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东渐

2020-09-10 07:22陈顺祥
乡村地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贵阳教堂贵州

陈顺祥

在贵阳市友谊路与陕西路之间、虎门巷以北,坐落着一座中西合璧的教堂建筑——贵阳北天主堂。这座天主教贵州教区主教堂,经历了多次重建和改建,是西方文化传入贵州的重要历史见证。

十六世纪中叶,天主教就已经进入贵州地区。1781年,天主教传入贵阳。传入之初,传教士以民房布道,于建筑不甚讲究。清廷的禁教,也使传教活动很不正常。鸦片战争爆发之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天主教也迅速传播到西南边陲的贵州。

1846年,贵州教区从四川重庆教区分立,成为独立的教區。1850年,在首任主教白斯德望的主持下,落成第一座非民房式的天主教堂。1874年,因教众增多,第三任主教法国传教士李万美拆除原教堂,重建大教堂,由法国传教士毕乐士负责监工修建。次年即将竣工时,现场发生大火使新教堂付之一炬。旋即重新施工,光绪二年(1876年)完成,形成了包括主教府、传教学堂、预修院、小学院及圣心女修院(后迁至六冲关)等规模宏大的中西合璧建筑群。为了与城南六洞桥“贵阳南天主堂”相区别,被称为“北天主堂”。从法国传教士拍下的一组珍贵历史照片中,我们可领略其宏大的规模。惜社会变迁,北天主堂除经堂外,其余建筑均没有保留下来。20世纪80年代及2004年,先后进行两次大规模维修。

经堂是天主堂主体建筑,长近50米,宽18米,礼拜堂跨18米,高近16米,长40米,这在当时算是最大的单体建筑和最大的室内空间了。经堂正面为四柱三间七楼牌坊式山墙。三个贵州传统石库门顶装饰着起源于法国的哥特式尖状劵拱,再往上对应设置三个圆窗,中间一扇直径达3.5米,窗棂雕刻精美,镶满了拼花彩色玻璃,牌楼正脊两端有鸱吻,中间火焰宝珠刹顶上安了一个硕大的铜十字架。明间上部塑竖向匾额为“天主堂”,匾下横排“1875”代表教堂始建时间。由于是传统式样,牌坊上整齐排列多幅山水、花鸟、鱼虫类彩色浮雕,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经堂为双坡小青瓦屋面,其南北侧清水墙面上各开设12樘哥特式尖拱长窗,也镶嵌了彩色玻璃,使其内部形成光怪陆离的神秘氛围。经堂内由两排立柱支撑的三条穹顶,延伸了空间高度,柱顶、门顶夺目的金色木雕显得十分华丽。地面十字形通道用珊瑚红马赛克铺就,仿佛红地毯一般。通道间设置了跪櫈。前部有祭坛,坛正中塑汉白玉圣若瑟雕像,两侧是圣母和守护天神雕像,祭坛背面用马赛克镶嵌圣经故事。两侧窗间亦挂有14幅圣经故事的大型浮雕。经堂后部外墙的五层叠涩压顶上,耸立一座四层六角的楼阁式钟楼,高30余米,在其顶层的东西方向,各安装一直径2米的大钟,攒尖顶宝珠上亦安装了铜十字架。

北天主堂在贵州近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堂创造性地将中式牌楼、梁架、楼阁与教堂的山门、拱厅和钟楼相结合,造型独特,成为中国近代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它不仅开启了贵州近代教堂建筑的先声,而且开创了贵州“牌楼式立面”教堂的先河,在其影响下,之后建设的六冲关圣母堂、凯里天主堂、遵义天主堂、湄潭天主堂、黄平旧州天主堂、石阡天主堂、德江天主堂等,均采用此牌楼式立面,展现出贵州教区与众不同的教堂建筑风格。这些教堂不仅是传教士布道的场所,而且随着西方文化的深化影响,其哥特式尖券拱窗、罗马式半圆拱窗等西方建筑元素也逐步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建筑之中。清末,基督新教也逐步传入贵州并迅速发展,福音堂、教会医院和学校大量涌现,也对贵州传统建筑带来了新的影响。

当然,西方文化传播并非仅有传教一途。

清末民初,由于西方列强的影响,国家也不得不进行适当调整和革新。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一批有识之士在深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发起了广泛学习西方文化的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变法维新和宪政改革等改良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等都客观上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传播。贵州虽然偏远,其影响亦相当深入。“洋务运动”时期,贵州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铁厂——青溪铁厂。光绪二年(1876年),贵州人黎庶昌以参赞随郭嵩焘出使英国,此后又到比利时、葡萄牙等西方诸国考察,写成《西洋杂志》一书,广泛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1897年,严修任贵州学政时,大胆变革教育,传播西方文化和科技知识,并上书开设“经济特科”。一时间,受“新政”、废科举、倡新学的推动,在贵州不仅兴办起一批新学堂,而且更多的书院、官学纷纷实行改制,实行“新式”教育。在官方和民间的支持下,一批批青年学子走出“山门”,远渡重洋去外国留学,到京城、到沿海或到邻近省去走进新学堂。留日之风,也波及贵州。1904年中国留学日本学生2406人,原籍贵州者39人。1905年,贵州选派两批共151人前往日本留学。此151人学成后全部回国,不仅为贵州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广泛传播了西方文化。民国之后,地方军阀对西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带领和影响下,尊崇、学习西方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政治体制的改变导致了全方位的变革,一些新式学校、学堂、大学、学院纷纷成立,学习西方文化蔚然成风。报纸、教育、交通、邮电、电力、金融及实业的发展,使西方科技和制度影响逐步深入到各个领域。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贵州成为抗战后方,大量内地学校、厂矿和机构内迁,也促进了西方文化在贵州的传播。

