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难以启智,不“辨”难以明理

2020-09-10 07:22贺雅琼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鲁侍萍周朴园雷雨

贺雅琼

思辨能力,即思考辨析能力,能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问题作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和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论述。下面,笔者就以《雷雨》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培养思辨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主题立意。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作品的主题,深入地解读作品,进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主题通常是教学中的“重头戏”。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要求他们按照“标准答案”来理解作品。这显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在讲解《雷雨》的过程中,笔者就改变了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分析作品的主题。于是,有的学生认为,《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不平等的社会里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让读者看到了周朴园的专制、冷酷和伪善,周冲的热情和单纯,以及被侮辱、被捉弄的鲁妈……有的学生认为,《雷雨》是在批判资本家的无情,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以及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还有的学生认为,《雷雨》歌颂了以鲁大海为代表的青年劳动者的反抗精神……无论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二、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培养思辨能力

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值得细细研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让他们学会在阅读中分析与判断,从而培养思辨能力。

例如,在《雷雨》中,无论是舞台说明还是人物对话都颇有深意,值得深思。尤其是周朴园试探鲁侍萍身份的过程,两个人之间的每一句话都“暗藏玄机”。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让他们在品味的过程中揣摩两个人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以及语言的层次与逻辑背后体现出来的两个人的心理特点与情感层次。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剖析两个人的对话,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周朴园前后的语气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面对周朴园的追问,鲁侍萍答话的语气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潜台词是什么?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但是周朴园并不知道。在这特定的情境下,两个人开始了对话。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随着剧情的发展,周朴园的心理从奇怪、猜疑到紧张,再到不知所措,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周朴园的谎言,鲁侍萍欲说还休,一步一步巧妙地显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欲言又止中既有单纯的幻想,又蕴含着积聚了三十多年的悲愤之情。

三、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培养思辨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在整体布局上是十分巧妙的,情节合情合理,结局却出人意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讲解《雷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下什么是“三一律”。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与戏剧结构相关的一种规则。“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上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这可以使剧情更加集中、严谨。之后,学生就能发现,《雷雨》全篇也使用这样的结构,即时间、地点、情节集中。从第一幕到第四幕,只有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而场景也大多是在周公馆的客厅,因此达到了时间、地点和情节的高度一致,从而构成了严谨缜密的“三一律”。该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有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作者把周、鲁两个家庭近三十年的恩怨纠葛集中在了“一个初夏的上午”到“当夜两点钟左右”,集中在了周家的客厅,集中在了雷雨之夜,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问题及时代问题。在分析作品结构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只重知识传授、不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式,充分引导学生挖掘作品中值得思考的元素,使他们在思辨中获得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鲁侍萍周朴园雷雨
僧院雷雨(一)
《雷雨》中的“雨声”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可怕的雷雨天
雷雨
《雷雨》(节选)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鲁侍萍的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