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指导高中生语文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

2020-09-10 07:22王培
高考·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实践探索指导

王培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难看出,课堂模式已经从教师冗长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转型为教师引导,利用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体性、为学生搭建合作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但是尽管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但是课堂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呢?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高中生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解和记忆上,与要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相差甚远,唯有真正聚焦核心素养,不断推向深度学习才能够走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指导,语文深度学习,实践探索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各大学科的终极目标,而进行深度学习则成为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笔者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做一阐述。

一、以问激趣,产生深度学习欲望

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需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要不断促进学生自主的去理解语文知识,对于包含在文本中的思想与主旨进行深度挖掘,学会分析与探究,判断与归纳,从而顺利建构自我的知识结构。而引导学生从浅层逐步进入到深层,需要问题的介质来步步深入,让学生在一定条件的催化下,由外部学习欲望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如,教学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教师在让学生诵读以及熟悉这首词的基础上,以“李清照是怎样的一个人”(导入环节)——“吟诵《声声慢》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整体感知)——“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诗词赏析)——“李清照的艺术灵魂何以越飞越高”(总结)这样的教学思路一步步引领学生进入到诗词的世界里,通过对诗词的品读与欣赏,来挖掘词人的艺术造诣以及其人格魅力。教师按照教学环节的进程,一一设置相互独立且相互又有联系的问题,从而不断启发学生在品读中欣赏,在细琢中深思,实际上,因为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个人对于问题的解答不尽相同,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其求知欲更为强烈,对于诗词的理解则会从浅入深,学生的思维不是处于停滞阶段,而是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就问题的深入探究和思考,都在一遍遍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及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当问题情境创设后,学生融情入境,调动思维,逐步深入,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正在不断被提高,也使得语文的深度学习得以实现。

二、批判了解,构建多元知识体系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培养着重体现在学生如何进入深度学习,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当学生仅仅停留在理解层面时,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少含金量,学生的思考力也没有被充分挖掘。作为具有智慧的教师需要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能够基于简单的理解、记忆、复制下,学会分析与探究,对文本所蕴含的思想进行批判性的探究。这一深层的学习,实际上着重体现的是学生对自我思想深度的挖掘,通过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以致用的结果究竟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作为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具有了批判意识。其个人会有独具特色的认知以及思想,语文知识的认知结构的构建也更为丰富和多元。在这样的一种知识量的储备下,学生可以顺利地将已有的知识不断的迁移到更多的新的情景学习之中,融会贯通也做到批判了解,同时还能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如,教学鲁迅的《祝福》一文,教师让学生就“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进行讨论,“旁敲侧击”地点拨学生对人性进行思考,包含其中的复杂性与社会性等。与此同时,教师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孔乙己》这一文本,引导学生分析与探究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在哪里,这一命题的提出,引来学生对人物命运的深度解读,有学生认为,当时的社会背景是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根源,但也有学生认为,社会背景是固然不可撼动的,但是,人物性格也决定了人物的命运。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形成并展现出独特的见解,根据见解的不同,就此再组织学生继续讨论,使得学生不断深化和发展自我认知,而且也提高了各自的批判性思维。

三、引深拓展,多维解读文本

深度学习作为达成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路径,不仅要开发学生主体思维的主动性,还需要利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激发他们多维解读文本的兴趣,从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思考越深,感悟越多,见解越多,思维越活,而一些创新火花也就会在各种交流与交流、探讨与探讨的思想交锋中碰撞而生。如,为了扩大高中生的阅读量,教师将课外阅读与课上学习相结合,不断的实现知识的外延与拓展,从而引领学生将思维继续深入,在《雷雨》一课后,教师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关于原著的一些经典点评文章,以此来思考“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爱”等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撕下原有简单的理解为“真爱”的标签,理性认识到周朴园的冷酷与虚伪。通过多种评析文章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逐步触摸到文本内核,就人物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课上的引导再加之课外的结合,一方面文本处于一个大的参照系中,另一方面,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更为活跃,对于文本的意蕴进行了多维与深度解读,越读思维越活,越读价值愈加显现。

总之,针对于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地走向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解决问题,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逐渐形成,则意味着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学习的能力,那么,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志元,指向核心素养,语文要有厚度和温度——谈高中语文教学[J]才智,2019(10)

[2]赵有宏,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10)

注:本文系蘭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名称:核心素养理念下指导高中生语文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19]GH264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理念实践探索指导
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探讨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