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性研究

2020-09-10 07:22许娟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灾害损失人类

许娟

摘要:本文采取数据分析法、地理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归纳法等方法,对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性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域差异性研究以及我国最适宜人们居住的地方。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以上各个方面的研究,从而得出结论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低、破坏强度小的地区是最适宜人们居住的地方。

关键词:自然灾害;影响;地域差异性;居住地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地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不同的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的种类不同,所以造成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除此,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也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差异性。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性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只有了解和理解了我国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域差异性,这样才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为我国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 灾害的内涵及分类

1.1 灾害的内涵

灾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灾害的最主要和最普通的特点就是它会给人类带来损失,但是并非一切导致损失的事件都称为灾害,而只有那些导致灾害承受体无法依靠本身能力来恢复的损失的事件,才能算是灾害。狭义的灾害是指自然灾害,本文主要是指狭义的灾害,即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一词取自英文Natural disaster,中文称为天灾。我们知道自然界一直在不停地变化着,这种变化通称为“自然变异”;当自然变异增大到可以对人类或环境造成破坏的程度时,则称为“自然灾变”;自然灾变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破坏或比较严重影响时才称为“自然灾害”。例如,一般性的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并不能称为灾害,只有这些事件能够给人类和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时,才能构成灾害。必须说明的是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事件或自然力量,“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的财产损失”是其自然灾害发生的后果。比如说,在偏僻险恶的山区时常会发生滑坡等现象,但是它并不是自然灾害,因为它对人类生命和社会财产没有造成破坏。同样,在战争期间虽然对人类生命和社会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不是自然事件或自然力量引发的,也不能成为是自然灾害。

1.2 自然灾害的分类

自然灾害的分类标准不同,因此自然灾害的种类的划分多种多样。从过程特性看,自然灾害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突变型 ,如地震、泥石流、火灾等,它们的发生往往是缺少先兆,发作是突发的,发生过程历时较短,但破坏性很大,而且可能在短期内重复发作。第二种类型是发展型,暴雨、台风、洪水等属于这一类型。与突发型相比,它们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种正常自然过程累积的结果,它们的发展是较迅速的,但比突发型灾害要缓慢得多,因而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估计性。第三种是持续型,旱灾、洪灾、传染病、生物病灾害就属于这种类型。它们的持续时间比较长。第四类是环境演变型或称演变型,比如沙漠化、水土流失、冻土等属于此类。这类自然灾害是一种长期的自然过程。

从时间尺度来看,地球发生的过程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快速过程,另一种是缓慢的过程。我们把这种快速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人们无能为力或能力不够或者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的快速过程称为自然灾害。

依据主次关系,把自然灾害划分为原生自然灾害和次生自然灾害。原生自然灾害是指在时间上最早发生并起作用的灾害。由原生灾害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原生灾害造成的破坏是直接性的,次生灾害造成的破坏是原生灾害间接引发的。

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环境污染灾害、火灾、海洋灾害、生物灾害6类。又按不同的方式划分为44个种类。本文主要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进行研究。

2 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影响,也包括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人民生活等的影响。

自然灾害无疑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是从世界范围来说,还是就我国而言,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据统计,全球自然灾害导致每年死亡25000人,财产损失500—1000亿美元。中国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受灾约3亿多人,因灾死亡6000多人。

2.1 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农业的自然性特点决定了农业更容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各种自然灾害几乎都会给农业带来危害和损失。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惨重。例如,在2008—2009年我国相继发生的两场严重的雪灾。一场是发生在2008年1月10日—2月2日南方地区百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其影响范围包括贵州、湖南、安徽在内的全国多个省市区,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1187.4万平方米,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另一场是发生于2009年11月8日—11月13日的北方雪灾,影响范围包括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等8省19区,农作物受灾29.53万平方米。各种自然灾害不但会造成各种农作物尤其是粮食的大面积减产,也会对林业、牧业和渔业等造成严重危害。由于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我们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2.2 自然灾害对工业和采掘业的影响

由于工业区的人员,厂房和机器设备相对集中,因此也极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其破坏程度最高。其中对工矿企业的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程度较高的地震、洪水、风暴潮等等,这些自然灾害时常会造成整个企业或一部分企业顷刻间毁灭。

2.3 自然灾害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自然灾害往往也会对第三产业如旅游業、交通运输、通讯业、金融业等等产生重大的影响。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正常秩序,这样将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重大的损失和破坏。例如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有:直接破坏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设施,抑制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数量的增长,减少旅游收入,影响旅游营销的渠道,损失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吸引力。

2.4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造成的危害

近些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造成的人口伤亡也越来越多。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不仅包括生理伤害,也包括心理和精神伤害。例如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的地震,截至2008年9月份,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3464人受伤,这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其损失占四川省总损失的91.3%。同时给灾区人民的精神造成巨大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不正当的灾害应激行为和灾后恐惧心理等等。无论是生理的危害还是精神心理上的危害都会有很大的消极社会作用和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正常行为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剧灾后社会秩序的混乱。

2.5 造成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破坏

无论地震还是洪涝灾害,还是其他的自然灾害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建设产生重大的破坏。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损失最多见的是建筑物的损毁、倒塌和由此引起的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破坏主要体现在房屋破坏损失比和建筑物平均震害率两个方面。

除以上影响之外,还会造成邮电,公用事业等行业收入损失,流动资金损失,商业销售系统的损失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损失。

3 各类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均有分布,但是它们的地域分布不同。本文将对我国主要的7种自然灾害以及不同的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研究。

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台港澳地区八大地区。那么,各个地区又有哪些自然灾害呢?

