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

2020-09-14 12:24方智勇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9期

方智勇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建筑理论的核心内容:自然光源综合利用、局部风环境的科学设计、防控热岛效应等,并且提出了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的实际应用:优化建筑整体结构、节能设计、景观设计、外观设计,以此从内容与应用两个方面,尝试对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予以解析。

【关键词】自然光源;风环境设计;热岛现象

生态建筑理论,发起了节能环保、舒适美观的设计理念,给予建筑工程项目全新的设计指导。建筑工程在实际作业期间,应以人本原则为先驱,良好融合生态思想与人本健康理念,以此全面增强建筑体的综合性能。在实践应用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颇为关注生态绿色的建设理念,发挥生态建筑理念的多重价值。

1、生态建筑理论的核心内容

1.1自然光源综合利用

将自然光的综合利用作为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的基础工程,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的经济性与节能思想。相关设计人员在开展此项生态建筑设计期间,结合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象特征,分析光照时长与强度,选择较为适宜的遮阳方案。比如,安徽南部全年日照时长平均值范围为[2200,3000]h,安徽北部全年日照时长平均值范围为[1400,2200]h。为此,安徽南部应比安徽北部的遮阳方案更具体,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的综合效能。

建筑主体在开展生态建筑设计期间,应以资源节约为基础,最大程度地应用再生资源减少作业程序中发生资源浪费事件,保障生态建筑理念有效融合于工程建设环节中。为此,发起节能照明系统设计,此设计相比一般照明灯,至少节约80%能源,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照明系统的应用理念:内设采集器,有效收集阳光,科学过滤阳光中含有的特殊光线,比如紫外线,保障照明光源的可用性,提升自然光源应用安全性。现阶段,自然光源应用较为广泛,比如地下车库设立的照明系统、公共环境中设计的采光照明系统[1]。

1.2局部风环境的科学设计

房屋生态建筑设计中,应科学开展风环境的科学设计,以此发挥生态建设的综合价值。通常情况下,风环境设计工作,应以建筑物结构优化为基础项目,相关设计人员应关注主流风的方向、建筑物通风性良好的区域,并分析主流风与通风区域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以此优化设计门窗结构,打造建筑结构内的自然风,减少暖通工程的应用次数,达成风资源的合理应用,减少资源浪费。

1.3防控热岛现象

热岛现象指城市空间温度明显高于城市周边区域,此现象成因在于:城市内绿化面积不足、人口密集,造成城区温度较高。为此,生态建筑设计期间,应加强热岛现象防控效果,增加绿化建设,加强景观设计,尽可能地减少热岛现象发生。生态建筑设计元素中,应以节能环保、生态循环为主,全面打造建筑园区绿色环境,为人们营建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

2、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的实际应用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融合生态建筑思想,应从建筑整体结构、资源循环利用、景观与绿化设计、建筑外观等方面逐一落实,保障生态建筑思想的全面融合,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景观与绿化自然生态的综合价值,彰显生态建筑具有的审美价值,以此全面发挥生态建筑思想的综合应用效能,为人们提供极具生态性的居住空间,提升人们居住舒适度,创设生态化生活环境,为住宅建筑设计工作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2.1优化建筑整体结构

住宅建筑项目整体结构设计工作中,应关注建筑物之间的关联性,采取建筑结构优化措施,以生态节能为设计原则,建设住宅整体绿色效应。与此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借助先进的设计理念、前端的设计技术,制定建筑结构绿色作业方案。设计工作落实期间,应仔细测定建筑结构的物理属性,比如高度、密度等,结合光照时长、风向特征等加以设计。

2.2节能设计

节能减排作为生态建筑设计中关键性思想,有助于提升建筑结构生态设计的综合效果。节能设计实现方式为:依据作业设计图,评估节能效果,排查具有资源浪费的因素,对其加以控制;发展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水资源;应用节能环保型材料,比如空心砖;自然资源的科学应用,比如风能、潮汐地热等,减少资源浪费,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的节能作用;节能系统建设,比如节约型水龙头、生活水净化处理等,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住宅建筑生态性。

例如,安徽省针对住宅节能设计,制定了相关范围内容,其中对地窗墙面积比给予了具体规范,即外窗向北时,窗墙面积比为0.35,外窗向东西时,窗墙面积比为0.20,外窗向南时,窗墻面积比为0.45,以此保障传热系数、建筑遮阳效果,减少空调应用,发挥节能设计价值。

2.3景观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中,景观项目是集生态、美观于一体的设计元素。景观设计元素包括:绿植、花草等,有助于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营建生态健康的生活空间。景观设计:结合建筑周边的水质、土质特征,制定相对适宜的生态绿化作业方案,准确甄选绿植种类,科学制定绿植搭配方式,提升绿植之间相互作用,增加绿植生命活力,发挥景观设计的生态效应;在选择绿植种类时,应以建筑所在地区的适应性生长植物为主,比如安徽地区,适宜种植红豆杉科、乔木、雪松、银杏等,其中银杏树材质优良、观赏性极佳,应成为生态建筑景观设计的首选。此外,景观设计期间,应加强其与建筑结构之间存在的协调性。

2.4外观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工作中,以建筑外观设计为视角,提升建筑物整体视觉效果,从形态、颜色等方面作为设计视角,调整建筑结构的物理属性,适时增加景观元素,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价值,为人们营建集美观、生态于一体的住宅建筑项目。在实际开展住宅建筑外观设计工作时,加强建筑物理属性的艺术感,融合建筑设计经济性、生态性,并对生态建筑设计加以经济性预算,为建筑外观生态设计工作的全面落实奠定经济条件。此外,建筑外观的生态设计中,应优先考量新型保温材料,将其制作成墙体,有效控制室内外温度,发挥生态建筑的节能环保价值。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开展设计工作时,应以建筑全局为视角,融合节能设计思想,优化设计理念,增加绿化、景观设计元素,全方位提升建筑的生态效应。与此同时,在落实住宅项目设计与作业程序中,应适时拓宽生态设计领域,加强生态建筑理念的融合效果,为后续建筑生态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翠梅.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1):92-93.

[2]陈凯,李东旭,张彤.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28):113.