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互动讨论的思维能力

2020-09-10 07:37彭巧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小学生过程数学

彭巧

摘要:教学互动过程在各科老师教学课堂上不可或缺。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的动态延伸过程,教与学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在此过程中老师发挥更为稳定的领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导向,也更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思维拓展,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此,促进小学课堂上互动讨论迫在眉睫,如何提高小学生课上的活跃性,与老师的互动程度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讨论学习

引言

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数学题趋向于多变,形式也不单一,因此,对小学孩子与老师在课上的互动讨论发言有很大的要求。这种互动,更可以给以后学生在自主创新思维与解答方面提供了帮助。在进行课堂互动讨论的同时,也可以帮助老师在一整节课中进行更好的引导作用。所以,本文在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堂上互动讨论的思维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不全面几条建议。

一、小学生课堂上不互动沟通的弊端

1.不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发掘孩子潜力

在要求进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老师无法做到精准的一对一教学,更多情况下,老师甚至是无法顾及其所有学生的,只能把注意力放到成绩较好的学生上,而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不积极发言,更会导致容易老师忽视孩子,对一些孩子的特别潜力也会看不见,无法针对性地教导孩子,或许会导致孩子的某些天赋最终落得泯然众人的下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过程就是暴露孩子问题,缺陷,帮助孩子克服障碍的过程,“越读越蠢”的悲惨结局也就愈发明显起来。

2.不利于教师在课上进行引导

课堂的积极互动可以对教师的引导起到回应作用,老师讲课效率与学生听课比率也会提高。教学过程本就是一个互动中的教与学过程,双向都有回应才能进行更好学习提高,而学生不互动,不交流,就等于切断了回应的声音,老师讲授过程中无法接收学生的回应,不能对学生的状态,以及自己讲解的结果作出准确判断,对之后的题目解答也只能囫囵吞枣的“引导”。无法完美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教“死知识”,一整节课就是设计好的无互动无回应状态,培养出来的所谓的好孩子也只是“高分低能”。

十二、教师单方面控制课堂

教师与学生在相处过程中,老师的经常性使用的词语会带有“你应该……”“你将来一定……”,这容易给学生心理营造出二者地位不平等,被控制的感觉,对此种情况,越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越容易引发逆反心理,在课堂的进行中,由学生主动地互动交流就更容易变少,甚至在学习上完全拒绝教师教育。与此同时,教师认知上的“为你好”“你该听我的”本就是错误想法。对于不可避免地命令,教师可以采取更委婉的表达方式说明。老师找学生谈话,原目的是帮助自己的学生找出错误,下次不再犯,但一位表达自己的意见,且使用“命令般的语气”,就会激起学生“我凭什么听你的”的偏激想法,最后结果为谈话无作用。

二、小学生课上互动沟通的好处。

1.发挥孩子独特个性,多面发展

知识不是死板的,而是需要应用到生活中的,需要在课本中拿出来,孩子在课堂多多沟通,给教师讲解自己遇到的问题,脑中所认为的矛盾,老师进行解答,对孩子的未来生活进行正面导向,孩子在以后生活中对自己认知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也就更容易成才,更能茁壮成长。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人才,而非,只知道固定知识,不能进行延伸拓展的“呆头学霸”。年幼时期的学生的脑中就像是一片白纸,老师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养料,让孩子可以凭自己想象,尽情挥洒,挥洒出属于自己的天地,面对社会,展示出自己的独特个性。面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切不可禁锢。多面发展的孩子才更适合这个多元化世界的需要。

2.教师与学生成为整体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一直处于单方的领导位置,学生只能接受,对过程中出现的疑问惑而不解,有问题不再拖延,及时提出,双方不再是社会认知中的老师单方面处于控制地位,一节课完全按照教案的固定格式流程下来。当老师与学生成为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回应便可以进行更好的重难点分析,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尽量详细周到地照亮。老师学生成为整体,思维处在一条线,更可以提升学习效率。

3.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大部分学生应该都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在小时候被父母或老師盯着写作业。对此现象折射出来的问题最大的就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消失,学生被灌输的观念就是:学习是自己的,但自己是被迫学习的。学生的青春期期间又极容易有逆反心理,不互动,不交流,课堂对学生来说没有参与感,导致学生愈发讨厌学习,如此恶性循环。但新式教学中,不应该只有固定的知识讲授与接受,学生在此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延伸拓展,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当新型思维与传统思维碰撞,相互间擦出的火花就是对现代科学地推动的最大助力。由此可见,互助学习沟通来改变学生学习观念的重要性。

结束语:小学数学是引发学生未来对数学兴趣的重要时期,而学生课堂互动讨论的过程更可以对学生的未来起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不遗余力地去督促学生互动讨论,使其在对数学兴趣盎之时,发掘出最大潜力。

参考文献

[1]钱沭兰. 浅析发展小学生数学课堂思维能力的策略[J]. 考试周刊, 2018, 000(056):88-88.

[2]廖培兴.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 中外交流, 2018(32).

猜你喜欢
小学生过程数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