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乔克铜矿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

2020-09-14 14:22周发聪郭刚魏旭健
新疆有色金属 2020年3期
关键词:斑岩阿克矿化

周发聪 郭刚 魏旭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 乌鲁木齐 830011)

0 引言

西准噶尔成矿带是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成矿带的东延部分,具有形成世界级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的地质条件,是超大型斑岩型矿床的重点找矿潜力区,历年来备受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在该带中已发现多个铜金矿床。

1 矿区地质特征

区内地层较单一,以泥盆系火山碎屑岩地层为主。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北东向F3阿克乔克断裂),其次为小型褶皱构造和劈理构造。华力西早期侵入岩发育,代表性岩体有阿克乔克岩体,成矿物质来源丰富,成矿条件优越。岩石类型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岩性为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正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石英正长斑岩、石英钠长斑岩等。

2 矿(化)带特征

在区内地表共圈出2条矿化带:

(1)Ⅰ号矿(化)带

位于区内花岗闪长斑岩体西部的内接触带上,矿(化)带长约320 米、宽约80 米,地表矿化分布广泛,矿体形态呈细脉状、长条状。矿体含矿原岩及围岩均为花岗闪长斑岩。该矿(化)带地表共圈定4 个铜矿体(编号Ⅰ、Ⅱ、Ⅲ、Ⅳ)和2个铜矿化体,其中Ⅱ号铜矿体在钻孔zk1101 中得以控制,此外还圈定了3个铜钼矿化体和1个钼矿化体。矿体总体呈北西-南东向脉状展布,倾向北东,倾角约48~58°,矿体长60~160米,工程见矿铜品位0.22~0.61%。

(2)Ⅱ号矿(化)带

位于调查区花岗闪长斑岩体南部的内接触带上,矿带长约600米、宽约50米,为矿区规模较大、延伸最稳定的矿带。矿体含矿原岩和围岩均为花岗闪长斑岩。该矿(化)带地表共圈定出4个铜矿体(编号Ⅴ、Ⅵ、Ⅶ、Ⅷ),1 个铜矿化体,其中Ⅷ号铜矿体在钻孔zk101 中得以控制,此外还圈定1 个铜钼矿化体。矿体均产于二长闪长岩中,矿体形态呈脉状、条带状产出,矿体走向45°~110°,倾向北、北西,倾角50~70°。矿体长40~300 米,矿体北东向延伸;矿体宽约1.0~2.1米,工程见矿铜品位0.21~0.49%。

3 矿体特征

区内共圈定铜矿体8 个,编号依次为Ⅰ、Ⅱ、Ⅲ、Ⅳ、Ⅴ、Ⅵ、Ⅶ和Ⅷ号。Ⅰ、Ⅱ、Ⅲ和Ⅳ号矿体分布较集中,矿体品位总体较高;Ⅴ、Ⅵ、Ⅶ和Ⅷ号矿体总体呈带状分布,东西向延伸较长,但矿体品位略低于前4个矿体。其中Ⅱ、Ⅵ和Ⅷ号矿体均由两个及以上工程控制,延伸较稳定,为矿区主要矿体,其余矿体均由地表单个槽探工程及样品控制,虽然个别矿体品位较高(Cu:0.61%),但延续性较差。

Ⅱ号矿体:由TCL9、TC14 和ZK1101 孔,矿体呈脉状,长176 米,走向155°,倾角50°,矿体倾向延深130米,穿矿厚度1~1.5米,平均穿矿厚度1.25米,铜品位0.09~0.4%,铜平均品位0.28%。

Ⅵ号矿体:由TCL4和TCL6控制,矿体呈脉状,长147 米,走向45°,倾角60°,穿矿厚度1~1.7 米,平均穿矿厚度1.35 米,铜品位0.38~0.49%,铜平均品位0.45%,该矿体在以往工作中施工过ZK601 钻孔,但未见矿。

Ⅷ号矿体:由TCL1、ZK101 和ZK102 孔控制,矿体呈细脉长条状,长60 米,走向100°,倾角68°,矿体沿倾向延深165米,穿矿厚度1~2米,平均穿矿厚度1.5米,铜品位0.21~0.34%,铜平均品位0.25%。

表1 阿克乔克铜矿矿体特征一览表

4.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分析

阿克乔克铜矿控矿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矿床形成与分布中起着主导作用,先决地质条件主要有控矿地层、控矿构造、岩浆岩控矿。

(1)地层控矿因素

区域地层的含矿元素和异常分布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早泥盆世马拉苏组凝灰岩,含铜丰度较高,离散程度较高,具备作为主矿层的有利的地层地球化学条件,而且矿区铜异常与岩体热接触变质带在空间分布上紧密相伴。

(2)构造控矿因素

阿克乔克铜矿位于阿克乔克大断裂带上,发育北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区内北北东向主干断裂(阿克乔克断裂)在矿区产生宽大的蚀变破碎带,断裂在逆冲或斜冲过程中所产生的热动力变质作用,在激发矿源层中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驱动含矿热液定向环流上都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断层引起地层发育了大量的微裂隙,如层间裂隙、劈理化碎裂岩等,特别是劈理化碎裂岩的透入性最好,有效孔隙率最高,特别在多组裂隙交汇处矿化集中,多形成膨大的富矿体。

(3)岩浆岩控矿因素

阿克乔克铜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富集作用区内的岩石蚀变主要有孔雀石矿化,而在含矿的花岗闪长斑岩中,地表出露岩石节理发育,蚀变较强,岩石中的斜长石、钾长石多发生绢云母化、泥化,角闪石蚀变为绿泥石、褐铁矿。矿化主要集中在岩体南部的青磐岩化带中,主要以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局部具钾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高岭土化,岩石局部见泥化、绢云母化与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为绿泥石化、褐铁矿化、绿帘石化。此外,在花岗闪长斑岩体后期侵位的石英钠长斑岩脉、钾长花岗斑岩脉中局部见有孔雀石矿化,偶见黄铜矿、斑铜矿化,由此说明矿区成矿具有叠加成矿的特点。

通过阿克乔克铜矿点的矿(化)带、矿体、特征,结合与包古图斑岩铜矿特征的对比,可见区内铜矿具有以下找矿标志:

(1)构造标志:区域性大断裂的边缘,次级断裂的交汇部位。

(2)岩性标志:岩基状产出华力西晚期侵入岩的边缘,呈岩株状出露的中性一中酸性岩体是本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3)围岩蚀变标志:矿化体围岩蚀变以青磐岩化为特征,具体表现为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局部具钾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其中绿泥石化、褐铁矿化、绿帘石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是间接找矿标志。

(4)化探异常标志:以铜为主的化探异常往往指示地表铜矿化体的存在,可作为间接的找矿标志。需要说明的是,对一些岩体中未圈出铜元素异常,但存在有局部的铜元素高值点也应该特别重视,特别是位于岩体中的铜高值点异常。

(5)孔雀石矿化标志:孔雀石是铜元素在地表氧化环境中的主要存在矿物,是寻找铜矿的直接标志。

猜你喜欢
斑岩阿克矿化
温度对贵州喀斯特黄色石灰土有机碳矿化、水稻秸秆激发效应和Q10的影响
好氧混菌矿化能力与增强再生粗骨料性能研究
以负碳排放为目标的生物质灰矿化CO2路径研究
间作和施肥对黄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玉龙-芒康一带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鄂东南铜山口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分析
野驴智斗猛虎
外星人在我家(3)
新疆西准噶尔斑岩成矿远景分析
浅谈粤东斑岩体与锡矿化的关系——以塌山锡矿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