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与国际电子音乐节动向分析

2020-09-10 07:40邓志朋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5期

邓志朋

摘要:2019年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两个重量级的比赛活动,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和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活动集结了国内外优秀音乐家和参赛选手,笔者全程参与这两个赛事,特以此文总结归纳在赛事中收获以及经验,旨在探视国际作曲领域的新技法、新思维和新动向。

关键词:音乐作曲;大师班;电子音乐节;

一、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与国际电子音乐节的作品类型比较

国际作曲大师班的作品类型:主要以自由无调性为主,作曲技法属于勋伯格之后的风格,在乐器使用上,没有脱离传统乐器,在西方音乐发展时期中,大概在电子音乐前面,也可以说是承接过渡传统调性音乐与严肃电子音乐之间的类型。

国际电子音乐节作品类型:从每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看,一般分ABCD四种类别,分为:A组-幻听类电子作品;B组-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C组-多媒体类电子音乐作品;D组-应用类电子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以声音素材的音响化为创作导向,以电子化手段处理达到变形发展,最终通过结构布局形成完整作品。

从音乐史的角度看,每一种音乐类型都是承前启后的(音乐的继承性),现代自由无调性音乐产生发展处于电子音乐的先前最临近的时期,因此这两类音乐共同性东西,或者说这两种音乐创作的交集也会更多

但无论是自由无调性音乐还是电子音乐都是属于现代音乐范畴,都基本脱离了传统的调性和声,可能更侧重听音响动态,听层次结构,动机发展脉络。因此创作方法有自己的一套个性。

二、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课程对电子音乐创作启示

从这次大师班的参与学习经历,最大思考和感悟是善于学会组织音乐的技术,或者说音乐材料一些布局的方法。这些布局方法基本符合张小夫教授的三阶段:

路径:题材(灵感)—动机片段及发展—组成“有机”的整体

(一)题材(灵感):

①题材选择上:好的灵感往往不是从音乐中来,而是生活周遭中的一切事物,如画作,诗歌,文学,建筑等等(来自黄若,赵箐文教授)。

②音响材料来源:电子音乐声音素材并不是只是能用自然声音采样,或是合成声音得来,传统乐器还有很大探索空间。旧乐器新奏法,探索新音色,充分了解乐器的性能,和演奏可能性。例如:极端音区的使用,甚至古筝可以用琴弓演奏等等。

(二)动机片段及发展:

①音乐发展上:材料发展时由统一性和矛盾性的组成,矛盾就是动力,也戏剧冲突性,不然会很无聊,统一性就是让主题动机就像一个“影子”一样活在作品中,充分的发展一个动机,让它成为曲子的“魂”(来自赵箐文教授)。

②乐器写作上:尽量将每一件乐器的个性写作出来,尤其是民族乐器(来自郭树荟,黄若教授)

(三)组成“有机”的整体:

①音乐纵向上:电子音乐音响材料不仅要求要有“质感”,同样也要求有层次感,不打架,错落有致(来自赵箐文教授)

②音色搭配上:传统音乐称为编制,主要是高低音乐器选择与组合,电子音乐可能体现在高低频音响的平衡状态,空间感和场景感的塑造(来自赵箐文,黄若教授)。

③作品可听性上:当代音乐作品要兼顾可听性,不要为自己而写,换位角色,听众视角来构思作品。作品要有“关注点”,也就是一切可能的创意(来自赵箐文教授)。

三、张小夫关于电子音乐创作经验谈

张小夫在2019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上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经验分享,他提到:从最初的想法到最后的作品,这一系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声音的获取和选择

这一部分内容是电子音乐中真正核心的东西,声音素材往往是短小的。它需要有震撼力、有表现力、有温度、能产生联想、有弹性、能裂变(灵感产生的动机)。

(二)电子音乐声音的加工和组织

这是电子音乐创作中最复杂的部分。在这个技术环节,把声音素材通过变形加工,进行无数次不断尝试;与第一阶段不断重复交替,选择、变形、再选择,再变形。然后整理出大量的电子音乐材料。用传统音乐的底层逻辑来布局组织这些聲音,从而形成句子、段落、语汇(动机的变形发展)。

(三)声音的扩散和投射阶段

这一阶段是电子音乐艺术表达的最终阶段。在组织加工阶段之后,需要做的事情即为声音在空间的调度。通过在空间设计中的二度创作,分解原本完整的音乐形式。设计声音的对话、投射、运动等,将电子音乐多声道的表现成为空间艺术中最核心的内容(组成“有机”的整体)。

四、2019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作品动向分析

(一)张小夫重新解释四大类别的定义和分类标准

每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一大特色就是“电子音乐作曲大赛”。这次会上有众多专家提出参赛选手作品参赛类别混淆,张小夫专门谈到,具体来说:

A 组是音频技术类电子音乐,英文称为 Electro-acoustic music 或者 Computer music,本组作品要求是音频技术语言为主体的电子音乐。

B 组是混合技术类电子音乐(mix),本组作品是要求以音频技术语言为主体的电子音乐与真实乐器或人声相结合的混合型电子音乐。

D 组的多媒体类电子音乐(Multimedia)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作品本身成为联系视觉与听觉的合体。本组作品要求音乐与数字影像、Flash、动画、DV 等不同形式相结合,由于有图像的参与,图像媒介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无限想像空间和表达空间[1]。

D具有学术性、探索性和前卫性为特征的专业化电子音乐,具有商业性、实用性和流行性的社会化电子音乐和具有娱乐性、普及性和多样性为特征的家庭化电子音乐,从作曲技法上来看,c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作曲技术,大多是在调性音乐的框架中构建清晰的旋律线条和多变的和声体系,同时兼顾可听性。

(二)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竞选作品变化趋势

本届音乐节上,会继承了以往几届的大致理念,同时也体现了近年来国内外电子音乐创作趋势。通过分析作品数量和类别,不难看出,与往年相比,2019年的幻听类作品数量最多,共49部,占参演作品总数的45.5%,所有幻听类作品均由国际联合会选送。2019年,国内共22首参演作品,占作品总数101部的21.8%;其中,交互类作品则独占鳌头,共9部作品,占国内作品总数22部的40.9%,占所有11部交互类作品的81.8%。

(三)今年参赛竞选作品存在的问题

四组比赛均以现场打分与点评的方式进行。总体来说,从中外专家的点评和打分可以看出,比赛作品的质量比往年有所下降。有一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笔者将其总结如下:

A组:需要注意的是,声音材料普遍缺少特点;在效果器的选择上应该有意义和价值,而不是为了弥补声音的缺陷;需要注意空间感的设计。声音变化,对比展开,预置效果器,机械,缺乏活力,空间环境的设计。

B组:真实乐器与电子音乐不是协奏,融合问题,演奏员演奏的实现问题。大部分都是与民族乐器结合的作品,而西洋乐器则较少;真实乐器声音处理得不够复杂,应该把更多的空间留给电子音乐。电子音乐不应该仅是同步,而应被当成另一个主要的角色,与真实乐器相互对话、交织并产生效果;乐谱和作品本身同样重要,要注意电子音乐的记谱。

C组:仍有很多部作品出现声音画面不对应的情况;结构缺乏整体设计,完整性不是很好;素材太多,以至于音乐和画面基调不明确,不连贯;作品的简介影响理解。

D组:有一些作品类似于影视配乐,商业性较强,制作技术方面有待提高。作品介绍中,有与听众感受出现偏差情况。而作品标题的起名,也是与评委关注的重要角度之一,有的作品出现“词不达意”的状况。

参考文献:

[1] 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0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