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品格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

2020-09-10 07:22化定兴
清风 2020年5期
关键词:变法

化定兴

数千年来,中国大量知识分子和官员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拥有担当情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风流人物或立功、或立德、或立言,但细心观察,他们身上从不乏敢于担当的熠熠光辉,正是在他们的引领下,历史才滚滚向前。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担当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也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北宋学者,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一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担当和使命,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之为“横渠四句”。

很多人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做人,期冀成为君子、圣贤,敢于担当无疑是其中应有之义。翻开汗牛充栋的历史典籍,敢于担当的故事举不胜举。这种担当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敢为人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贞不渝……

勇于变法以图强

敢于担当,很多时候需要敢为人先,做时代的弄潮儿。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为国家强盛勇于变法的人,他们无疑具有担当精神。战国时代,七雄争霸,其中的秦国在黄河与南山以西,文明程度较河东和山东六国要低。公元前362年,21岁的秦孝公即位,而秦自开国,到孝公时已逾五百年。如此古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于是,秦孝公开始四处招贤,以求国家强盛。这时,商鞅出现了。

逐渐取得秦孝公的信任后,商鞅开始了在秦国的二十年变法。在颁布的第一道新法令中,商鞅试图将秦国变成一个军事化的社会。底层的民,都按五口或十口一组重新编制,同一什伍的人口必须互相监视和防范,依照军纪赏功罚罪。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源和兵员,强制民间家族拆分为单丁家庭,谁不分家就按男丁数目倍征军赋;凡从军杀敌有功的,按照立功大小给予相应的最高爵级,但禁止民间私自械斗,否则依照违反军纪的程度判刑。新法令特别重视农工对国家的贡献,谁纳粮交帛超过国家标准,便可免除个人徭役,但谁靠投机取利或懒惰致贫,一旦被检举,就要将其妻子儿女没收充当官奴婢。秦国原有的贵族照样得从军,即使是公族,没有军功,便撤销其作为国君亲属身份,降为平民。商鞅变法成效斐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然而,后来变法遇到了很大阻力,秦国的贵族势力屡次出来阻挠。但商鞅不为所动,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商鞅变法虽然从今天来看弊端很多,但在当时促进了秦国的强盛,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准备,他的事业直到秦始皇还在延续。

古代另一次大规模变法是北宋王安石主导的。变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改革,是利益的调整,所以往往阻力重重。如果主导者没有担当精神,变法是万难推动的。在这种背景下,王安石指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开始了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改革。王安石改革虽以失败告终,但担当的因子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到了晚清,一大批仁人志士以敢于担当的志士精神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佳话。戊戌变法失败后,友人劝谭嗣同逃跑,但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而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君子有终身之忧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经典中,有诸多关于担当有为的经典描述。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对于古代的士或者知识分子,心忧天下方能体现其担当。孔子说“憂道不忧贫”,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陆游也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身上的这种忧患意识某种程度上说是担当的体现。

孔子处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所以他一心想要恢复周礼,为此周游列国,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从孔子的一些自白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强烈的使命感。孔子离开卫国到陈国的途中,经过匡地,匡人因曾受阳虎的暴虐而对其恨之入骨。孔子由于长得像阳虎而遭到拘留,但他仍以周文化的传承与振兴为使命。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意思是说,周文王死后,文明礼乐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明礼乐,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上天如果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匡地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因此学者韦政通说,孔子在生命遭到威胁时爆发出一种神秘感和高峰经验,并超然地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涌现。

孟子的担当则体现在他的兼济天下上,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他不断向执政者阐述他的民本思想。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知识分子除了具有忧患意识,往往也承担着某些方面的职能。在古代宫廷,有一种官职叫“史官”,其职责是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崔杼是春秋时齐国大夫,他杀了齐国的国君齐庄公。史官太史伯在史书中写道:“崔杼弑其君。”弑君可是大罪,这样写有损自己以后的形象,崔杼知道后非常愤怒,想让太史伯改为齐庄公自己病逝。但太史伯不肯,于是他便杀了太史伯泄愤。太史伯死后,他的弟弟太史仲、太史叔相继担任史官。崔杼同样逼迫他们篡改史书,但他们也不肯就范,于是这两人又被杀了。太史家族还有最后一个人太史季。尽管他受到崔杼的威胁,但依然写下“崔杼弑其君”。崔杼想不到世间竟有为了正义如此不屈的人,于是屈服了,没有杀掉太史季。作为史官,太史家族可以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敢于担当。

