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创新途径分析

2020-09-10 07:22刘秋实
摄影与摄像 2020年3期
关键词:摄影艺术创新途径群众文化

刘秋实

摘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的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国家也相应加强了社会的文化建设。摄影设备已经不再是奢侈品,平常百姓家也能拥有。同时,因摄影艺术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摄影设备成为人们寻常的物品后,群众性摄影比赛活动越来越多,优秀的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文章在总结经验的前提下,从创新的角度研究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创新发展的途径,巩固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地位的同时,也对摄影艺术在改变群众生活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摄影艺术;群众文化;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J40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人们幸福生活中指出,美好的生活不仅是口袋里的钱多了,精神文化的富足才是重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摄影艺术也是其中之一。在以前,由于摄影的设备昂贵,其并不具备在群众中传播的条件,但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摄影设备的成本,性价比较高的摄影设备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加之摄影简单易学,适合不同群体,也大大加快了摄影艺术在群众中的传播速度。摄影艺术不仅是人们生活的记录者,也是人们认识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在多媒体时代,用几张照片即可将人们的喜怒哀乐传到几万里之外。尽管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占比越来越重,但如何使摄影艺术可持续地在群众文化中发展起来,正是我辈群文工作者的使命[1]。

1 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群众文化活动的摄影艺术来源于群众,创新于群众。

群众路线是我党坚持的工作路线,摄影艺术的本质也在于群众,摄影艺术的创新也必须深植于群众,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创新必须依靠群众这个主体,在群众中创新才能获得群众的信赖,也才能在群众中进一步发展。我们经常提到,艺术来源于群众的生活实践,但又高于生活实践,群众的生活就是一部丰富的文学作品,是摄影艺术汲取能量的源泉。作为群文工作者,更应该深入群众生活,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切身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在平淡、平常中去寻求其创新的路径。因此,摄影艺术想要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创新发展,就必然依靠群众,不能脱离群众。

1.2 群众文化活动的摄影艺术在群众生活中产生、发展,创新也必然要回归群众生活。

群众生活是群众文化活动的根源,从群眾摄影作品中处处可见生活的元素。我们要研究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创新路径,就必须回到群众的生活,无论群众摄影多么光怪陆离,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原型[2]。在我国整个文化经济体系中,摄影艺术的地位举足轻重,同样在文化创新中,摄影艺术的创新也势在必行,它产生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创新于群众。这个创新不仅是时代的必然,也是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必然。群众文化活动摄影艺术创新的目的不仅是更高的艺术追求,也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摄影艺术当中,一方面巩固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内容,提高群众文化的服务质量。

2 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创新和传承需要以群众为媒介。

优秀的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表现,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比如我们研究的摄影艺术来说,其技巧、方法并不是单个时代的产物,也不是某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它是后人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前提下总结、创新而来的。摄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其传承、创新是以群众为媒介的,无论哪个历史时期,人民群众都是时代的创造者,他们所凝聚的智慧、力量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比如,摄影艺术能够在群众中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直接实现了摄影艺术的大众倾向,尤其近些年来美颜、滤镜等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摄影艺术在群众中的传播速度。所以,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创新需要依靠群众传承发展,至于其路径能否创新,仍然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在逆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去其糟粕、吸取精华。

