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文摄影的创作思路与体会

2020-09-10 07:22刘潇
百花 2020年5期
关键词:基本要素责任

刘潇

摘 要:自尼埃普斯在1826年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以来,摄影便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摄影艺术已然成为了重要的载体,人们通过镜头的捕捉,反映看到的不同面,表达自己对某一现象的观点想法并通过这种具象的形式传递给观者。但即使摄影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好的作品也没有实现泉涌式的迸发。下面本人将结合自己的体会浅谈群文摄影的创作思路。

关键词:选材视角;思考观察;基本要素;责任

以往摄影因为胶片冲洗的局限性,摄影师大多为资深的艺术家,照片的时代气息较为浓厚。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设备的不断更新、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摄影慢慢融进人们的生活,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人们通过摄影记录难忘的瞬间,回忆起来让自己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摄影艺术的大众化趋势为民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强大助力,促进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阐述以及对群众的审美视野的扩展,使艺术美感深切地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1]。但是,总的来看,即使群众文化题材的摄影作品有着不错的突破,但是精品的数量还是少之又少。下面,本人将结合自己的体会从选材视角、基本要素以及美学价值这三个方面浅谈群文摄影的创作思路。

一、群文摄影的选材视角

群文摄影区别于传统摄影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但它并不是照搬眼前看到的景象,而是通过自己的镜头将自己的想法情感传递给更多的人。想要让自己的作品更有表现力、感染力、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就需要创作者深入生活,丰富自身情感,充满想象力。所以,群文摄影的最大难题就是选材。

以图1为例,这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刘凯医生,用医疗床推着一位87岁新冠患者出病房做CT途中,遇到夕阳,便驻足欣赏日落的情景。

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夕阳刚好停落在远处高楼的上方,一片片白云漫过天空,大地被映成金黄色。病床上的老人,骨节支棱着的手指指向夕阳。床边的医生,穿着全身密闭的防护服,背后写着“凯哥”两个字。这样的场景,被媒体报道记录下来,冠以“2020最治愈的瞬间,刻骨铭心”之名。这便深切体现到群文摄影贴近生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避免刻意“猎奇”,根据自己的生活工作,选择自己熟知的题材,使作品由表及里,更加深刻有内涵。

这是拍摄在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疫情的爆发束手无策,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关注着疫情,关注着触目惊心的数字。在这场与瘟疫的斗争中,这张照片的出现,无疑让人们看到一股力量。太阳悬挂在楼顶上像一只充满希望的火炬,让惶惶不可终日的中华人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这也就是所谓的“宏观观察,微观表现”。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学会根据本质找现象,也就是说通过宏观的问题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寻找具體的现象。在生活中不断地进行观察思考,以小见大,把抽象的现实变成具象的图片。

总之,作为纪实摄影中重要的一翼,“社会性纪实”从“观察社会”发展到“影响社会”,关心社会变革的传统,人文关怀的传统是其最显著的特点[2]。

二、群文摄影的基本要素

摄影是人类视觉的延伸,就像电话通讯是人们听觉的延伸一样。摄影是以照相机为工具,在光的作用下通过感光元件和一定的数字技术将自然界一切与人类生活提炼、记录下来并可提供给人们观看的一门艺术。

