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张会韧性女孩迎春天

2020-09-10 07:22
当代体育 2020年17期
关键词:冰鞋体校滑冰

1988年,张会出生在哈尔滨的宾县。她出生时父母刚刚从农村搬进县城,没有固定工作,夫妻俩决定以做豆腐为营生。做豆腐是个苦差事,小张会每天看着父母起早贪黑地干活,用辛勤的劳动勉强维系着一家五口的生计。自从练了滑冰,张会暗暗下决心——用体育改變生活,改变命运。

体校出来能当老师,比做豆腐强,每个月只交 60块钱伙食费,因为这个我就去了业余体校上小学时张会就已经显露出骨子里的韧性。10岁那年县里组织越野跑步比赛,全校学生一律参加,几公里的距离对于小学生们来说着实是个挑战,大多数孩子都是走走停停,张会却坚持从头跑到尾,并率先冲线。

东北的小学,一到了冬天,老师就带着学生们在操场浇的冰场滑冰。张会胆儿大,一上冰就比别人滑得好,很快就能滑行自如了。“当时就觉得在冰场上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张会说。跑得快加上滑得好,学校老师把张会推荐到县里去训练滑冰。

这是张会开始真正系统练习速度滑冰。每天放学,同学们三五成群约着出去玩儿或一起回家,张会只能背着书包自己去体校滑冰,训练完再摸黑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回家写作业。父母因为忙于生计从来不接送张会,也从没去训练的地方看过她,小小年纪的张会对此也早已习惯,养成了独立的性格。

那时训练都是在室外的冰场,冰场的里道和外道是用雪堆隔开的,不是正规冰场的板墙。刚开始练滑冰张会和队友们都会经常摔跤扎到雪堆里。“有一次摔到雪堆里嘴卡了一个口子,这是滑冰以来第一次受伤。”张会回忆着。

冬天零下20多度,下午四五点天就黑了。队员们穿个线衣线裤,外面套个滑冰的连体服,教练拿着个大探照灯照亮儿,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练了一年,张会拿到了县城比赛第一名的成绩。一起来的二三十个队员最后只剩下三名,她是唯一的女孩。

到了张会12岁这年,因为在县里滑冰成绩好,县体校的王教练来到张会家。“王教练说可以把我输送到哈体校的第三分校去,成绩再突出可以上中专,中专毕业后可以分配回地方的小学当体育老师,每个月只需要交付60块钱的伙食费。那时的冰刀冰鞋还是学校的,我妈问我愿不愿意去,我说愿意。”为了这几个听着“诱人”的条件,张会被送到了哈尔滨市呼兰第三业余体校。

妈妈带着2000元钱去哈尔滨看病,结果用这个钱给我买了双冰鞋在体校的日子张会一直踏踏实实,把自己的训练和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条,成绩也是稳步提升,不到两年时间就获得了哈尔滨市速度滑冰比赛所在年龄组的第一。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大杨扬为中国获得了第一枚冬奥会金牌,当时在体校的教练李彦涛觉得短道速滑是中国很有发展的冬季项目,又正赶上哈尔滨市体校招收短道速滑运动员,李彦涛觉得这对张会来说是个好机会,便想尽力说服张会和父母转项短道。

没想到张会开始却一口回绝了教练的好意,原因却是父母借钱给买的1500元的国产速滑冰鞋刚刚穿了一年。“要换项目还得花钱买器材,再加上当时对短道不了解,所以不愿意去。”张会说。

但张会妈妈听了教练的想法并没有马上否定,妈妈雇了辆车带着张会从呼兰到了哈尔滨。一切好像冥冥中自有天注定,到了哈尔滨市体校正赶上上冰训练,短道速滑教练从张会的自身身体条件和短道的项目发展,悉心劝说张会和妈妈转项,妈妈觉得不应该让钱牵绊孩子的发展,当即决定用身上带来看病的2000 元钱给张会买了一双短道速滑的国产冰刀和冰鞋。这是张会转项短道后的第一双鞋。

“现在想来非常感谢李彦涛教练,没有他当初的坚持,就没有我后来取得的成绩。”张会说。

家里贷款把房子抵押了,给我买了双6000多块钱的进口冰鞋张会正式转项练习短道速滑。第一个赛季,张会就能和队里的老队员们取得一样的成绩。顺理成章地,她进入了哈尔滨市体工队(现哈尔滨市冬运中心)训练。“当时政策变化快,中专毕业不给分配工作了,但到了体工队成绩好了给开工资。”张会毫不回避自己曾经对于未来的小期盼,每每谈到这些“待遇”问题,都朴实地一笑而过。

到了体工队,张会和2014年索契冬奥会冠军张虹成了队友,当时队里她俩的成绩数一数二。两个赛季的时间,张会就达到了队里给开工资的成绩——全国比赛A组的前32名。

成绩要想提高,器材就得跟得上。2004年,最初的那双冰鞋经过两个赛季已经破旧不堪,鞋也破了,刀也开了。这时张会的父母又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用房子抵押贷款给孩子买冰鞋!“父母都是农村人,姐姐和弟弟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所以到了体工队以后我的生活开销一部分都是姐姐和弟弟挣的钱,上中专一年还有3000多元的学费,所以那会儿经济压力有点大。”张会坦言。这双6000多元的冰鞋是张会的第一双进口冰鞋。