3 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创新途径

3.1 深入群众生活,主题鲜明,取材科学。

群众是群众文化的创造者,同样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创造者,摄影艺术作为群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创新路径也必须与群众生活相联系,从生活中取材,科学地挑选,并鼓励群众寻找与众不同的摄影题材。一副好的摄影作品,取材是关键,有好的取材,这幅作品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智能手机快速地更新换代,实现了全民摄影的可能,随时拍、随地拍已经成为群众摄影艺术的新常态,在随时随地取材之后,再与自己生活相比较,看是否与自己生活相一致[3]。尽管美颜、滤镜技术让摄影艺术更加丰满,但内容并没有离开群众的生活,美颜后的摄影作品不仅是群众生活的记录,也是群众对美的追求,在欣赏美颜后的照片,群众所追求的美与后期的美形成了心灵上的共鸣。群众摄影不能与专业摄影相比,专业摄影对技巧、取材都有专业的要求,如果群众摄影需要拍出优秀的作品就必然需要专业摄影者的指导,无论是从选材、拍摄角度、模特姿势,还是从艺术审美上都必须通过专业的摄影人员进行专业的指导。要实现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路径创新,就需要有一支长期在一线奋斗的专业队伍,进行专业的指导,让群众在“业余”的摄影中学习到“专业”的拍摄技巧和“专业”的后期。另外,有的群众在摄影取材中喜欢抓拍,让艺术的气息融入到点滴的生活中,形成艺术与生活的共鸣,让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实现创新。因此,越优秀的作品,越能吸引群众,取材的角度也与生活密切相连,而且独到之处一定是来源于群众的生活,是生活精神的凝聚之作。

3.2 引导群众摄影进行后期处理,帮助群众掌握后期软件的应用。

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也没有任何后期处理的摄影作品,我们将之称为原生态作品,虽然做到尽力真实,但对于作品的宣传和实用来说,审美价值不足。经过后期电脑处理,比如将一些不合主题的部分进行调整,可以将整张照片的精髓展示出来,不仅能够保存作品的真实性,还能使作品更加艺术化。早期摄影工作的条件较为简陋,作品也多为黑白色,取材也相对简单,其目的仅是真实地反映人们的生活,美观性相对差一点,这是由当时摄影设备、制版、胶片的价格决定,作品尽管会有瑕疵,人们仍不舍得修改或者删除。但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追求纪实的同时,也更加希望作品能给自己带来美的享受和视觉上的震撼[4]。尤其是今天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修图软件非常简单、方便,即使没有专业技术的人也能将作品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修改或优化,在保证作品真实的同时还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完美的将作品展示给他人。另外,真正想要实现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创新,单单只是对作品的拍摄进行创新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对作品进行后期操作中实现修饰创新。如此,就为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当然也为新时代背景下摄影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换句话说,既要求作品有艺术内涵,又能够符合群众的审美需求,这样,二者有机融合,就能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形成有魅力的、能广泛被接受的优秀作品。

3.3 摄影艺术作品的名称要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实现创新。

摄影作品的内容、后期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一幅好的作品名字也非常重要。虽然,有人强调以技巧取胜,但不得不说作品的名称也是吸引眼球、引发共鸣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名字,是对作品精髓的外在传达,是作品灵魂的外在表露,它不仅能后引发观赏者的遐想,也能提醒欣赏者作品的灵魂所在。尤其是对于一些艺术基础薄弱的群众来说,一个好的名称可以将人们的眼球吸引到最精髓的部分,更可以引导群众去感悟作品的艺术内涵。有的群众喜欢用一句话或者几个词语来作为自己作品的名字,并借此来展示作品的艺术内涵,引发其他人的艺术思考。所以,在对作品进行命名时,要牢牢把握创新二字,力求以名称来提升作品的艺术品味,以名称来引领作品的内涵,以名称来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同时,要以群众思维来进行命名,力求高度概括、有创新、有个性。不得不说,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可以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其必然是经过人们的精雕细琢和时代的洗礼的。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群众摄影艺术虽然在群众中广泛铺开,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实现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创新发展,就必须明确摄影艺术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引导群众掌握更多的专业摄影技巧。如此,不仅可以加快摄影艺术的创新发展,还能进一步扩大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影响力,为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蓝建民.群众摄影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J].国际公关,2019(03):158.

[2]李童.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性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01):14.

[3]杨建昌.群众摄影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J].大众文艺,2018(22):2.

[4]张岳林.如何在群众文化中进行摄影艺术的普及与推广[J].传播力研究,2018(30):22.

猜你喜欢
摄影艺术创新途径群众文化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烟草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研究
林玲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