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2020-09-10 06:53杨恩沸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5期
关键词:融入实践策略

杨恩沸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汽修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汽车维修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汽修行业和企业的需要,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能力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是目前各中职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把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实践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职学校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中职学校要了解社会需求,针对社会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现在,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汽修行业的从业人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也需要有新的要求。在汽修专业中,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够找到自身的突破点。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实战能力,累积经验,提高自身竞争水平。

一、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中职学校的教育大多都是追求实用性为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实用性的范围十分广泛,所以,为汽修专业的实用性制定一个具体的范围,这样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要紧跟潮流,对于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与实际不符的内容要加以改进;对于过于深奥的内容,教师要有选择性的应用,学校需要对汽修教材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将一些实际案例引入课本中,选择更加优秀的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依照学习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案例,尽量多传授一些新知识,如车内导航、定位系统等,让学生对现代汽车内的高科技技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首先,学校要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服务,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适时的更新教材,这样教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将实际案例与理论知识互相穿插进行教学,自身实践技能;其次,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时的更新,及时发现行业中的新技术、新内容,与时俱进,这样才可以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培养出更加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二、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把课堂更好的还给学生,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拥有更强的专业水平。中职院校必須重视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完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机制,加大投入,积极参与到中职院校省培、国培活动中来。将师傅请进门,邀请企业精英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培养学生的同时,提升本校教师素质。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为中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开展奠定物质条件。中职院校教师基本能力提升了,教学水平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对于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改革的推进,必将有一个巨大推动。

三、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

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需要有专门的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践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其中,校内的实训基地主要是满足教学需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训练场地,了解基本操作,加强实践知识,贯彻理论知识;而校外实训基地,大多数是与企业或者厂家进行合作,让学生可以在实习岗位中体验工作的环境,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但是无论是哪种实践基地学校都必须重视,只有认真建设实践基地才能更好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例如,校内实践基地需要包括汽车驾驶、汽车拆装、汽车维修等一系列的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校外实践基地需要寻找一些环境优良、资质较高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样在未来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实践人才实现共赢。

四、加强校企合作

想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中职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引进企业优秀的制度,完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秀的合作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通;可以邀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人进入校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更多的技巧,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制定一系列的方案,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制定相应的实习目标,或者邀请组织企业的优秀员工为学生培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为提升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质量及为社会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中职院校除了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之外,还应该在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并进行实践与创新。其中,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上,应该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要求,依据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岗位能力要求开展具有针对性地教学培训工作。在中职汽修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过程中,依托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以汽修专业最新发展、最新动态为桥梁,让学生积累大量实用的、毕业可用及拿来即用的实践经验。同时,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也需要进行重点分析与研究。除此之外,对于学生职业道德问题、操作动手能力、职业操作规范应该加以重视,满足企业对中职汽修人才的实际需求,提升中职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如此一来,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势必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必须具有的。对于中职汽修专业来说,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像重视创新教育方法一样,不仅仅可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还能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和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于佳欣.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视角下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策略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07):243-245.

[2]石兵.把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09):61-63.

[3]陈辉先.工匠精神融入中职专业教学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1):80-82.

猜你喜欢
融入实践策略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