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2020-09-12 14:20农宗武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农宗武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站在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文章从广西工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廣西实际提出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优势,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以及大力发展新兴特色产业等举措,实现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糖制乙醇;国际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8-0014-03

0 引言

近年来,国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有所抬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新旧动能正在加快转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工业迎难而上,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这一时期,广西出台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为新时代广西持续推进改革发展工业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出台《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全面部署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行动保障,开启了广西工业发展新征程。

1 新时代广西工业面临的挑战

1.1 发展速度较慢,贡献减弱

广西GDP产值从2013年不足1.5万亿元提高至2018年2.04万亿元,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与此同时,GDP增速逐年下滑,从2013年的10.2%降至2018年的6.8%(如图1所示)。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额先升后降,在2017年提高到9 297.84亿元后进入收缩,2018和2019年分别为8 080亿元和7 077.4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下滑,在2017年、2018年明显落后于GDP增长;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2013年的59%下降至2018年的25.43%,降幅超过一半(如图2所示)。横向与相邻省份对比,以2018年为例,贵州、云南的GDP增速(第二产业增速)分别为9.1%(9.5%)和8.9%(11.3%)。广西GDP增速与云南、贵州相比落后超过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长差距更加明显。因此,进入新常态后,广西经济发展面临发展动能不足、发展势头减弱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第二产业没有起到拉动经济发展的核心主导作用[1],迫切需要加快工业发展。

1.2 产业结构发展不尽合理

2018年,广西主营销售收入排行前十行业见表1。从产业集中度来看,前十大产业全年收入占比全区工业总收入的74.8%,而同期贵州十大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已达94.18%[2],广西优势产业需要进一步增强;从产业结构来看,工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型、资源性产业,重资产、高耗能企业的比重过高,轻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不足。全区重工业主营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72.9%上升到2018年的75.2%。十大产业中有6大产业为高耗能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区的39.7%。轻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和木材加工为主,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不高。战略新兴产业集中在以来料加工附加值含量较低的电子终端为主,附加值较低。产业结构和层次与现代工业体系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从行业内部看,除了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企业数量较少,企业集中度较高以外,其他行业从业企业个数过多,显示出该行业产业集中率较低,大中型企业规模总体较小,产值占比较低。

1.3 科技创新能力仍然薄弱

近年来,尽管广西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有所加大,但从投入强度、产出效率及大型企业投入积极性等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R&D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重要指标,2015—2018年广西投入总体处于下降趋势(如图3所示)。以2018年为例,当年全区R&D人员全时当量为17 228人年,仅占当年全国数值2 981 234人年的0.6%,低于云南、贵州等周边省份;R&D经费投入和R&D项目数增长缓慢,年均增长分别为4%和5%左右,低于GDP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

从产出效率看,企业新产品开发数和经费支出均有所增长(见表2),显示出企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但新产品开发销售收入较前两年下滑,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此外,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联合发布资料,2019年广西创新能力十强榜单中,仅有5家企业位列广西企业百强名单中,其中2家位于广西制造业50强企业,制造业、大型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创新短板明显(见表3)。

2 新时代工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速度较周边省份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业未能发挥经济的主导带动作用。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必要条件。我们应该把握新时代特征,充分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积极迎接新挑战,主动适应新变局,紧紧围绕制造业这个主战场,进一步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充分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振兴传统产业,布局新兴产业,为打造和形成具有竞争力和高质量的工业现代化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

2.1 把握政策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以开放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赋予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三大定位”新使命,并陆续发布有关支持政策。201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13部委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2019年8月2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务院有关批复发布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这些政策的出台落地为新时代广西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点燃了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实现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充分把握当前的政策机遇,协调发挥广西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在改革开放中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奋力谱写工业发展新篇章。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