2006年,队里聘请了韩国教练吕瑞希担任短道速滑女队教练,以备战2008年的第11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吕睿熙秉承了韩国教练一贯的执教风格——严苛、残酷,超大的训练量,严格的体重控制标准,不近人情的训练方式。“知道他是为了我们好,知道自己的成绩在进步,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在吕睿熙的带领下张会的成绩在短期内有了提高,很快她就拿到了全国联赛的冠军。在全国八届冬运会上,由张会和张虹领衔的哈尔滨队获得了短道速滑女子团体第三名的成绩,在这之后,张虹转项速度滑冰,而张会被短道速滑国家队收走。

几年的滑冰训练过往中,她一直透着一股韧劲儿。“从小到大都是自己训练,比别人要练得多,别人不练我还练,那时除了训练没有别的事情做,也没有业余爱好。”这样训练吃饭睡觉三点一线的几年生活,让她一步步稳定攀升,得到了进入国家队的机会。

有王濛和周洋顶着,我的压力小多了

20岁进入国家队,身边都是国内最顶尖的好手,张会说她有点“懵”。“刚到北京时天天偷着哭,觉得自己有点高攀,也有点害怕。”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张会像许多“新兵”一样,都有过不适应的阶段。

是一次军训让张会融入了国家队的集体,与队友们渐渐熟了起来。军训时张会因为不适应新环境加上着急上火,发起了高烧,队友们对她格外照顾,再加上大家同吃同住,这促进感情的催化剂让张会渐渐打开了心结。

军训回来,正值温哥华冬奥会备战周期,张会为了能尽快缩小与队友们的差距,开启了闷头苦练的模式。“除了要比别人练的多没有别的想法。”张会的努力被主教練李琰看在眼中,她把张会往接力项目重点培养。在进入国家队5个月后,张会迎来了自己第一次世界杯之旅,这次世界杯张会获得了接力项目冠军,并且在半决赛时打破了世界纪录。在温哥华冬奥会前的两个赛季里,张会一直都被李琰用作接力比赛的主力,李琰曾表示过,平时在场下非常踏实的张会,总能在比赛中非常好地贯彻教练的战术安排,是接力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等待温哥华冬奥会出征名单的那段时间对张会来说是个煎熬的过程,她没有绝对主力的把握,但在近两年的接力项目比赛中她基本稳坐首发。“名单越没宣布的时候心里越忐忑, 因为太想要这个机会了。”如今张会回忆起那段时光,仍微微激动。“好在我的心态比较好,能自己调节,我觉得我已经尽全力了。”

出征前一个月,大名单公布,上面有张会的名字,那一刻她的心落了地,随之而来的是赛前更压抑和紧张的训练。名单中女子接力比赛张会与王濛和周洋这样的知名运动员搭档,她并没有感觉压力倍增,反倒感到些许轻松。“我们天天在一起训练,世界上最好的短距离的王濛和长距离的周洋,自然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张会笑言。

当时在各个级别世界比赛中,女子3000米接力项目,中韩两国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两队势均力敌。赛前中国队已经对韩国队进行了细致分析,布置好了应变技战术。

从开始到最后我们都坚信这块金牌是我们的

这是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比赛。韩国队员们在比赛结束后举着国旗绕场欢呼、拥抱,这一幕当时让所有人都确信了韩国已将这枚金牌收入囊中。

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A组决赛,这是张会在温哥华冬奥会上的唯一一个比赛项目,她与队友王濛、周洋、孙琳琳一起与韩国队展开了拉锯战,交替领头,最终在韩国队员率先冲线后结束了这场紧张刺激的战役。而在一旁看着他人庆祝胜利的中国队“四朵金花”们手拉手慢慢滑行,脸庞难掩与金牌擦肩而过的遗憾与失落。此时在场边的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双手高举向裁判提出抗议,几位裁判在场边商议,时间一分一秒煎熬着中国队和韩国队。漫长的5分钟后,主裁滑向场边的韩国队教练,随着裁判的一声“Foul”(犯规),赛场大屏幕上打出了由中国队创造的新的世界纪录:4 分06秒61!一次弯道滑行时中韩两队员的身体接触,韩国队员的一个抡臂动作,断送了她们的卫冕之路。至此,韩国人四届冬奥会在短道速滑女子接力项目上的垄断,被中国姑娘打破了!

赛前与名气响亮的队友王濛和周洋相比,许多人对年轻的张会并不熟悉,但经过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接力比赛和赛后的那次“小插曲”,让很多在赛场上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认识了这个下巴包着纱布在最高领奖台上的女孩。

原来,在裁判改判后,4个姑娘一同跑向场边,拥抱主教练李琰,兴奋的王濛想跃上护墙时,她跷起的右脚冰刀不小心把身后的张会划伤了,张会的下巴和嘴唇间被划了一个2厘米左右的口子。可这并没有影响她庆祝胜利的喜悦,张会左手捂着下巴止血,右手举起五星红旗的一角,4位姑娘让国旗飘扬在了冬奥会的短道速滑赛场。“当时就是感觉疼,然后摸脸的时候发现出血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不过没有什么问题,缝几针就行了”短暂庆祝过后张会被带到场馆的医务室进行了简单的治疗—— 缝了10针。缝针时她还不让医生打麻药,这让一旁的队友们看着十分揪心,倒是这位即将年满22岁的小姑娘表现得十分轻松,还一个劲儿地安慰大家,小声说着“没事儿”。

经过简单包扎后,带着“补丁”的张会与队友一同登上了冠军领奖台,脸上虽然贴着纱布,但她的笑容却依然灿烂。

猜你喜欢
冰鞋体校滑冰
滑冰大比拼
体校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有效防范策略探索
“鞋匠” 王阳:冰鞋延续我的冬奥梦
小xiǎo田tián鼠shǔ溜liū冰bīnɡ
小老鼠滑冰
“滑冰”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滑冰
孩子们的冠军梦
为什么冰刀能减少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