3.1 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上海市。华东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灾害、旱灾、热带风暴、霜冻、地震、病虫害、森林灾害、地质灾害等等。

3.2 华南地区

华南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在华南地区。自然灾害规模大、来势凶猛、种类多、破坏力度大。主要有水灾、瘟疫、地震、干旱、风灾、雹灾。

3.3 华中地区

华中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几个省份。

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灾害、风灾、火灾、洪水灾害、泥石流、地震灾害等。

3.4 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是指我国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该地区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虫灾、风灾、雹灾、低温冷害、地震、疫灾等。

3.5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主要是指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甘肃省。在我国西北地区年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其发生规模大、破坏力强、地域差异性明显。其中发生在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灾害、霜灾、冰雹、地震、寒潮等等。由于西北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干旱灾害最为严重,其次是水洪灾害(西北地区的水洪灾害主要是暴雨型水灾),除此,还有冰雹、霜冻、地震灾害等等。

3.6 东北地区

在我国东北地区是指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东北地区自然灾害繁多。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暴雨、台风、低温霜冻、冰雹、干热风、森林火灾等多种气候气象灾害,粘虫、蚜虫、小麦锈病、稻瘟疫、松毛虫等百余种病虫害等多种灾害。此外,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地貌以及风蚀、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等多种环境灾害。

3.7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在这些省份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地震、滑坡、泥石流、旱灾、霜冻灾害等等。

3.8 台港澳地区

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地震、海啸。

4 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地域差异性评价

在不同的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不同,并且危害程度也不同。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各个省份的灾害发生次数、强度、破坏程度都不尽相同。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自然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而自然灾害发生较少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按其发生的次数,从大到小的排名依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

5 分析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人类选择自己的居住地,往往是希望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阳光明媚,空气新鲜。能给自己带来舒适感的地方,但是,事实却与自己的想象不符合甚至相悖。那么什么地方才适宜人类的居住呢?选择居住地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除此,自然灾害也会严重影响人类居住。自然灾害发生的破坏等级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毁坏。若是基本完好、轻微破坏将不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但是中等破坏、严重破坏、毁坏将会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会导致很多人无家可归。

而自然灾害影响较低的省份由低到高依次为:宁夏、青海、黑龙江、新疆、吉林、贵州、辽宁、广西、广东、江西。从自然灾害学的角度来看,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省份便是宁夏、青海、黑龙江、新疆、吉林、贵州、辽宁、广西、广东、江西。

参考文献:

[1] 王静爱,史培军,王平,等.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格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葛全胜,彭桂堂.自然灾害[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 陈颙,史培军.自然灾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07.

[4] 石辉,彭柯珊.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04).

[5] 张宝军,马玉玲,李仪.我国自然灾害分类标准化[J].自然灾害学报,2013(05).

[6] 曲国胜,高庆华,杨华庭.我国自然灾害评估亟待解决的问题[J].地学前缘,1996(03).

[7] 彭柯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分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03).

[8] 张业成,张春山,张梁.中国地质灾害系统层次分析与综合灾度计算[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3(28).

[9] 刘东,胡明形.森林灾害风险分区研究现状及趋势[J].林业经济,2013.

[10] 朱靖,黄寰.自然灾害与经济增长之辨析[J].人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 李宏.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

[12] 郑远长.全球自然灾害概述[J].中国减灾,2000(01).

[13] 張伟东,姚建义,田野李,等.我国近二十年自然灾害回顾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9(06).

[14] 张明明,陈开敏.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治理[J].中国与世界,2009.

[15] 刘年喜.农作物生物灾害的形势与对策[J].中国植物刊.2007(06).

[16] 韩宝磊.自然灾害的影响分析及其应对措施[J].山东纺织经济,2009(02).

[17] 梁必骐.自然灾害的影响与防范[J].广东气象,2007(03).

[18] 廖永丰,赵飞,王志强,等.2011—2011年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空间分布格局分析[J].灾害学,2013(04).

[19] 刘胜武,周崇顺.安徽省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对策[J].灾害学,1990(03).

[20] 陈海燕.浙江省陆域的主要自然灾害的概述[J].科技通报,2004(04).

[21] 黄荣辉,陈栋,刘永.中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和持续性暴雨的发生特征及成因[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2(01).

[22] 钱维宏,张薇薇.我国近46年的寒潮时空变化与冬季增温[J].大气科学,2007(06).

[23] 魏凤英,张婷.东北地区干旱强度频率分析特征及其环境背景[J].自然灾害学报,2009(03).

[24] 张长平,董蕴辉,尚志宏.东北地区自然灾害组合类型分析及灾害区划[J].东北水利水电,1993(38).

[25] 曾菊平,曾城,欧阳芳,等.2000—2010年全国森林生物灾害发生、损失与趋势分析[J].生物灾害科学,2014(01).

[26] 杨华庭.近十年来的海洋灾害与减灾[J].海洋预报,2002(01).

[27] 高庆华,马宗晋,张亚成,等.自然灾害评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是环县合道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灾害损失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两败俱伤
灾害肆虐
谁变成了人类?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亡羊补牢
损失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