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遐思

2020-09-10 07:22肖水泉
巴蜀史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雄关四川人蜀国

肖水泉

剑门关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关口周围山峰高耸入云、料峭如壁,绵延数百里,横亘 似城,在一断裂处犹如一座天然大城门,于是就有了“峰如剑,关似门”的说法,这也是“剑门关”之名的真正由来。其实,即便是现在游客亲临剑门关,只要环顾这高山深谷、险峰叠翠,特别是伴着一抹如血的落日余晖,从云隙里射出,直端端地照在这青瓦翘角的雄关之上,仿佛就能感受到有一股股“煞气”萦绕、有一点点血腥残留。

四川人的盆地意识非常强,最容易陶醉于自足自满、小富即安,客观上缺少了一些进取的血性和奋进拼搏、不断创新的精神。在众多蜀国政权中,除诸葛亮想方设法折腾着要一统中原外,好像还真没有多少蜀王有过类似的远大抱负,很少有驰骋盆地外的想法。

自古以来,四川就以“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载于史籍,这得益于天府之国的良田沃土,得益于都江堰  的“水旱从人”,使得川人有了几分悠闲,有了喝茶“冲壳子”的坦然。这与中原地区每过一段时间,就狼烟四起、生灵涂炭,只要有点势力的军阀,个个都想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主角明显不同。而四川的宁静、四川人的闲散,铸就了一种世外桃源的惬意生活,唐明皇落难之时,他也想到往四川跑、往成都跑。

然而,在靠天吃饭的年代,四川人活得有滋有味, 邻居家却经常为生开战、为活搏击,那自然就要被人家窥视觊觎。于是乎,从春秋战国秦惠王的“石牛粪金”,到三国时邓艾的“阴平偷袭”,再到蒙古铁骑的长驱直入,这些中原地区的政权一旦成了气候,向来都对四川念念不忘。北方人要南下,四川人就自卫,在严防来犯之敌的过程中,也就促成了四川戍关把守的“守成思想”。而四川人是幸运的,因为盆地四周高山 纵横,大队人马进出奇难,也就根本用不着修建漫长的长城,只需把一些缺口稍加整理,派少量兵马就可守住,盆地中人就可高枕无忧。作为天府之国北边门户的剑门关,其特殊位置凸显出无比重要的作用。

剑门关曾是 2000 多年间川陕交通的唯一要道,是连通中原与西南经济、文化的主动脉,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要塞;在2002 年京昆高速开通之前,这里一直还是川北方向进出四川的仅有通道,说它是蜀中第一关确实毫不为过。据说历史上在剑门关发生过上百次战争,此关从未被正面攻破过,因而被誉为“两川咽喉、蜀北屏障”也就名副其实,被誉为“天下雄关”之称也恰如其分。为此,一代诗仙李白挥笔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确,在冷兵器时代,“地利”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剑门关处在高峻险绝的龙门山脉中,到处是壁立千仞,如铁壁铜墙一般,只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道空隙可以通过,给闭塞的四川盆地开了 一道通往北方的门。特殊的地形、特殊的时代,使得 三国魏将钟会率十万精兵强攻剑门关,也久攻不下。剑门关这样的地形,完全就是一架战争中的绞肉机, 无论多少个十万兵马,也照样是有力用不上。好在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否则中国历史会怎么发展,还真是 一个未知数。

说到剑门关,姜维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在蜀国灭亡这件事上,因为邓艾私自篡改剧本,因此剑门关 和姜维几乎都成了群众演员。某些人说蜀国在姜维 手中灭亡,确实有点牵强附会。客观地说,蜀国灭亡 是大势所趋、是必然。众所周知,决定一个国家存亡, 不是一关一隘、一将一才;综合国力的不济,即便是孙 武再世,也照樣回天无力。所谓运筹帷幄,所谓谋定 天下,那是双方势均力敌的龙门阵,如双方力量不对 等,甚至力量悬殊过大,弱势一方只有被碾压的份。我们再看姜维的处境,当时的蜀国已经羸弱不堪,他 不得不严丝密缝地执行着诸葛亮既定的韬光养晦国 策——主动防御,以守代攻。这犹如一场完全防守、没有反击的足球赛,除对方乌龙外,要想进球得分,自然是异想天开。所以,无论是姜维,还是当今的你我, 一旦进入全面守势,亡国也就是早晚之事。这就是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姜维守住了剑门关,结果发 现自己孤零零地伫立在雄关之上,而刘禅却在积极准备进贡魏王的奇珍异宝,那种“我心向明月,奈何明月 照沟渠”的苦闷,对一代名将而言,真是比五马分尸还 痛苦。

如今,雄关依旧,物是人非,大浪淘沙始现金。能被历史铭记的人物,不仅是自己的荣耀,也是整个团队的荣耀。没有永久的恩仇,也没有永远的隔阂。三分一统,剑门关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剑铸耕铧,戾气低沉祥气起;门迎览客,杀声远去笑声来。”历史地点和历史人物都成了江河里的一叶扁舟,来是一道景,去也是一道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剑门关存在的意义虽不同,但这里风光旖旎,蜕变成一道文化风景,这也是它最好的归宿。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文化符号,作为见证蜀国兴旺的重要地标,剑门关确实是值得一去的地方。朝阳红霞,峭壁峰峦,再来一缕缕雾气升腾,这就是剑门关最美的青春容颜。

(作者单位:金堂县科学技术协会)

猜你喜欢
雄关四川人蜀国
乐不思蜀
贪小失大
地 道
青海地区四川人来源小考
登剑门关
The innovation path of Chinese pilot training model
Beauty of Occupation—the Eternal Pursuit of Teaching Occupation
雄关漫道真如铁
雄关依旧 残阳几度
“雄关漫道真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