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分析

2020-09-10 05:53单艳丽
高考·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有效对策教学方式数学

摘 要: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需将高考作为导向,从高考视角出发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作者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深刻认识到教学改革到重要性,深刻理解到高考内容,并且对高中数学教学带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探究全新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时避免受到改革的影响,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改革;数学;教学方式;有效对策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参与高考人数较多,国内人才大部分通过参与高考后所筛选出来的,因此在参加升学考试过程中高考成绩显得十分重要。高考改革会给数学教学带来较大的影响,而这也会对学生整体成绩产生影响。在高考改革视角下,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与学习能力,并且根据教学大纲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考内容。

一、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分析

(一)缺乏实用性

目前来看,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未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接轨,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很少应用到所学习到的内容,因此具有较小的实用性。高考改革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通过利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数学内容中的代数、集合、函数等相关知识,在数学教学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却有较低的实用性,难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只是为了应付高考,在日后踏入社会后必将毫无用处,这个问题的出现就告诉我们必须改变学生的这种想法,重视高考的实际作用。

(二)存在偏向性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在传统理念影响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高考作为一考定成败的考试,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通常会以从考试出发,学生围绕考试内容而开展学习。比如数列、函数等都是高考热门考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重点讲解这些知识,并且引导学生采用套路化、固定化、公式化等方式进行解答。这种方式的出现,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难以得到提高。与这些内容相比,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概率、统计等内容,未能被划为高考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会针对该方面内容开展教学。在高考改革文件下发以后,很多教学方法不符合教学宗旨,所以应当对高考改革偏向性教育进行有效的纠正,以此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兴趣,在学习时接触到的都是定理、公式、数字等抽象内容,并且教师在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十分呆板,这就导致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十分枯燥。数学与文科内容相比,没有文字表达的风趣幽默,也没有化学、物理需要亲自动手操作来提高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失去興趣,那么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以高考为导向创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联系生活教学

数学教学与我们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静下心来,发现我们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与数学相关,因此教师需要从现实生活入手开展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在学习《数列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用生活中常见的体育彩票,列出数据,分别是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使学生求出每种奖项的概率是多少?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习到的数列知识和概率知识得出结果。

(二)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分析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建立多种数学模型和统计图进行比较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原来是有趣的,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以此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果高考数学不再受到考试范围的限制,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教学改革目标就是改变教学的现状,摆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束缚。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选拔人才,教师也需要深入的了解高考内容,并且深刻落实改革目的。因此才能发挥出其积极作用,缓解学生在学习中所面临的压力,帮助学生摆脱考试所带来的束缚。

(三)利用新媒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学会灵活的运用新媒体。随着科技高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更加成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应用这项技术,信息化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帮助学生更加直观与具体的看到问题所在,引导学生思考与学习。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利用黑板板书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展示给学生,而学生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力才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新媒体的出现,可以使数学教学课堂更加生动起来,同时也能抓住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为日后冲刺高考打下良好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教师应当将高考作为导向,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思维探索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灵活性,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只有突破思维定势,才能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这也能帮助学生在面对高考时更加从容。

参考文献

[1]杨柳.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风,2020(10):62.

[2]杨帆.高中数学课堂生成性教学之我见[J].中学数学,2020(07):6-7.

作者简介:单艳丽(1983.9),女,汉,本科,甘肃渭源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

猜你喜欢
有效对策教学方式数学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