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与修复措施研究

2020-09-10 22:26李春霞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路面病害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

李春霞

摘 要:近年来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各种病害愈发突出,极大地影响着行车安全,降低了行车速度。而沥青路面的应用十分广泛,常见病害的科学处治更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研究有效的修复措施,延长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修复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识码:A

1 龟裂

1.1 龟裂病害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中,龟裂是一种较常见的情况。龟裂一般发生在公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表层,龟裂危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公路施工过程中水稳基层的强度没有达到公路交通承载要求。公路路面龟裂现象的主要表现是路面表面形成接续性的裂纹并向周围延伸,给道路交通带来直接影响。公路的路基问题也会导致龟裂。当路基强度与公路使用标准存在差异时,就会对路基造成一定的侵蚀作用,路基会逐渐沉降,最终造成公路路面龟裂。

1.2 龟裂修复

公路路面产生龟裂后需要及时维修,具体维修措施要依据龟裂程度灵活应用。龟裂程度较轻的公路路面可对龟裂部位进行铣刨操作,铣刨维修过程可以利用专业的铣刨机械设备对局部龟裂路面进行修复;较严重的路面龟裂则需要使用切割维修方式对产生龟裂的路面部分进行切割重铺,使用专业的切割机械设备对龟裂部分进行打碎处理,清理干净原有路面碎块,还要检验原有路基,如果路基完好,就在路基上进行局部路面重铺,如果路基已损坏,就要先进行路基施工,然后再铺设路面[1]。

2 坑槽

2.1 坑槽病害

坑槽是由于公路路面塌陷断裂导致的,出现坑槽的原因中,施工质量因素需要引起相关单位的注意。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与众多因素相关,如施工材料质量、沥青混凝土搅拌、公路养护等,如果施工过程控制得不够严谨规范,就会影响公路的整体质量,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就会由于上述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而出现坑槽现象。

由于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对材料的粘合性要求较高,如果沥青与其他辅料之间的粘合度达不到相关要求,就会影响路面的性能指标。沥青混合中的碎石料粘合效果不良、沥青用量多或少等,都会严重影响公路施工用料的密实性,从而造成坑槽问题。

2.2 坑槽修复

坑槽维修技术根据实施原理分为冷补技术和热补技术。冷补技术的实施中,需对坑槽部位进行检测,测量并确定要填补的面积。维修中使用专业的切割设备,严格按照确定的线进行切割操作,对坑槽周边部位的切割要保证边缘光滑,切割完成后,要对相关维修部位进行填充处理。填料要均匀地填入待修补位置,还要保证填料厚度满足压实要求[2]。热补技术则是对需要维修的部位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坑槽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软化性,可以提高路面坑槽的维修效果,更好地让填充料蔓延至全部坑槽部位。

3 路面裂缝

3.1 纵向裂缝病害

成因:(1)地基因素,公路路面病害问题中,路面裂缝是对路面情况影响较大的问题。路面裂缝根据裂缝形态可分为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的成因中,地基因素是一种自然条件对公路路面的影响。地基因素主要是由于公路地基土质结构不均匀导致的。地基导致的路面裂缝一般发生在丘陵等区域,这类区域由于土质较软或地下水较丰富,地基施工中如果没有采用特殊的巩固技术,就会造成地基强度不够,在公路长时间的运载压力下,地基会出现塌陷等现象,致使路面出现裂缝。(2)施工因素,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对路面强度有较大影响,如果施工操作不规范或施工结构不合理,就会影响最终路面的使用。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路基作为公路的重要基础,需要保证施工平整和填料均匀。施工中需要对路基填料进行粉碎,如果粉碎效果不好、填料块较大等都会造成路基填充空隙过大,造成路基受力不均匀等问题。路基填充完成后要反复压实,如果压实操作不到位,路基的强度就难以达到公路建设标准,容易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造成路面裂痕。还有的公路由于地下埋入结构的限制,导致压实过程中不能实现宽碾压,路面边缘的强度就会较其他部位低。另外,为了提高公路施工效率,会采用多段共同施工的方式,这种方式会使公路路面存在施工衔接缝,如果衔接缝的处理不够科学也会出现路面裂缝。(3)渗水因素,公路建设施工中会存在一些隔离带等部位,主要以土层覆盖为主,在自然降雨过程中形成渗水效应,使公路路面下层的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形成膨胀状态,造成路面裂痕情況。

3.2 横向裂缝病害

成因:(1)基层因素,公路基层由各种材料构成,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因外界影响会产生不同反应,造成基层张力不均,从而影响路面性能,出现路面横向裂缝。路面基层中的不同材料在长期使用中也会形成失水状态,但失水性存在差异,造成基层结构不稳定而产生裂缝。(2)温度因素,公路受外界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温度。路面在长时间处于阳光照射和自然温度环境中时,温度会对路面形成热胀冷缩效应。沥青混凝土在热胀冷缩过程中,内部材料结构也会产生一些改变,容易出现横向裂缝。温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中的粘弹性物质会造成硬化效果,路面容易在这种情况下被拉出裂缝[3]。

3.3 路面裂缝修复

路面裂缝中往往更容易进入杂质,只有清理干净才能进行下一步维修操作。对存在缝隙的路面部位可采用填料进行填充,使缝隙处沟壑与周围路面形成平整表层,在表层上还要进行封口操作,一般封口采用烙铁技术。很多路面裂缝由于宽度较大、深度较深,给路面封堵修复也带来一定困难。如路面裂缝导致的路面高度错落或裂缝边缘不均等,都要在裂缝处进行重新挖掘整理。挖开路面,重新使用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铺设。缝隙较窄的纵向裂缝可对缝隙部位先进行铣刨操作,将出现裂缝的部位边缘平整后,对裂缝填充沥青混凝土。填充过程需要注意沿裂缝的走势填充,然后进行摊铺和压实操作。

4 水侵蚀

4.1 水侵蚀病害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水侵蚀问题,使路面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这一问题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加之过往车辆的载荷冲击,必然加剧路面的破坏程度,缩短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降雨量越大的季节,水侵蚀问题的严重性越大,极大地损害着沥青路面,还将引发沥青黏合性能持续下降,最终失去黏合性能等问题。

4.2 水侵蚀修复

妥善解决水侵蚀问题是养护人员、防治人员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做好沥青路面的防排水工作,以免雨水渗入路基,导致公路路基的结构稳定性下降。以免其他流体渗入路面,引发其他的沥青路面病害问题。一般来说,公路沥青路面的防排水工作需要从“疏通”及“堵塞”两个方面共同开展。首先,沥青路面结构层空隙必须小于7%,路面层之间需要设置防水层。其次,沥青路面的边缘处应该设置排水盲沟,通过排水盲沟加快地表水的排除速度,以免沥青路面长期受到水侵蚀,出现更为严重的病害问题。最后,可以使用新技术,进行公路沥青路面水侵蚀问题的监测。通过监测不同区域的水害问题,及时派出养护人员早做处理,监控地表水引入排水管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处治水侵蚀,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严重程度等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深入剖析病害原因,总结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将常见病害遏制在摇篮中,从根本上降低病害问题的发生率,保证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便捷人们的日常出行,加快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道路程建筑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

参考文献:

[1]郑小渝.沥青路面维修和病害处治中再生材料使用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16.

[2]叶兵.公路沥青路面中长期养护规划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96.

[3]边齐.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J].交通世界,2019

(34):74-75.

猜你喜欢
路面病害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浅析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处理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与探讨
浅析沥青路面早期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