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观察及球囊扩张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影响评价

2020-09-10 07:22申叶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申叶

【摘要】目的: 研究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效果以及对球囊扩张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接诊的AMI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情况下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急救效果。结果: 经过比较,研究组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比较急救效果,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AMI患者效果确切,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还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球囊扩张时间;急诊停留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5-0080-01

AMI又称为心肌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有着病死率高和发病率高的特点,是由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闭塞而引发的,在不同程度的病情下患者会出现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不齐、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胸闷等症状[1]。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会出现并发心律不齐、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等情况,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提高AMI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同时促进患者的康复[2]。为研究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AMI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效果以及对球囊扩张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的影响,选取我院救治的6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接诊的AMI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情况下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实验室检查,包括心电图、血清CK-MB(肌红蛋白/心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查结果为确诊;均符合临床上关于AMI的诊断标准[3]。排除伴有肝肾功能异常、肿瘤、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肺梗死等疾病的患者。

对照组,30例,男/女,20/10;年龄最小44岁、最大79歲,平均年龄(58.5±3.5)岁。

研究组,30例,男/女,22/8;年龄最小45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59.12±3.13)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接诊护理人员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吸氧护理、疼痛护理以及生活和饮食上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在患者确诊后,协助做好各项检查,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研究组为急诊护理路径组,主要的方法有:

a接诊后5min护理:接诊患者后护理人员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给予患者卧床指导。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询问,做出初步诊断。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快速将患者送入急诊室。

b进入诊室后10min护理:配合医生进行心电监护操作,帮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告知患者禁止饮食,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c进入诊室后20min护理:根据患者症状,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改善患者胸痛。进行血常规、心肌酶以及凝血功能方面的检查,依据实际结果给予患者抗凝治疗。

d进入诊室30min护理:对患者家属进行讲解,让家属对患者病情、治疗方法以及目的有简单的了解。密切并记录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e抢救结束护理:加强巡视工作,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来预防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配合医生准备PCI手术,抢救之后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做好科室之间的交接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①显效:抢救后,患者呼吸困难方面的症状有效缓解,Ⅰ级心功能;②有效:呼吸困难得到缓解,Ⅱ级心功能;③无效:患者各项症状均无改善。同时观察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球囊扩张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由SPSS20.0处理,计量(x±s)、t检验;计数以(%)、2检验,P<0.05有差异。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以及球囊扩张时间

由表1可得,研究组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急诊效果

由表2可得,研究组急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3 讨论

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着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疾病[4]。有相关医学报道统计,45%的AMI患者在送至医院前已经死亡[5]。传统的护理干预在医学护理服务方面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所以其护理质量很难得到提高,在帮助患者康复方面的效果不大。因此,规范性高、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抓住抢救黄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综上所述,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AMI患者效果确切,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还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丹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256例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4):413-414.

[2]钱梦洁.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3):104+108.

[3]孙慧娟.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319+322.

[4]李野.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意义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14-15.

[5]沈青云.急诊护理路径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对急救效率、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8):128-130.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溶栓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