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自信教育的有效路径初探

2020-09-10 07:22刘玉芝
高考·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团育人特色

刘玉芝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宗旨,更是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内核。中职学校在自信视角下的德育效力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提升技能,拓展能力,挖掘潜质,发现价值”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丰富德育内容,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逐步完善“自信教育”的德育体系。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地位变化和教育环境的本质变化关注不够敏感和深入,是现代教育的德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只有改变教育者“单一主体”、“绝对主体”地位,改变教育者居高临下向学生进行思想灌输的姿态,才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与学生开展平等交流,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探索自信教育的有效路径,方可回归德育的本真。因此,实现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过程的的优化整合,是破解中职德育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关键。

一、营造特色环境,凝聚德育动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波伊尔对学校的描述:“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一个相互关心的场所;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这正是职业高中该具有的理想育人环境。切实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向“成人、成才、成功”的阶梯迈进,“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动手,学会知识”的育人目标回归本真,让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接受中找寻自信。以科学合理的选拔、培训和评价机制培养富有教育情怀和人文关怀的德育骨干教师,在自信视角下“导”“学”相长。在全学科德育渗透和合理设置的德育核心课程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结合行业、企业制度和文化中的德育资源,靈活开发拓展课程,重视德育校本教材,完善德育课程资源库。在参观类、服务类、公益类、技能类等社会实践大课堂中,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自信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德育话题和德育案例,使学生在职业理想的建构中找回自信,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生态校园、文化校园、和谐校园环境育人氛围,会让学生自觉成为校园的主人,自信中品尝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奉献、的德育力量。总之,自信视角下的理念和目标,制度和机制合力而成的德育育人环境是中职德育发挥效力的不竭动力。

二、开展特色活动,释放德育活力

(一)主题特色活动

学校德育处、团委从学生“生理、心理、伦理”的三个层面进入,策划主题特色活动基本框架。“日行一善”的道德实践;“志愿者在行动”的责任教育;“携手架心桥,互动心体验”的青春期教育;“基本礼仪和生活能力培养训练”的养成教育;“美好生活,绿色守望”的环境教育;“特别日子,特别关注”的节日传统文化教育。各个主题活动相互辉映,活力四射。在自信视角下发挥学生潜能和创造力,身为主角的学生可在体验式的德育环境里品尝到自信与成长的快乐。

(二)社团特色活动

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学生社团是中职德育的最有实效的组织形式。它是道德实践、人格培养、创新能力体现的呈现途径,是学校连接社会、课堂连接生活、知识转为能力的桥梁。学校大力推进社团建设,结合足球特色校建设,创建“超越足球”品牌社团,发挥足球校队、足球班队、学生球迷的作用,通过训练、比赛、足球讲堂掀起“班班有球星,人人爱足球”的校园足球热潮;开设“知雅国学”、“数之趣”文化型社团,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和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提升学生基本文化素养;打造艺术型社团,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舞蹈、美术为基础,以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展为平台,发挥并展示学生艺术特长,培养学生的能力特长和艺术修养;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为同学、学校、社会服务。校园艺术节、体育节和专业技术节人人参与,学生们在“我是主角”的实践与体验中,接受自己,肯定自己,激励自己。

三、借力特色载体,呈现德育张力。

“网络德育”是“与时具进”的德育思想,是信息社会“新教育”思想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借助网络载体是提高学校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需要。德育实效性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德育的针对性,有的放矢才会有效。基于网络下的微信、微博、QQ等虚拟的“真实”里,学生与教师进行网络交流是绝对平等的,几乎没有任何顾忌,讨论也好,咨询也好,求助也好,他们都能够做到说真话,吐真情,甚至还不隐瞒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德育改革中,充分利用网上德育资源,开展适合中职生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上网活动,可营造学生自控、自律、自善健康成长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良性的网络引导,可实现“自信视角下”网络环境,学生可自觉地逐步养成良好的网络伦理,培养自己的网络是非、美丑、善恶的判别能力,预防网络陷阱,消除网络负面影响。这种“张力”是网下德育效力的拓展。校园网上的“网络家长学校”、“家教热点话题”、“家教案例分析”、“父母信箱”等专栏,既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又可拉近学生和家长的距离。不仅让家长亲身感受和见证孩子的思想成长与成熟,还可以倾听家长对学校的建议意见,增强德育合力。德育网络的特色载体改变了传统的家访、家庭辅导模式,可使家长正确认识学校教育,从而能在“自信的视角下”正确评价自己孩子的能力、特长和兴趣,消除一度的中考阴影,提升对孩子的期望值。

通过特色环境、特色活动和特色载体的德育实践活动,实践“自信视角下”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凸显学校“全程、全员”的德育效力。实现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立德树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既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教育,以“生”为本,可丰富德育内容,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逐步完善“自信教育”的德育体系。探索自信教育的有效路径,可形成“全员”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点,着力解决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探索中职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效力。

猜你喜欢
社团育人特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社团少年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文学社团简介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