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IA在客车车身设计上的应用

2020-09-10 07:22韩荣娟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客车

韩荣娟

摘要:近些年,有关客车设计方面,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应用CATIA对其车身设计加以辅助,并且有关理论与方法也逐渐成熟。从二维到三维设计客车产品,到客车产品的模拟仿真设计,进一步促进了客车设计的发展与革新。对此,文章将着眼客车车身设计,简要分析CATIA软件技术的有关应用。

关键词:客车;CATIA;车身设计

0  引言

相比以往所采取的设计方法,科学应用辅助设计软件,实现客车产品设计领域质的跨越。关于客车产品行业,明显特征为品种多、批量小以及高定制化程度。在实际设计客车产品时,关注三维模块化数据的建立、基础车型,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结构分析与仿真分析,根据性能需求展开设计与评价,有助于在多种方案择取最佳方案,也可以对方案进行优化。

1  CATIA软件技术综述

关于研制客车车身这一过程其设计与制造不仅难度偏高,而且需要涉及多方面协作、频繁更改设计等,过去以“劳动密集”为主的手工生产模式,逐步替换为冲压生产模式,设计与制作冲压模具需依据客车车身表面的数学模型。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客车行业设计与制造的现代化,起始点应为客车车身表面数字模型的构建。现阶段,不断发展与大范围应用的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根本上促进了以往客车研制的变革,关于其设计制造过程开始向数字化传递模式转变,研制客车的过程本质上为产品数字化定义、传递数据、拓延及加工的一个过程,而其中CATIA软件发挥着巨大作用。接下来,本文简要分析其有关核心技术。

1.1 混合建模技术

设计对象:依托于CATIA软件形成的设计环境,不管是曲面还是实体,均可以实现交互操作。参数与变量化: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有关设计人员不需要顾虑参数化设计目标,这是因为CATIA具备变量驱动能力与后参数化性能。智能与几何工程:针对企业而言,将企业所积累的经验融合于CATIA知识库,对企业新手进行指导,或者是应用于开发新车型的指导,可以缩短其推向市场所需时间。

1.2 方便产品周期内部修改

不管是曲面造型还是实体建模,因为CATIA具有智能科学化的树结构,可以方便对产品多次修改,在最后的设计阶段即便需要进行重大修改,更新原有方案通过CATIA能轻松实现。

1.3 全体模块之间的相关性

关于CATIA每一模块均能体现在相同的数据平台上,所以CATIA每一模块具有明显的强相关性,例如修改三维模型,可以在二维模型清晰体现,还能呈現在模拟分析与数控加工中。

1.4 设计环境并行

通过CATIA可以形成混合建模方式及多模型链接环境,进一步普及了并行工程设计模式在人们心中的认知,总体设计部门只需要放出基本结构尺寸,相关系统工作人员则开始工作,在实现协同工作的同时不会相互牵连;因为模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性,使得上游环节的设计结果能为下游提供参考。与此同时,上游所修改设计能对下游刷新造成直接影响,从而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并行工程设计环境。

1.5 覆盖整个产品开发过程

CATIA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由设计产品概念开始至产品最终形成,CATIA以可靠精确的解决模式提供完备的二维、三维、数据管理与参数化混合建模手段。同时,CATIA作为高度集成化的软件,有机结合了工程仿真、机械设计,工程分析以及数控加工等,从而为用户创造良好的无纸化工作环境,尤其是CATIA中的关于汽车、客车业的有关模块。

2  正向设计

2.1 设计与布置前围总成

在这一设计与布置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关键的风窗玻璃上横梁、A柱、风窗玻璃下横梁及龙门梁。异型管与矩形管是车身骨架重要组成要素。应用CATIA当中的实体设计板块,客车车身骨架设计的基本方法通常为两种,直管拉伸以及单(双)曲管的扫略命令,然后再以修剪等相关命令修饰模型。有关前围A柱,采取的建模方法是:在其外蒙皮L1分割曲线上,随意选择某点Q,在点Q绘制L1曲线平面;然后绘制A柱外蒙皮和平面α之间的交线L2;工作草图于平面α建立,然后绘制其矩形截面,在蒙皮内部约束矩形当中的某一直角点M和点Q之间的距离是S,然后约束和M相靠近直角点N和交线L2之间的距离同样是S;将截面作为轮廓,将曲线作为扫略线,通过扫略命令形成A柱模型。基于制造零件的工艺性为视角,最好将前窗玻璃的上与下横梁设计为单曲管。然后,再依据其他总成的有关要求,对各种骨架与支架进行布置。图1为前围骨架总成的3D几何模型,核校与布置刮水器,可在完成3D几何模型后,通过CATIA的DMU模块,展开模拟分析与运动仿真,测验刮刷面积自身的合理性,检查是否会干涉其余部件运动。

2.2 设计与布置顶盖总成

在实际设计顶盖总成时,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大方面:布置顶盖横梁需根据门柱以及侧窗立柱的位置,最好形成封闭环结构,并遵循制造与装配侧窗与舱门的工艺性原则低于安全性原则;布置顶盖纵梁需要综合考察顶盖外蒙皮的行李架、下料规格的断面结构、安全顶窗以及空调的开口尺寸等因素;布置安全顶窗需要方便车内进行换气以及满足GB7258关于撤离舱口的要求;布置空调需考虑整车前后桥载荷的分布情况;然后依据其他总成具体要求进行相应支架的布置。图2为顶盖骨架总成完成的3D几何模型。

2.3 设计与布置后围总成

关于后围总成部分和前围总成较为类似,在和搭接设计其他总成完成后,重点是布置外蒙皮安装模式与校检后背门的运动。值得关注的是,在后背门止口部分安装后围外蒙皮通常有两种方向:

首先,在客车车身X方向布置,从车后朝车前加以固定;其次,在客车车身方向布置,从车内朝车外加以固定。因为后围外蒙皮固定其两侧外边缘,在Y方向从车外朝车内固定,因此要是选择后一方案布置,则致使在车身的Y方向相同部件具有不同方向受力情况,对后围外蒙皮装配的余量调节造成影响。应在车身结构允许的情况,最好选取前一种方案进行布置。在对后背门进行布置时,需依据造型选择相应的铰链结构,确保舱门运动过程与翻起角度不会干涉、门锁锁止安全可靠等。图3为围骨架总成完成的3D几何模型。

2.4 關联化与通用化设计

在应用CATIA软件辅助设计客车车身正向时,建立的车型基础三维几何模型,需要实现部件关联化与总成通用化。首先,总成通用化。研发团队初期定义产品时,一方面应完成研发已确定的市场单一车型,另一方面还需对今后若干可能产品变化的状态进行综合考虑。实际布置中应反复平衡各种变化状态,然后明确最终的平台车型产品方案,从而降低后续由于客户定制产生的设计、采购、生产与售后等方面成本。比如某一平台车型,要是变化的仅为整车长度,需要确保模具成型化与骨架工装的通用化;要是变化仅为高配置与低配置,需确保在满足客户实际要求的情况下,更换一些附件与内饰,局部调整车身骨架的更改。比如二级踏步的首次布置中,必须考虑布置低入口城市客车的有关需求,只有保证两者之间的平衡才可以明确产品的最终方案。其次,部件关联化。关联化,其主要指的是在局部范围之内,设置参考基准部件尺寸与位置约束条件产生变化后,可以驱动其余将该部件视为基准参考部件自动呈现变化。比如,某客车当侧围窗立柱发生了位置变化,车身的顶盖横梁可以自动更新至指定位置,而如果是横截面状态产生变化,那么其立柱内饰横截面的状态会自主更新到至横截面相对应的状态。

3  客车车身曲面设计

3.1 曲面建模

通过CATIA软件当中的GSD工具箱,展开曲面建模。将轮廓线作为其外部参考,将曲面建模所涉及的边界或是特征曲线提取出来,现下主要为以下几种方式,具体包含Pointcontinuity、Nopropagation等,之后通过扫描、拉伸、填充等创建曲面的方法,依据上述曲面建模具体原则和相应的顺序,创建半车身整体曲面,具体如图4所示。

3.2 评价车身曲面品质

基于CATIA环境,检测曲面品质的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反射线法,相比曲面连续次数反射线的会少1次。要是相邻两个曲面断开其上反射线断,那么这两个曲面属点连续最多;要是反射线存在尖点,那么曲面切矢为连续的;要是光滑过度为曲率连续。

其次,Isophote(等照度法),相比曲面连续等照度线连续次的会少1次,也就是说要是相邻的等照度线光滑过渡,曲面间符合曲率连续。除此之外,其形状也能呈现出变化的曲面形状。

再次,高光线法。所谓高光线其主要基于反射线而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原理和反射线法十分类似,而差异点是在构建高光线时,视点重合光源会。

最后,环境反射,借助视觉效果对曲面品质进行检测。相比于轿车,客车曲面的品质标准并不严格,可依然需要确保相应的光顺程度。由于光顺曲面能延迟或者是消除涡流形成与空气跗面剥离,可以提升整个客车的空气动力性能。图5为反射线检验客车车身曲面。

3.3 分割车身零部件曲面

在创建完成客车整体车身曲面之后,应依据零部件形状分割处理车身整体曲面,获得客车车身的每一零件基准曲面。从车身整体曲面进行分割获得的零件基准曲面主要为:前围蒙皮、雾灯、车大灯、前风窗玻璃、转向灯、侧窗玻璃、后围蒙皮等具体如图6所示。分两步展开零部件分割:首先,投影,在整体曲面上投影零件边界轮廓线,获得零部件附着在整体曲面的边界线;其次,裁切,应用CATIA系统当中的裁切工具,获得分割边界线的参考对整体曲面进行裁切。通过零部件自身基准曲面,通过Part Design功能,对曲面进行增厚处理,实现各基准曲面实体化。之后设置各零部件材质,依据设计颜色配色并对整车造型进行观察。图6为客车车身创建的模型图。

4  结束语

设计客车车身时应用具备辅助功能的CATIA软件,可以在提升设计效率的基础上,尽早找出设计存在的问题减少研发成本投入。模型数据的建立,是下游进行模拟仿真与分析的前提。实现平衡工艺可行性与仿真数据之后,及时修改模型数据,然后将试制与路试中存在的问题反馈出来,实现模型数据的完善。模型数据完善后,能为未来变型产品以及研发新平台产品提供基础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立君,崔守基,陈博.CATIA软件与客车车身设计[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6,38(03):21-24.

[2]李红,陈靖芯,徐晶,沈德华.CATIAV5软件环境下客车车身数字化设计技术[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4(06):4-6.

[3]王磊,金达锋,李轩.基于CATIA的大客车车身曲面设计[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6(06):11-13.

[4]赵文亮,徐鹏,王赢.基于CATIA的公交车骨架建模方法[J].汽车实用技术,2015(06):71-73.

猜你喜欢
客车
中国“明星”
安凯客车再获合肥公交400辆客车大单
20周岁的女青年是否可以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驾驶证?
兜圈的客车
兜圈的客车
海格客车联手斯堪尼亚推出七大系列新款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