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探究

2020-09-10 08:23王成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

王成成

摘要:我国有着辽阔的国土面积,并且不同地区的气候与地形也存在差异,部分地区相对干旱,部分地区洪涝频繁。防汛抗旱工作统一化进行较难,并且不同地区的水利建设管理系统存在差异,信息交流困难。因此,研究防汛抗旱中水利的信息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风险预警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提前预警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便于管理部门及时预防,降低灾害发生时对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的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完善其应用流程,为社会发展和群众的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防汛抗旱;管理系统

引言

新形势下我国防汛抗旱及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就是设置雨水情信息处理系统,发挥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融合水利业务,完善防汛抗旱服务系统,建立防汛综合指挥平台,负责采集和处理水情、雨情、旱情等信息,保障城市运行的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撑,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防汛抗旱当中水利信息化应用的必要性

2017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强降雨灾害,致使湖南省橘子洲地区遭受洪水,此次降雨导致长江地区水位高于1998年的历史水位,河流主干、河支流部分水位相继提升。此次水灾的发生导致了湖南省115个县域,超过400万人受到影响,产生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0亿元。上述状况的发生,反映出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实效较低。针对此情况,水利管理部门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其中,打造水利信息化管理模式,及时获取不同地区的水利信息,并汇总至统一平台,通过统一的技术规范与标准,便于管理部门对防汛抗灾信息的查询,及时找出洪涝、降雨、水利工程和防洪抗旱中相关的重要数据,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二、新形势下防汛抗旱及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在新形势下,社会公众也非常重视防汛抗旱及水旱灾害防御。但是仍有一些城市的排水设施改造难度比较大,影响到防汛安全,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城市抗洪工程体系,满足各级指挥机构的多元化信息要求[1]。各地区要完善防汛抗旱机构,不断拓宽业务种类,在防汛抗旱及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空间布局,做好防汛抗旱及水旱灾害防御等工作,提高服务水平。为了积极应对挑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提高防汛抗旱及水旱灾害防御业务水平的专业性,完善视频监控体系,统一数据库体系,提高数据的精准性,拓展数据覆盖面。强化预报预警服务,结合专业数据和民众安全,将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证预报预警服务的多元化和精准化,使防汛指挥智能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三、新形势下防汛抗旱及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的建设任务

(一)建设国家级指挥系统

我国水利部门于2011年成功打造首期防汛抗旱的管理系统,之后投入到防汛抗旱信息的采集应用中。在二期工程建设改革阶段,全面启动水情信息、旱情信息、工程视频、工情信息、应急指挥、网络安全等系统建设工作,利用数据汇集器、综合数据库等支撑应用平台并和抗旱业务、洪水预警、天气雷达、防洪调度、综合服务、系统集成多个子系统对接。系统建成之后,可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信息预警、整合、分析等服务,及时获取防汛抗灾各项基础数据,完善信息服务。打造信息化水利防汛抗灾指挥系统,转变以往抗灾防汛工作形势,实现全面治理,提升工作有效性,为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等提供安全保障。

(二)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人才是开展任何工作的基础。水利信息化建设领域作为一个范围广、科技含量高、智力相对密集的领域,对人才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可以通過讲座、培训、考察、带岗实习等形式提高信息化队伍综合素质,建立一批素质全面、精通信息化技术和现代水利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库;另外应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人才间的技术交流,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水利信息化建设。从根源上,高校相关专业应结合信息化发展形势,开展相应学科建设,培养专业化学生与人才,才能为水利信息化行业发展注入活力。

(三)建立水利行业规范

在防汛抗灾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部门具有较多的基础信息,并且内容复杂,在历史信息方面数据量大。因此,需要将水利大数据作为建设核心,并建立标准化的制度规范等,明确技术要求,建立信息化系统业务、基础设施、人员管理与数据资源完整框架。可参考国家级水利标准,结合不同地区建设需求,保证规范标准的制定具备可扩展性,能够为系统技术升级以及技术运用预留空间。使用标准化规范与技术,可将水利资源作为管理基础,不断优化配置各项资源,高效利用系统建设成本。具体可按照中心水利数据标准体系,完成规范编码以及信息分类,将数据交换、数据质量、空间资源、应用服务、中心管理各项规范等建设加以整合,不断促使系统标准化运行。

(四)加快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①加大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水利信息化建设属于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科技含量高,涉及内容复杂,需要坚实的资金保障。因此要研究制定对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投融资扶持政策,开辟广泛的投融资管理服务渠道,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投融资。特别针对基层,要着重加大对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以有效确保对基层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资金和技术需要以及已基本建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②加快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信息采集、通信设施、水利信息网络、水利综合管理系统等,是水利业务应用的支撑平台,是水利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基础。基层水利数据收集工作是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基础,要特别引起重视。

(五)完善工作系统性

水利信息的管理主要包括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决策支持以及信息查询等内容,上述系统相对完善,可打造标准化的抗灾防汛管理系统,不断提升系统技术标准的应用,以保证管理过程对防洪抗灾的处理能力。关注历史信息收集,及时采集数据,重点应用于山洪灾害、河流等非工程类防汛抗旱项目。针对重点区域,可对防汛抗旱数据集中化采集,还可结合监测时期,使用实时采集数据方式,确保汛期各项采集信息精准,信息收集具备全面性,能够实现实时分析、预测各项需求。

结束语

水利信息化作为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基础,至今历经将近20年的发展,在诸多方面已有长足的进步,但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行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的发展中,水利信息化行业要努力汲取我国其他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与“互联网+”等前沿新兴技术的交流融合,立于潮头当能乘势而上。同时,要特别注意信息化是工具而非结果,只有自需求侧找准定位,从应用端优化服务,为信息化发展提供沃土,才能实现信息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何学好,汪朝霞.安徽安庆市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现状与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18,28(07):58-59+68.

[2]黄晓东.辽宁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地下水,2018,40(03):203-204.

[3]李静.毕节市防汛抗旱信息化项目建设及存在问题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8(05):37-38.

[4]秦正发.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与未来发展探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8,4(08):67-68.

[5]甄帅.提升防汛抗旱信息化水平的几种新型实用技术[J].智能城市,2018,4(04):159-160.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
基于单片机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IT运维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档案管理系统的选择与分析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Cedar的高效工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化学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
基于JSP的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初探勘察测绘科技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车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NET框架的内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