商贸往来也是传播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强迫中国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方式打开了通往中国的商贸大门。贵州虽然没有通商口岸,但日益频繁的商贸往来,仍然对贵州近代经济发展造成了深刻影响。食盐、洋纱洋布的输入,桐油、艾粉、茶叶、猪鬃、皮革、鸦片、烟叶、五倍子、木材的输出,官办、外国资本和中外合资工矿企业的出现,私营作坊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贵州经济与周边地区甚至国外都有了广泛而深入的联系。

政治、文化和经济的“西风东渐”,带动了建筑的发展和革新。除了推动民居、店铺、作坊、会馆、祠堂等传统建筑由“中式”向“中西结合”转变外,也出现了行政办公、公馆、厂房、货仓、银行等一批新式建筑,甚至一些边远的城镇和农村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清末民初,基于传统建筑形式的“洋脸建筑”和“券廊式”建筑得到迅速发展,柱廊、罗马式和哥特式拱券窗成为此阶段建筑的主要特征。民居建筑的开间尺寸和数量、檐口高度均有所加大,西式建筑元素逐渐增多,青砖的使用日趋成熟,石材加工、铺砌工艺进一步发展,出現了区别于传统木结构的砖木结构建筑。如贵阳、安顺、贞丰、安龙、兴义、郎岱等地,民居建筑上逐渐出现了哥特式、罗马式的拱券窗、拱券柱廊等建筑元素。不过,这类建筑不管是平面布局、建筑结构,还是建筑装饰均以地方传统建筑元素为主,如贞丰和郎岱商贸民居、六枝岩脚田家大院、兴义刘氏庄园新宗祠等。有的建筑也仅在正立面或部分外立面受西式建筑的影响,被称为“洋脸建筑”,习水土城船业工会旧址、天柱三门塘刘氏宗祠等即为代表。平坝天龙学堂的建筑外墙及罗马式拱门、拱窗完全用石块砌筑,体现了近代建筑在传播过程中与当地建筑材料及技术的深度结合。

民国之后,贵阳、遵义、桐梓、兴义、安龙、天柱等地,各大小军阀纷纷兴建了大量中西合璧的官邸建筑,即俗称之“公馆”。此类建筑以拱券柱廊为重要标志,类似于所谓的中国早期“殖民式”建筑。贵阳王伯群故居、遵义柏章辉公馆(即遵义会议会址)、安龙袁祖铭故居、桐梓侯之担公馆及周西成太极楼为其典型代表。此外,在贵阳、遵义、安顺等地还出现了骑楼建筑。骑楼建筑于近代大量修建于岭南开埠城市,是西方建筑柱廊和中国传统临街商铺建筑结合的产物,适用于南方潮湿多雨地区。1926年周西成入主黔政后,大量兴建街道,并于广州引入了骑楼式商业建筑。1939年,日军空袭贵阳,中山路、中华路民居大量被毁。加之后来的城市建设,贵阳、遵义、安顺等地骑楼拆除殆尽。

抗战之后,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大量内地厂矿、机构迁入贵州,给建筑发展的变化带来了新的变化,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教育建筑、新式别墅建筑形式逐渐多样。1940~1949年间,贵阳地区设计兴建了一批反映当时新材料、新结构、新功能、新形式的公共建筑,有建于醒狮路(今科学路)的省特产陈列馆、图书馆、艺术馆等建筑群;有建于中山西路、中华南路、原省府路的贵州银行、中国银行、中央银行、农民银行等金融建筑;有六广门体育馆、南明小区内的贵阳实验小学、小十字贵阳电影院等文体教育建筑。其他还有花溪公园、贵阳南明河畔西式别墅群等。此类建筑拆除更新较快,现存较少,以贵州银行大楼旧址、大方航发厂办公楼和蒋介石下榻处、贵阳牟廷芳宅、花西西舍为代表。

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建设给贵州建筑带来了新的活力,通过苏联“中转”的西方建筑文化深入到黔中大地,一大批有影响的“十大”建筑和“苏式”建筑遍布全省。现存的省政法大楼、省博物馆主楼、红展馆主楼、省广电局老办公楼等是“苏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西方建筑文化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古典主义等建筑思潮的影响愈发深入,各类新式建筑大量涌现,贵州建筑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期。

(责任编辑/黄莎莎)

猜你喜欢
贵阳教堂贵州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教堂
贵州教育出版社
关键时刻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