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搭桥人——记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常务副校长齐志义

2020-09-14 03:24吴桥县政协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
杂技与魔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杂技留学生人才

文︱(吴桥县政协)、(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

图︱作者提供

吴桥有桥通天下,杂技为媒联五洲。吴桥的这个“桥”就是以杂技为媒联五洲的中国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而搭起这座桥梁的就是学校的领导集体以及现在的领头人——河北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常务副校长齐志义。

深耕杂技教育沃土

1985年3月,吴桥县成立全国首家专门培养杂技人才的学校。齐志义经全县选拔,从大齐乡辛集中学来到杂技学校担任文化教员,兼任办公室干事。

以“传承和保护吴桥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巩固吴桥杂技之乡的崇高地位,改革陈旧的育人模式,培育优秀杂技人才”为远大理想,齐志义坚持办好杂技教育,创新杂技节目,发展杂技事业,宣传和提高吴桥杂技之乡的知名度,杂技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他一干就是35年。

他研究杂技理论,撰写的论文在全国杂技理论研讨会获奖;经他之手参与编写制订的杂技学校办学政策、课程设置、杂技教材、教学大纲、训练指标等被文化部采纳,使杂技传承从家传、收徒口传心授模式转变为课堂规范教学。

他和同事们一起主持节目创新,把吴桥杂技从街头撂地搬上现代大舞台。《窗花》《追梦》《童梦》《秦俑魂》等杂技与舞蹈、音乐、美术完美结合的节目,在国内国际专业赛事上获奖35次。他带领团队累计培养3000多名杂技艺术人才,输送到上海、武汉、江西、福建等全国各地的省级杂技团。2014年,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授予他“德艺双馨”光荣称号。

为国际培养杂技人才

1996年,齐志义在老校长边献海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始思考如何让吴桥杂技走出国门,与国际杂技教育接轨的战略问题;开始谋划如何打出吴桥杂技的国际品牌,为世界培养杂技人才的大文章。他向地区文化局申请,并一遍又一遍地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求得理解和支持。在组织申报材料时,他总结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方面的优势;在文化部论证会前,他广泛呼吁、联络吴桥籍在外杂技名人,争取支持。

参加理论研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学校终于争取到文化部、商务部对发展中国家杂技类人才的外培项目,学校被文化部批准为“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培训中心”。

2002年4月,河北省外办、省公安厅、省教育厅联合对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进行考核验收,并正式取得独立招收外籍杂技学员的办学资质。当年,学校就迎来第一批来自坦桑尼亚的留学生。从此,吴桥也成为了世界杂技人才的摇篮。

齐志义为留学生提供国内外一流的培训环境,选拔任用技能和品德双优的师资管理队伍,组织留学生观摩杂技艺术节精彩演出;还安排中国字画、中国功夫、剪纸等教学内容,让留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和吴桥,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了使留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学杂技本领,他为每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根据每人的身体素质和喜好,制订专业的训练计划,并安排最合适的教师因材施教,确保教学成果。

一批留学生学业有成,更多的留学生慕名而来。截至目前,学校已经为3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优秀杂技人才500余名,他们带着吴桥杂技回到自己的家乡。吴桥杂技的种子在世界各地扎根、开花,结出硕果。

文化部评价吴桥杂技是建国以来时间最长、效果最好、最受欢迎的外培项目。这些美好的赞誉,是吴桥杂技东方艺术之瑰宝的无穷魅力所在,是吴桥世世代代传承这门古老艺术集体智慧的结晶,值得每位吴桥人骄傲和自豪。

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友谊

吴桥杂技学校不仅培养国际杂技人才,更是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媒介。杂技艺术和齐志义共同造就了吴桥通向世界的桥梁。齐志义曾接待过60多个国家的来宾,吸引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的新闻媒体来吴桥采访,友谊因杂技寻根而起航,在艺术交流的长河中徜徉。

2003年,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的首届留学生,曾随前总理温家宝到埃塞俄比亚参加非洲青年联欢节。此后,2004年人民大会堂中非青年联欢节、2005年钓鱼台国宾馆中非建交50周年记者发布会、2006年国际杂技论坛北京峰会,都曾留下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师生的足迹。

留学生毕业合影

吴桥杂技学校的留学生回国后有的办起杂技学校,有的成为国家团体的杂技明星或主持人。如坦桑尼亚留学生高飞回国后组建了“中国杂技团”,并兼做非洲杂技团总教习;伊萨毕业后创办坦桑尼亚巴格莫约艺术学校杂技表演系,教授的都是吴桥杂技节目;埃塞俄比亚留学生叶纳学成回国后创办“非洲梦”杂技团,演员达200多名,并带团参加第16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获得铜狮奖,齐志义亲自为他颁奖;坦桑尼亚留学生马尼2018年7月17日登上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华情》栏目,他说:“我希望成为一名中国人。”这些留学生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把杂技之乡和吴桥杂技的美名传遍天下。

“吴桥杂技外培活动,增进了中国同亚非拉国家的友谊。以杂技为媒,使各国文化和经济融合得更加紧密,进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值得研究的课题。”齐志义说,杂技留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感谢中国”“感谢吴桥”,让他觉得无比自豪。■

留学生在训练中

猜你喜欢
杂技留学生人才
人才云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老鼠演杂技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