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2020-09-10 07:22沈海贝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3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

沈海贝

摘要:新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呼吁新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拥有数学,让他们用数学的慧眼观察、解决生活中的一切。于是,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教师就得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方案,变学成用,让生活数学化,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关键词:数学生活;生活化数学;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

一、探究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的丰富的内涵

1.教育启示源于生活世界

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E·Hussel)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的意义的基础。”在他看来,生活世界是最值得重视的世界,它是通过知觉可以直观体验的世界,是一个有人参与其中,保持目的、意义、价值的世界。“生活世界”理念对教育的启示在于: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并且它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

2.现代生活世界依赖数学技术

大物理学家伽利略曾经说过:“自然界的伟大的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我们生活在受精确的数学定律制约的宇宙中。”因此,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我们,要想认识与改造自然,都不可能离开数学,虽然我们还感受不到现代数学的气息,然而它已作为一种技术渗透在生活中。如电视机的遥控、数码录象机、全自动洗衣机无一不是利用数学技术的产品。

二、寻求《数学课程标准》下所体现的生活数学

生活就是数学,数学就是生活,不难发现,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它十分强调数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建立的联系,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量与计量”时,引进这样的例子:“我国城市人口平均每人每天生产生活垃圾0.7~1.5千克,有的城市则达2.5千克,全国年生产垃圾800万吨,北京年产450万吨,相当于两个景山。”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就可用所學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感受数学教学中体现的生活世界

1.善于创设“生活数学”情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

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利用活动课带学生走出校园,搜集一些不同形状、大小的树叶,并让他们观察、比较、思考,再引导他们发现其中很多树叶都是轴对称图形,最后教师提示学生收集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树叶作标本,这样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让学生明白了只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2.善于引导“生活数学”,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数学

我们强调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联,但生活与数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只靠学生自然体会,特别是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如一位教师在教学“100以内进位加法”时,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大约8~9岁)算算自己再过7年将是几岁?(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然后让他们观察“调查长辈年龄表”,都是几位数?某某的妈妈今年35岁,算算再过4年几岁?(复习100以内不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变了没有?再帮老师(33岁)算算再过8年将几岁了?十位上的数变了没有?怎么变的呢?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而且兴趣浓厚、思维活跃,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3.勤于探究生活问题,让学生解决生活数学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于是我们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份心理特征,予以教学,从而使他们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体现数学、解决数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解决生活。目前教学中所采用的“数学日记”就是利用数学来解决生活问题的典型。如编这样一道应用题:今天放学后妈妈带我去华联超市买东西,我们买了一些果冻,用了9元七角,还买了一本作业本用了35角,最后买了2支笔,2元一支,我算了一下,一共是( )元( )角。通过这样实在的“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了,并且在此过程中在渗透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同样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而这又恰恰符合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任务与要求。

浙江工商大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