办高校学生就业情况来说,解决就业问题必然需要社会中多方的联合与支持,才能实现。除此之外,在当今就业压力极大的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必然要做好相应的就业方面的教育来给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选择方法,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就业信息和资源数据等实现就业。

2.1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

对于学生而言,进入大学除了学习知识和提高发展自我能力与水平的目标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实现就业,所以学生从进入大学生活开始,学校便要针对学生将要开启的大学生活,开展一些讲座活动来让学生重视职业规划,让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便要牢牢树立一个职业规划的自我发展观念。而且学校也要选择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比如,大一阶段便可让学生针对于本专业的学习来逐渐认识到未来就业的方向和选择。大二阶段可让学生除了考虑本专业之外,还认识到就业中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鼓励学生适当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积攒经验和拓展眼界。大三阶段则是让学生在加强学习准备考研的同时,学习和掌握一些求职技能,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四阶段可邀请一些专业的不同行业的專家进行职业介绍,让学生在更深基础上的了解之后,研究自身所做的选择和规划是否是科学合理的。

2.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就业观念

近年来,虽然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偏见,导致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且存在着诸多的不公平现象。比如,有些错误的社会用人观念会认为民办高校不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培养,导致民办高校的学生在踏入社会中受这些观念的影响,无法公平公正的实现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学校应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缓解学生的恐慌担忧的心理。民办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听从党的号召,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畏艰难困苦的投入到西部和基层地方工作,将自己的聪明才干运用到基层实践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3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导致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不同于公办高校,具备一些特性。所以,民办高校必然要做好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促进学生更好的投入到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贾少华.民办大学的战略[J].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4):23-25.

[2]冯媛媛,廖晓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述论[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37-39.

[3]刘俊彦.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J].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8(9):51-52.

作者简介:焦欣欣(1983.03-),女,汉族,籍贯:山东青岛,工作单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单位省市:山东省青岛市,单位邮编:266100,职称:副教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