而实现这一目的最重要的过程就是构图。构图是摄影师对于画面的经营,通过选择、取舍、提炼,从杂乱无章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秩序,也就是突出主体,强调主题。构图可以主动引导观者、表明主次、主动表达情绪。组成一幅优秀的作品有很多元素,如:线条、图形、影调与色调、质感、画框等等,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对塑造形象、表达主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要明确的是场景与画幅的选择。同一景物、不同的摄距在画面上的效果非常不一样,给人的感受也截然不同。由不同摄距带来的景别变化通常可以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以及特写,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表现意图来确定景别。当为了展现出被摄物辽阔雄伟的气势时,便可以选择采用远景这一景别。图2为了体现出远处山峦与云层之间的层次感,我们可以选择忽略一些细枝末节,用远景来展现它的整体形势,也就是所谓的“远取其势”;全景的画面范围会小于远景并且拥有一个更加明显的主体。图3拍摄的主体是喇嘛,选择全景拍摄不仅可以将他的形象体现给观者,更能将他所处的环境体现出来,给观者更加直观更加深刻的理解;中景是新闻和纪实图片用得最多的一个景别,它介于全景和近景中间,用来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图4为了体现这个小喇嘛与他们不同的一面所以选择一个中景,既有与他人的互动也有他独特的神态,在影视中,也可以称为叙事镜头;近景主要用来捕捉人物的神态以及刻画景物的主要面貌,表现被摄对象的主题部分。图5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朝圣者,她心无旁骛,毫不顾及朝拜过程中脸上沾到的灰尘,这是纯净的,为了捕捉到她坚定的神态,便选择了近景,也就是所谓的“近取其神”;最后一个要讲的就是特写了,特写的刻画比近景更加细腻,重在强调局部,突出细节。图6把鹿眼和鹿耳从鹿脸中"分离"出来,仿佛鹿眼中有星辰大海,达到直击心灵的效果。摄影是减法,它的本质就是分离,将不必要的规避掉,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其次,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拍摄对象的主陪体,主体可以是单一对象也可以是多个对象,它是画面中表达内容的核心,一定要与陪体区分开来。我们可以用虚实结合,三分法等等手法来实现主陪体的区分。另外,对于拍摄对象的形象刻画可以用拍摄角度以及光线来烘托,比如拍摄伟岸的人物可以通过正面仰拍,再加上一点逆光,便能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最后,在学习摄影构图中要注意“画有法,画无定法”。学习摄影构图的有关规律,但不能被这些“规律”所束缚,要以构图常识为基础,勇于突破。

三、群文摄影的美学价值

群文摄影的本质是记录,基石是审美,当摄影师拍照时开始去思考怎么样才能让画面更好看,拍这张照片的意义在哪儿时就是在摄影了。摄影的优势在于“静”,是摄影师对于眼前现象的思考,是摄影师当时情感的表露,是观者去除一切嘈杂的欣赏,是观者细细品味作者的思虑。好的摄影师可以将自己想表达的画面、想吐露的情感通过照片的形式使观者受到感染。战地摄影师拍摄残酷的战争用来警示世人反对战争、唤起民众对和平向往的心,纪实摄影师拍摄底层艰苦民众的生活为了引起上流社会的反省以及政府的重视,新闻摄影师拍摄实时事件提高人们对实践的关注度,加快了时效新闻的传播度。

为了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摄影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后起之秀”突破了摄影爱好者自娱自乐的局限,以群众文化建设的角度给予了摄影艺术新的社会责任。为此,摄影工作者们更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学习摄影大师的经典作品,不断地挖掘和实践,从社会和大自然的现实美发现艺术美并通过各种手段来转化成美学视觉触动。

四、结语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和精神生活的今天,群文摄影艺术的开展是刻不容缓的。群文摄影就像是群众手中的笔,通过对无数瞬间的定格,传达着群众的思想,抒发真实的情感,书写着群众对生活的认知与体会。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普及,让群众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既增添了群众文化生活的情趣,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同时,通过摄影艺术,也可以影响人民群众,让大家更加地了解群众文化,推广群众文化,弘扬群众文化,继承群众文化。所以,推广群文摄影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李明辉:《浅谈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创新》[J].《文艺生活期刊》,2014年第9期,第98-100页。

[2] 赵刚:《纪实摄影的演进》[M].《世界摄影美学简史》,中国摄影出版社,2018年第192页。

[3] 练远媚、卢秋云:《音乐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探索》[J].《前沿》,2012年第7期,第146-148页。

猜你喜欢
基本要素责任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论产权范畴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和次要素
圈里事儿
谁的责任
责任(四)
责任(一)
基于职能履行角度对管理会计基本要素问题的探讨
生活·思想·艺术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