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0-09-10 07:22廖怡安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脏

廖怡安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影像科2019年6~9月之间收治64例肝脏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情况。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简便诊断的检出率为96.88%,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2.81%,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检查结果准确性更高,更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造影 肝脏 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肝脏肿瘤是一种消化系统原发肿瘤病灶转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多种疾病所导致的疾病类型,临床上通常通过肝脏肿瘤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和恶性,因而早期准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是组织病理检查以外,最为常用的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技术。本研究以我院影像科2019年6~9月之间收治64例肝脏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对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影像科2019年6~9月之间收治64例肝脏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男36例,女28例,年龄45~65岁,平均(56.3±7.8)岁,病灶直径2.5~6.1cm之间,平均(4.3±1.5)cm。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肝脏良性肿瘤患者19例(局部性结节增生2例,炎性病变4例,肝硬化结节4例,肝血管瘤9例)以及肝脏恶性肿瘤4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39例,转移性肝癌6例)。

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临床研究知情且合同,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出现肝区疼痛症状,并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肝脏肿瘤;患者均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或是中途退出临床研究者;哺乳期或是妊娠期女性;合并造影剂过敏者;合并肺动脉栓塞、肺水肿、呼吸衰竭、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力衰竭等疾病者。

1.2 方法

全部观察对象均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2.0MHz~8.0MH之间,对患者肝脏实施动态的连续多切面超声扫描,观察患者病灶部位后方回声、边界、血供、形态、大小和位置情况。常规超声检查完成后,对探头频率进行适当调整,确定靶目标后实施超声造影检查,由轴静脉注入2~4ml超声造影剂,随后快速注入5ml生理盐水,分别对患者动脉期8~30s、门脉期31~120s、延迟期121~360s等不同阶段的廓清全过程、充盈情况以及造影剂灌注情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动脉相、延迟相、门脉相均未见增强或是高增强,且病灶回声升高且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判断为良性;动脉相、延迟相、门脉相均可见低增强,且病灶回声低于正常组织,判断为恶性。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加以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率(%) 表示,应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应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若<0.05则代表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超声造影检查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简便诊断的检出率为96.88%,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2.81%,两种技术的疾病检出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肝脏肿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占位性病变,组织病理检查是当前临床上用于肝脏肿瘤良恶性判断的“金标准”,然而,组织病理检查作为创伤性检查技术的一种,相比影像学检查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的机体健康,且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操作过程更加简便,检查结果可靠性较高,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超声检查技术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够对患者肝脏肿瘤的血流分布以及病灶内部回声情况进行更加清晰的观察,且超声检查方法能夠准确检测到患者肝脏主要血管血流情况以及肝脏较大分支血管的血流情况,但是,影像学检查技术对于肝脏内的微细血管血流情况不能准确的检查到。解剖学研究结果证实,正常的肝脏组织中,肝动脉双重供血占比在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二十五之间,而门静脉供血占比在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七十五之间,对于恶性肝脏肿瘤疾病患者,其癌细胞可见几何方式的快速生长,这也是肝脏恶性肿瘤病灶快速增殖的主要原因,肝动脉和肝门静脉内血液通常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随着肝脏恶性肿瘤的逐渐增生发展,其还会出现假包膜和致密组织结构等特征,且肿瘤病灶内部与周围血流较为丰富,因而常规的超声检查对于小病灶恶性肝肿瘤检查的敏感度较低。超声造影检查能够在患者外周静脉注入造影剂,通过气体声学特征,动态、实时观察患者的肝脏内病灶情况,并参考肝脏病灶增强组织声学特性诊断良恶性。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超声造影检查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检出率为96.88%,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2.81%,两种技术的疾病检出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超声造影检查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鉴别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检查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检查结果准确性更高,更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顾树江,张春铭.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18,4(33):12-13.

[2]吕磊,陈巧艳.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000(006):117-117.

[3]栾晓丽.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130+132.

[4]郭俊兰,包·巴音其其格.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16,v.8(03):38-39.

[5]陈永辉,陈洪东.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024(008):P.134-135.

猜你喜欢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脏
频繁染发伤肝
肝脏需要擦洗吗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对比研究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超声腔内造影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肝脏病人的饮食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