数千年来,中国大量知识分子和官员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拥有担当情怀。宋仁宗天圣二年,范仲淹为兴华县令,发现当地的堤坝受损严重。灾情严重的时候,百姓痛苦不堪。范仲淹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当即上奏上司,并且得到了朝廷的准奏,开始着手修建堤坝。他征调各州数万农夫前去修坝,哪知道刚好遇到大风暴,光是征调的农夫就有一百多个被卷入水里丧命。当地百姓很是惶恐,认为是老天不允许重修堤坝。在这样的情况下,范仲淹身先士卒,堤坝修建完成之后,保障了众人的利益。为了纪念范仲淹,众人将这个新修的堤坝命名为“范公堤”。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批知识分子以自己强烈的社会关怀和使命担当,为国家贡献力量。容闳1828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后赴美求学,他亲眼目睹西方的富强,于是在大学未毕业就立志让中国富强。他说:“予意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予后来之事业,盖皆以此为标准,专心致志以为之。”后来,正是容闳艰难开辟了中国人留学之路,让更多人沐浴了“欧风美雨”。容闳因此成为教育救国的先导。

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越是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越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担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句都是这方面的集中体现。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说:“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奋斗旗帜,是推动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感情,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

爱国主义突出表现为报效国家、忠于民族,展现大义凛然的气节和勇于担当的精神。1161年秋,金国皇帝完颜亮集结六十万大军,兵分四路,南下侵宋,其中,完颜亮亲率精锐,以“闪电战”般的速度攻克庐州等地,宋军被斩首数万,将领纷纷南逃。

身在临安的南宋君臣久不闻金戈之声,只把杭州作汴州。直到金兵渡过淮河,南宋朝廷才如梦初醒,很多大臣打算逃命,宋高宗也想再次“浮海避虏”。后来朝廷虽然派军迎击,但节节败退,防守长江成了最后防线,核心是长江东岸的采石,可守卫采石的宋军只有一万八千人。这时候,一个小人物走上了历史前台,他就是虞允文,时任都督府参谋军事,已经52岁。

虞允文其实只是奉命带着一批银两、酒肉、棉衣来犒劳部队的。他到达军营之后,看到士兵“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好像刀俎上的鱼肉,而“敌骑充斥”,金人的侦部队已经在作渡江的准备。随从劝他放下这些物资,快快撤走,没必要留在采石送死。但虞允文留了下来。据《宋史》记载,有人劝他:“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后来,虞允文冲到最前线激励将士,挫伤了金兵的锐气。完颜亮因采石战败,愤恨不已,下令三日渡江,否则杀掉随军大臣,出现人人自危的局面。此时北方又生内乱,于是军心摇动。完颜亮被身边将士刺杀,金军随即撤回北方。南宋终于化险为夷。后世史官在编纂《宋史》的时候写道:“允文采石之功,宋事转危为安,实系乎此。”后来,虞允文辅佐宋孝宗,成为一代名相。

清朝后期,整个国家万马齐喑,社会矛盾尖锐。道光帝自己说:“无如世风日下,人心益浇,官不肯虚心察吏,吏不肯实意恤民,遇事则念及身家,行法不计及久远。”在这样的窘境中,湖南人陶澍挺身而出,成为“救火队长”。他呼应社会要求,倡导改革,推崇经世致用。

漕运是清朝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道光四年十月,南河暴涨,各省漕帮空船返回时受阻。返船停滞长达数月之久,严重影响了次年春季的漕运。同年,洪泽湖蓄水过多,又逢暴雨,造成高堰一带堤坝崩塌。清廷紧急拨银二百万两堵住大堤。当堰圩堵合后,洪泽湖已经泄水过度,存水無几,无法漕运。若排空河道,筑坝,修纤道等,工程费则高达三百万两,而且临时性的施工会使得夏季的大规模的运粮难以保证。

此时主管三省事务的总督魏元煜对此无可奈何,昏招迭出。在这紧要关头,陶澍出面建议道光帝采用以海运代漕运的主张。他指出海运的优势有:以商运代官运,不必造新船修旧船,不用招募兵丁,也不必谋划调度运输。在权衡利弊后,道光帝同意了他的主张。

在得到授权后,陶澍到上海招募商船,设立海运局,并推出免税、优惠运价及奖励等政策。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使海运得到上海商帮的热烈响应,大家蜂拥而至,争相承运。陶澍的漕粮海运改革,开创了清代大规模海运漕粮之先河,利国、利民、利商,可谓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经济改革。

陶澍经世致用的作风推动了中国近代人才群体的涌现。陶澍逝世40年后,张佩纶与张之洞在谈论道光末年人才时,仍高度赞扬了陶澍对近代人才发展的影响:“论道光末人才,当以他为第一。”此外,受陶澍影响的贺长龄、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林则徐等人也都在晚清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敢于担当的代言人。

猜你喜欢
变法
徙木立信
徙木立信
从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分析温经汤
从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分析小承气汤的临床应用
法治必须根植于本土资源
王安石变法之历史探源
2016,“变法”季
“变法”之下2016 F1澳大利亚大奖赛
秦国“政府智囊”如何谋划变革
王安石变法革新中的民本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